基于SWAT模型的沁河流域综合干旱指数构建及时空演变分析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awxsecd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指淡水资源过少,不足以满足人类生存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气候现象。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膨胀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干旱逐渐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极大危害。干旱指数常用来反映干旱程度,但干旱事件发生的成因复杂,且影响的范围较广,使得干旱指数的研究方向复杂多样,关注的重点各不相同。传统的单变量干旱指数侧重性较强,往往只关注影响干旱事件发生的某一要素,难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全部干旱特征。综合干旱指数的构建可以有效地融合多种干旱类型,对干旱的监测更加全面。因此构建综合干旱指数可以为地区的抗旱防旱提供更加系统的指导。本文基于沁河流域的气象水文等资料构建沁河流域SWT模型作为干旱数据支撑平台,以提供干旱分析需要的基础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不同类型单变量干旱指数:气象干旱指数(SPEI)、水文干旱指数(SRI)及农业干旱指数(SSI),并在多个时间尺度(月、季、年)上采用M-K趋势检验、小波分析及R/S分析法等方法分析沁河流域的单变量干旱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沁河流域短期综合干旱指数(_)、中期综合干旱指数(_)及长期综合干旱指数(_),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和沁河流域历史典型干旱事件来评估综合干旱指数的适用性,并分析构建的沁河流域综合干旱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获得以下结论:(1)基于收集整理到的沁河流域资料,构建了沁河流域SWAT模型,设定1997~1998年为预热期,1999~2013年为率定期,2014~2016年为验证期,基于SUFI-2算法对构建的SWAT模型进行调参并检验,其中率定期纳什系数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80,验证期纳什系数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85,均大于0.7,且模拟径流序列与实测径流序列的峰度及基流拟合较为吻合,证明模型模拟结果较佳,构建的沁河流域水文模型可以为沁河流域干旱研究提供数据支持。(2)计算沁河流域单变量干旱指数并分析其时空特性:在时间演变分析结果中,SPEI呈现出明显的加重趋势,而水文干旱指数与农业干旱指数总体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周期性上,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具有一个明显的干旱主周期,分别是27a和17a,而水文干旱指数具有两个明显的主周期分别是12a和17a,因此沁河流域的各类型干旱事件的演变均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未来仍有可能往复发生干旱事件。在空间演变分析结果中,三种单变量干旱指数中农业干旱发生的频率最高,各类型干旱指数均是长期干旱的发生频率高于短期干旱。整体上沁河流域的下游区域发生的干旱频率较高,气象干旱在沁河流域整体呈显著加重趋势,而水文干旱与农业干旱的变化无显著性。在季节上,气象干旱应重点关注夏季,水文干旱应重点关注夏季上游地区和秋季下游地区,农业干旱应重点关注春季的下游地区和夏季的上游地区。在单变量干旱事件的年代演变分析中,SPEI表征的气象干旱在沁河流域的旱情严重程度表现为90年代>10年代>00年代>80年代,SRI表征的水文干旱与SSI表征的农业干旱在流域的旱情演变趋势一致,均表现为90年代>00年代>10年代>80年代。(3)分别构建了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综合干旱指数,并评估综合干旱指数的适用性及分析综合干旱指数的时空特性:适用性分析中,各个子流域综合干旱指数与单变量干旱指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基本达到60%以上。选取历史典型干旱事件辨析综合干旱指数的适用性,由于综合干旱指数考虑的干旱影响因素较单变量干旱指数全面,因此对流域实际干旱事件的描述更加准确。其中短期综合干旱指数可以监测沁河流域旱情的实时波动,而长历时的中/长期综合干旱指数可以辨析流域的干旱变化趋势,二者结合对沁河流域干旱事件的辨析更为系统准确。时空演变特性分析中,时间视角下综合干旱指数演变呈轻微加重趋势;周期性上存在17a的演变第一主周期;空间视角下;沁河流域下游地区干旱程度整体上大于上游地区;从季节上看,冬季的综合干旱发生的频率最低。年代演变分析中,短期综合干旱和中期综合干旱发生在90年代的旱情最为严重,长期综合干旱旱情最严重的年代为00年代,且综合干旱对应的4个不同年代的旱情严重程度整体表现为:90年代>00年代>80年代>10年代。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推动发展,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正在建设中,内河运输取得了一定发展,港口泊位数、运输能力、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均保持稳定增长。内河运输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将在流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船舶(队)能否安全、方便、快捷地进出船闸,与其引航道口门区的水流条件密切相关。即要求引航道口门区区域的纵向和横向流速不宜过大,不宜出现复杂的流态,如气泡涡、高强度涡流、回流
学位
渡槽作为一种重要的输水建筑物,在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震作用下,渡槽发生的损伤或破坏可能会导致输水进程中断,给沿线的城市和居民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活不便。开展地震易发区渡槽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对其抗震加固和灾后恢复与重建都具有重要意义。地震易损性分析从概率的角度进行地震风险评估,可以描述结构在给定地震动强度下发生不同程度破坏的可能性或者超过某一极限状态的失效概率,目前已广
