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和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排放及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n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传统的淹水栽培水稻存在着两个重要的问题: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甲烷的大量排放。因此,如何在保持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甲烷的排放是研究者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秸秆覆盖旱作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利用量,并可保持水稻的产量。然而,淹水条件下秸秆还田会显著增加甲烷排放,目前对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排放规律的报道较少。免耕作为一种保护性耕作措施逐渐被广泛采用,最近有报道指出:免耕可以显著减少稻田甲烷的排放,但是对其中的机理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稻田甲烷排放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甲烷产生菌是甲烷产生过程中必须的微生物类群,它在甲烷的产生和排放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其群落结构和数量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及不同耕作模式下的变化特征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甲烷的排放机理。本试验利用2003年在江西省余江县建立的田间试验小区主要研究免耕和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甲烷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并采用PCR-DGGE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对免耕及覆盖旱作稻田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中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分析揭示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与稻田甲烷排放的关联性。主要结果如下:1、双季稻晚稻免耕稻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1)在早稻生育期内,常耕处理的甲烷排放量为9.28g·m-2,免耕耕翻稻田的甲烷排放量为9.51g·m-2,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晚稻生育期内,常耕处理的甲烷排放量为7.78g·m-2,免耕处理的甲烷排放量为3.04g·m-2,二者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免耕可以显著降低甲烷的排放量,免耕稻田耕翻后没有显著增加甲烷的排放。(2)造成免耕稻田甲烷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免耕稻田表层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甲烷产生菌数量减少和植株根系发育受到一定的限制等。(3)在本研究中,晚稻的甲烷排放量低于早稻,与早稻相比常耕和免耕处理分别减少16%和68%。2、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甲烷排放规律及覆盖旱作栽培模式的生产实践意义(1)秸秆覆盖旱作、常规水作和无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在晚稻生育期内甲烷排放总量分别为:11.12g·m-2,7.78g·m-2和4.23g·m-2。与常规水作相比,覆盖旱作处理显著增加了甲烷排放,而无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排放量显著减少。(2)与传统水作相比,秸秆覆盖旱作可以显著降低水分的损失,有效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表层土壤的温度。秸秆覆盖旱作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维持和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秸秆覆盖旱作对水稻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同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干物质累积量。因此,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秸秆覆盖旱作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替代传统水作的水稻栽培模式。3、不同管理措施稻田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和数量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甲烷排放的关系Ⅰ、传统栽培模式双季稻稻田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和数量季节变化特征(1)在传统栽培模式的双季稻稻田土壤中,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在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内均有一定的季节变化,其中有一部分主要的类群在整个生育期持续存在。早稻甲烷产生菌的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22,2.86和0.934,而晚稻的对应指标分别为19,2.66和0.916。(2)在传统栽培模式的双季稻稻田土壤中,不同属甲烷产生菌的数量在水稻的不同生育期土壤中变化剧烈,不同时期的优势种也不相同。无论早稻还是晚稻,甲烷产生菌的总数均在水稻移栽20天左右达到最大,分别为1.15×107个/克干土和7.75×106个/克干土,并显著高于水稻的其它生长时期,其它生长时期甲烷产生菌的总数没有显著的差异。与早稻相比,晚稻甲烷产生菌的数量相对较少。(3)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利用H2/CO2和甲酸盐的甲烷产生菌在营养类群上占优势,其次是利用醋酸盐的甲烷产生菌,再次是利用混合碳源的甲烷产生菌。Ⅱ、双季稻晚稻免耕处理稻田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和数量季节变化特征(1)在双季稻晚稻免耕处理稻田中,早晚稻生育期内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化,其中也有一部分主要的类群在整个生育期内持续存在;免耕处理早稻甲烷产生菌的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19,2.58和0.887,而晚稻的对应指标分别为21,2.78和0.884。(2)在双季稻晚稻免耕处理稻田中,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内不同类群甲烷产生菌的数量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无论早稻还是晚稻,甲烷产生菌的总数也均在水稻移栽20天左右的分蘖旺盛期达到最大分别为1.14×107个/克干土和6.72×106个/克干。早稻分蘖期的甲烷产生菌数量显著高于其它采样时间的数量。而晚稻分蘖期甲烷产生菌数量仅显著高于晚稻移栽前和收获时,与其它两个生育期在数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样其它采样时期其数量没有显著差异。这种单季免耕的双季稻晚稻的甲烷产生菌数量也少于早稻。(3)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单季免耕模式双季稻早稻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均偏低,而晚稻生长季土壤中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则较高,但是数量仍低于常耕处理。(4)免耕处理的早稻和晚稻的甲烷产生菌主要营养类型也为利用H2/CO2和甲酸盐的类群,这类甲烷产生菌显著多于其它营养类型,而利用醋酸盐和混合碳源的甲烷产生菌较少,而这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别。Ⅲ、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产生茵的群落结构和数量季节变化特征(1)覆盖旱作稻田和无覆盖旱作稻田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也有一定的季节变化,其中也有一部分主要的类群在整个生育期持续存在。覆盖旱作稻田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比无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多样性,丰富度高。(2)覆盖旱作稻田和无覆盖旱作稻田甲烷产生菌的总数也均在水稻移栽后21天时达到最大,此时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甲烷产生菌数量显著高于无秸秆覆盖旱作稻田,而其它时期两个处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3)无论是秸秆覆盖旱作稻田还是无秸秆覆盖旱作稻田,在营养类群上利用H2/CO2和甲酸盐的甲烷产生菌数量显著高于其它营养类型的数量,其次是利用混合碳源的甲烷产生菌,再次是利用醋酸盐的甲烷产生菌。(4)与常规淹水稻田相比,秸秆覆盖旱作稻田和无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甲烷产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和数量均偏小。但是三个处理甲烷产生菌的数量均在水稻移栽后21天达到最大,分别为7.75×106个/克干土、3.45×106个/克干土和4.21×106个/克干土。而群落结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却有明显的差异。Ⅳ稻田甲烷排放与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关系稻田甲烷排放速率与稻田土壤甲烷产生菌的数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中甲烷产生菌群落结构的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较小
其他文献
目的:全面系统的梳理米逸颖主任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经验;探讨米逸颖主任治疗肺癌的临证思路以及处方用药特点,以便于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领会米逸颖主任的学术思想,继承其
当前,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医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临床信息标准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由于缺
一、“祈子”还是“祈孕”?传统生育习俗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学人的关注。在中国民俗学史上,也就不乏调查、研究这一习俗的专门成果。最近,出于写作的需要,翻阅
【背景】基于目前重度失血性休克救治中靶向治疗手段的缺乏,以及创伤失血性休克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的脱节,急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已知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理的认识。前期,我们在一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同时借鉴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不仅影响中学基础教育的行为模式,而且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方案的出台,为基础教育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果说震后重建是唐山这座凤凰城的第一次涅槃,这几年,唐山市借力京津,从项目引进、科研合作到产业重构、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则是唐山扬帆再起航。近年来,唐山市委、
目前在我国应用的扬声器多为电动式,关于静电式扬声器的原理和应用的文献难觅踪迹。但静电式扬声器作为一种声音重放媒介,自有其诸多的优势且很少缺憾。本文拟对其作一简要介绍
目的探讨美罗华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患者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某院收治的难治性红斑狼疮患者70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家居的要求已经从住有所居发展为更加关注家居环境的舒适性,方便化。如今,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智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