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惯法的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ti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在制造和使用工具、语言文字、多样化的精神追求、自觉的高度社会化等等方面体现自己的理性,但恰恰就在这些方面反映了理性的有限性。认识对象的连续性和认识方式的离散性决定了有限理性的模糊性,认识过程的诸多随机因素又决定了理性的不确定性。具有理性的人类在重返本能、追求物质享受、追求不平等等方面体现出了自己的感性倾向。人类为了摆脱因理性的模糊和不确定而营造的恐惧感,产生了追求心灵的清晰性和确定性的倾向。具有以上特点的人类个体在参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精神状态一般是感性的,社会生活大多是文化的,行为方式常常是模式化的。 习惯法作为在一定地域范围的熟人社会中形成的“地方知识”,其实质上就是风俗法、文化法。习惯法能够为当事各方按照公认传统确定他们的权利义务,即对人事预先定位,对事理“正名”,因此习惯法就是身份法。习惯法在“正名”的基础上,对身份分出高下、贵贱与善恶,形成人们对身份本身的情感评价,因此习惯法也是等级法。习惯法规范下的社会,每个人都固守自己的身份不“越位”,体认当前的等级不“跳级”,追求群体的整体正义而令社会生活平稳合谐、秩序井然,因此习惯法还是秩序法。习惯规范在强大的惯性力量支配下表现出对人的种种巨大魔力,致使习惯成为了人类生活的样态。处在成长期的小孩或者是闯入另一陌生社会的成年人因缺乏对相应生活样态的了解而使理性面对生活时也同样变得模糊和不确定,他们为了消除自己的“无知感”,就产生了学习相应的风俗文化习惯等“地方知识”的迫切愿望。在习惯法中生活的人们通过每个人身上相应的身份“标签”去预测交往对象的行为总是会成功的,因此“身份”能够令理性获得确定性;习惯法对生活的“身份化”比理性对认识对象的“离散化”更彻底,它能够令理性在其中获得清晰性的实践。 “等级”是对“身份”合理性支撑的感性判断,因此习惯法的“等级”特性能够满足人类的感性需求。习惯法的“秩序”特性有利于社会人的感性化、文化化、模式化。 国家法因为其浓烈的文字性、很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逻辑结构的严谨性、制定和实施程序的复杂性以及制定和实施主体的理性价值追求特点而显得理性有余感性不足。属于“精英文化”范畴的国家法令处于“大众文化”氛围中的民众在许多方面产生陌生感,而令心灵增添了几分不确定因素。国家法主张一国范围内的效力普遍性,从而决定了它是属于陌生社会之法;在陌生社会里运行的国家法根本不可能体现和满足人们的文化、模式等特征。 因为习惯法在许多方面适合人的本性,而国家法在某些方面是对人的本性的背离,所以国家法与习惯法是二元对立的。我们不应该固守人类的理性狂热而追求绝对的普适正义,过度崇拜神化国家法,而应该在某些地方“感性”一点,给民间的自生自发秩序留下成长的空间,使习惯法保持其应有的生命力,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当今中国更应该重视习惯法的开发利用。国家法在规范社会时应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有助于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理想国家结构形式的形成。关键词:感性理性习惯法国家法
其他文献
透平压缩机是一种具有高速旋转叶轮的动力式压缩机,在运作的时候依靠旋转叶轮和气流作用力提升气体压力,获得动能。透平压缩机在运作的时候时常应用循环水冷却,但是在水资源
电影作为工业和电影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观念是中国电影观念变革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成果,是支撑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最坚实的内在驱动力之一。在电影工业观念和电影创意
《呼啸山庄》以其独特的叙述层次安排而独树一帜;故事包含三个叙事层次,采用了框架式的叙述结构。小说的三个叙述层次之间相互补充,有效地帮助了读者了解故事的全貌。各叙述
1994年中国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转移支付作为分税制最重要的配套措施,其实施效果大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理论上转移支付是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重要方式,但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是否能健康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而国有商业银行能否快速有效的消化不良资产又是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经过1999
神经系统多细胞电活性的检测是在网络水平上研究脑功能的先决条件。使用多电极阵列,可以进行实时、连续、无损的细胞外信号记录,多个通道的同时记录与分类技术的结合可用于神
间十五烷基酚由腰果酚催化加氢得到,其结构和壬基酚相似,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工业原料。由于间十五烷基酚沸点高,从腰果酚催化加氢产品中分离间十五烷基酚,一般采用真空蒸馏。在
化工工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而Aspen Plus是工程设计中最常用的化工计算软件。通过课程改革,将Aspen Plus软件应用到化工设计课程教学中,结合实际案例,将
笔者针对物权行为存在三种不同立法体例、肯定或否定物权行为的两种理论,阐述且分析了实际生活中所有权转移的六种情况,指出:只要所有权发生转移,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着物权行为
本文以《都市快报》为例,探讨传统纸质媒体如何结合网络传播,与受众进行互动,并将这种特点体现到具体的新闻报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