学位
我国华南地区,地形平坦,河网纵横,既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也是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高度密集的人口与各种产业聚集,使得南方平原河网的生态承载能力趋于极限。为满足流域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大量水利工程与水利设施建设于河网之上,加之华南地区特殊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雨水大量集中在夏季,防汛排涝也成为当地改造河网的重点目标。随着近年来河网的改造程度增加,原先流通有序的河网被人为的分割,部分河道淤积
学位
植被作为研究全球变化的指标,在地表能量交换和水文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植被覆盖变化的研究能够为理解水文过程等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在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剧烈变化的背景下,区域乃至全球植被变化对陆地水资源分布格局、水循环过程及碳循环均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河南省地处中原,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交通枢纽,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形成许多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导致其下垫面发生显著变化,下垫面
学位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单以长江、黄河为例,两千年来记录发生的大小型洪水达1800次之多。从大禹治水开始,中华文明史就是一个不断与水进行斗争的历史。为了能彻底驯服洪水,世世代代的人们修建堤防、保卫堤防。然而,遇见连续特大暴雨、河水暴涨,一些堤防便抵御不了水流顶冲淘刷,而冲开溃口,使洪水泛滥;若不及时堵复,对下游居民、农田以及道路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次研究基于溃口堵复新理念—火箭锚技术,进行了
学位
水闸是最常见的关键水利枢纽结构设施。水闸泄流是水闸调节上下游水位高度的重要手段,过闸水流的流量直接关系到上下游航运、灌溉和发电等重大社会效益;同时过闸水流流出闸门时通常流速较大,容易对下游河床产生冲刷,如果没有合适的消能措施,极易造成水闸失稳等安全事故。因此建立合适的、准确的过闸水流数值模型对过闸水流问题进行细致研究,对于水闸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过闸水流数值研究的难点是水
学位
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使用水电能源作为清洁能源,对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显著效益,以面板堆石坝为主要坝型的抽水蓄能项目迎来建设高峰。面板堆石坝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交叉作业面广、投资成本大,漫长的施工周期内还有不确定的气象条件变化和地理条件限制深刻影响着施工进度和质量,给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带来了巨大考验,规划与协调好面板堆石坝施工过程中物料、机械、人工等的合理配置对于在保证质量基础上完成降成
学位
妊娠期子宫破裂是直接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本文报道2022年4至6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后妊娠期子宫破裂患者,经积极诊治,2例患者均保留子宫,1例早产儿存活,预后良好;1例难免流产,死胎。妊娠期子宫破裂早期识别有赖于快速完整采集病史和及时的超声检查,正确处置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警惕妊娠期腹痛或消化道症状、积极开展多学科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母儿预后结局。
期刊
三江平原湿地是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极其重要。七星河流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了大规模的农垦开发过程。下垫面的变化及排灌体系的建设使流域的产汇流特征发生显著改变,流域内极端水文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以七星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基于灌区特点改进的水文模型对灌区水循环过程进行模拟,重点对灌排体系的“取水-输水-耗水-排水”过程进行细致刻画,探究农垦开发对流域水文过程
学位
水资源是保证人类正常生活、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膨胀,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逐渐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虚拟水和水足迹的提出,拓展了人类对水资源的认知范畴。通过核算虚拟水的贸易和消费情况进行更大范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有效缓解地区水资源压力,因而虚拟水和水足迹理论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区域水资源管理政策制定方面。我国的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六成以上,水资源的供需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