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环境下的非规则扩展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_chia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的日益精进,高分辨率雷达越来越普遍。当一个目标覆盖多个雷达传感器分辨单元,产生多个量测时,我们称此目标为扩展目标。在扩展目标跟踪问题中,人们不再仅仅关注目标的位置信息,同时希望获得目标的外形状态。星-凸(Star-Convex)建模方法利用有限个数的半径函数来描述目标外形,适用于非规则外形的建模。高斯过程(Gaussian Process)可以用来学习半径函数,在空间域将半径函数参数化,可以获得直观的估计效果。利用高斯过程建模扩展目标外形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高分辨率雷达下的扩展目标跟踪问题中,一个目标需要与多个量测进行关联。概率多假设跟踪(Probabilistic Multi-Hypothesis Tracker,PMHT)算法是一种基于最大期望(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算法的多目标跟踪算法。PMHT算法将量测基于概率与每个目标相关联,每个量测的独立的与目标进行关联,是一种“软”决策关系,避免了传统数据关联算法计算复杂度随目标数指数增长的特性。PMHT算法非常适合在扩展目标跟踪问题中使用。因此,本文所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基于GP模型和PMHT算法的非规则外形扩展目标跟踪算法。其主要内容为:1、介绍了扩展目标的主要建模方法,包括随机矩阵模型、随机超平面模型、GP模型等,其中重点介绍了GP模型。基于目标的运动状态和扩展状态建立联合状态模型,对二者进行同时估计。由量测来源的不同,量测模型又可分为轮廓模型和表面模型。2、介绍了PMHT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引入泊松率来反馈航迹的质量。PMHT算法可以将复数的量测关联给同一个目标,量测关联过程相互独立,计算复杂度较低,且易于扩展,非常适合处理扩展目标跟踪问题。3、轮廓量测模型用于建模量测在目标边界上分布的情况,在2D场景下,这意味着量测是一条曲线周围的离散点。当使用激光雷达作为传感器时,轮廓量测模型是非常适用的。本文介绍了经典GP算法在轮廓模型下的建模与应用。4、当接收到的量测信息来源于目标的内部时,扩展跟踪问题将会更加复杂。传统的GP方法使用随机变量来作为缩放参数,从而适应表面量测。然而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在PMHT框架下使用,带来了计算困难。除此之外,传统GP算法往往采用固定的半径数以及均匀的角度间隔,这在某些场景中并不适用。此外,在目标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形、分裂等情况。为了应对此类问题,本文提出了ET-GP-S-PMHT算法,该算法将GP模型与PMHT算法相结合,并在表面模型场景下进行应用,同时给出了一种动态调整的策略,使算法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在动态扩展目标跟踪中取得了良好的性能。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前,服装服饰类商品是我国电商平台中需求量最大,品类最多的商品之一,因此服装服饰类商品销售量的多少将会直接影响电商平台的收益。同时,随着网络直播以及短视频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在直播或短视频中推荐相应服装购买链接的方式,将会给电商平台的服装商品销售提供一个新的流量入口。因此如何构建基于视频的服装检索模型以提高检索的准确率,成为了提升服装类商品销量的关键。基于视频的服装检索模型的使用情景为,模型需要对包
在现有互联网环境下依赖于第三方信息平台的数据共享中,往往伴随着用户隐私直接或间接的泄露,数据也存在易被窃取或篡改的隐患,或者因角色管理不到位导致数据的越权访问等问题。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备链上留痕、不可篡改的特点,能够保障共享数据的安全流通。然而,现有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案虽然保证了数据不可篡改,可是交易的过度透明仍然会导致数据泄露或被攻击者分析得出不同交易之间的关联性;并且
基础设施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各类分布式应用的爆发增长,复杂变化的应用场景使得传输协议的研究再一次成为网络领域的热点。其中拥塞控制作为传输协议的核心机制,近年来在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有新的算法被提出,针对应用需求进行拥塞控制自定义是传输协议发展的趋势。然而这些算法大多都止步于理论仿真,在传输协议中实现甚至部署一直是研究人员的痛点。因此本文研究分析了传输协议发展以来的实现方案,提出了一个面向拥
现代通信系统朝着小型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发展,天线作为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同样的需求。而共口径天线的出现,致力于解决天线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问题。本文基于宽带天线和宽带天线技术,针对共口径天线的宽带化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提出了宽带贴片天线设计方法,提高双极化天线的极化纯度,解决了常规贴片天线方向图不对称的问题。宽带贴片天线采用四个L形探针耦合馈电,并用180°移相线将同一极化
圆极化相控阵因不仅具有抑制极化失配、多径效应、法拉第旋转效应等优点,还因为可以进行灵活的电控波束扫描,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等应用领域。宽频带、宽波束是圆极化相控阵雷达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圆极化天线除了要考察阻抗带宽和半功率波束宽度这两个基本参数以外,还要考虑轴比带宽和轴比波束宽度。本文围绕宽角扫描的圆极化相控阵以及宽频带工作的圆极化相控阵这两大方向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
基于微环谐振腔产生的克尔光梳,不仅具有优良的性能,而且产生装置简单、体积小、可实现片上集成,在精密测量、通信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片上集成双光梳的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包含两方面内容:基于克尔光梳的双光梳光谱探测和基于克尔光梳的信道化接收。一方面,双光梳光谱探测技术(DCS)利用双光梳进行相干接收从而实现光谱分析与测量,其优良的性能和简单的结构也受到了重视;另一方面,信道化接收也可借助双光梳技
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航天测控系统的建设与完善,而航天测控通信链路的开放性导致其极易遭受敌意干扰攻击,从而严重影响通信性能。航天测控系统的通信安全决定了国家的战略信息安全,提升航天测控系统的干扰防护能力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航天测控链路接收机的抗干扰需求,研究了面向单接收天线和阵列接收天线的变换域干扰抑制技术,利用干扰信号变换域特性差异优化系统抗干扰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分析了航天测控
在当前5G全面商用的背景下,毫米波频段由于带宽大、波束窄作为5G系统中关键性频段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大规模天线传输、多址接入、更为密集的组网方式等一系列适用于毫米波通信的技术应运而生,有效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毫米波指向性强等特点在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中被充分使用以改善接收信号质量且使得通信系统中的用户间干扰减小,实现更大的通信系统容量和更高的频谱利用效率,弥补非理想传播环境下毫米波的高路径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舰船识别是海上目标解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由于SAR特有的全天时、全天候的优势,以及SAR图像目标识别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迫切需求,所以研究舰船目标识别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传统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流程主要有检测、鉴别、特征提取和识别四个主要模块,模块之间相互依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深度学习自
在信息化时代里,测向定位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军事、工业、医疗和日常生活当中。在现代一体化作战的趋势下,对目标的测向定位是电子侦查环节的核心内容。传统有源定位模式的探测范围受到发射功率的限制,并且面临着各种干扰和反辐射武器的威胁,无源定位模式由于只通过接收目标辐射的信号进行定位,因此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更广的探测范围,得到了广大研究学者们的重视。如何对辐射源目标进行快速精准的定位,是目前研究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