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Cry2Aa基因水稻对青翅蚁形隐翅甲的安全性评价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lang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2A-1水稻是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的转Cry2Aa基因抗虫水稻品系,对鳞翅目幼虫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青翅蚁形隐翅甲是水稻田中常见的天敌昆虫,成虫和幼虫均具有捕食能力,在捕食植食性害虫的过程中会摄入Bt蛋白。因此,转Cry2Aa基因水稻对青翅蚁隐形翅甲的安全性评价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高剂量Bt蛋白饲喂实验、三级营养关系Bt蛋白传递实验,研究了转Cry2Aa基因水稻及高剂量Cry2Aa蛋白对青翅蚁形隐翅甲生长发育、生殖等相关生命表参数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检测青翅蚁形隐翅甲中肠刷状原膜囊(BBMV)中是否存在与Cry2Aa蛋白结合的受体。实验结果如下:
  1基于水稻-褐飞虱-青翅蚁形隐翅甲食物链传导的Cry2Aa蛋白对青翅蚁形隐翅甲没有不良影响
  以取食转Cry2Aa基因水稻的褐飞虱3龄若虫及以取食明恢63水稻的褐飞虱3龄若虫作为猎物,提供给青翅蚁形隐翅甲初孵幼虫取食,并记录隐翅甲存活率、各虫龄历期、初羽化成虫重量、性比、产卵量以及卵孵化率等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以取食T2A-1水稻的褐飞虱若虫作为猎物的隐翅甲幼虫在存活率、各虫龄历期、初羽化成虫体重、性比、产卵量以及卵孵化率等生命表参数与对照组(以明恢63为食的褐飞虱作为食物)隐翅甲没有显著差异。
  2上述食物链传导的Cry2Aa蛋白未在隐翅甲体中检测到
  分别对水稻-褐飞虱-隐翅甲三级营养关系中每一营养级进行取样,ELISA检测Cry2Aa蛋白含量。结果表明:T2A-1水稻叶鞘内Cry2Aa蛋白含量为13.54±1.28μg/g,褐飞虱在取食T2A-1水稻后,其体内Cry2Aa蛋白含量为0.14±0.02μg/g,但其含量远低于T2A-1叶鞘组织内Cry2Aa蛋白的表达量,在以褐飞虱为猎物的隐翅甲体内未检测到Cry2Aa蛋白。
  3高剂量Cry2Aa蛋白对青翅蚁形隐翅甲无潜在不良影响
  将高剂量Cry2Aa蛋白(132μg/g,Cry2Aa蛋白田间实际暴露于隐翅甲的剂量的10倍以上)添加到隐翅甲的人工饲料中,检测隐翅甲成虫取食0h及24h后人工饲料中Cry2Aa的实际含量,结果表明:隐翅甲成虫取食0h的人工饲料中Cry2Aa蛋白含量为103.0±7.9μg/g,取食24h后,Cry2Aa蛋白含量为95.0±2.5μg/g,但仍然保持在田间实际暴露量的10倍以上。
  将人工饲料中的Cry2Aa蛋白重新抽提出来并配成溶液,涂在玉米叶片上,接入稻纵卷叶螟初孵幼虫48h后,记录幼虫的死亡率,测定Cry2Aa蛋白是否仍然保持活性。结果表明:隐翅甲成虫取食0h及24h后人工饲料中的Cry2Aa蛋白对稻纵卷叶螟有显著的致死效果,这表明Cry2Aa蛋白在添加到人工饲料之后,依然保持杀虫生物活性。
  高剂量Cry2Aa(132μg/g)蛋白添加到人工饲料中饲喂隐翅甲初孵幼虫,考察隐翅甲存活率、生长发育等生命表参数。结果表明:与取食纯饲料阴性对照组相比,取食含高剂量Cry2Aa蛋白人工饲料的处理组隐翅甲的存活率、各龄期发育历期、初羽化成虫体重、雌性率生物学参数没有发生显著差异。
  4青翅蚁形隐翅甲中肠BBMV中未检测到与Cry2Aa蛋白结合的受体。Western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隐翅甲中肠BBMV并中未检测到可与Cry2Aa蛋白结合的潜在受体
  综上所述,T2A-1水稻对稻田捕食性昆虫青翅蚁形隐翅甲是安全的。本研究结果为T2A-1水稻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重要数据。
其他文献
在外人眼里,投行往往与高薪和激动人心的财富故事相关,如企业上市、融资、并购等。实际上,投行只是帮助有钱的人和需要钱的人互通有无。作者在资本市场从业多年,以局内人身份展示了“风光而神秘”的投行工作。
期刊
吴存荣认为,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工业只是致富的一个手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任务,工业化只是一个措施而不是终极目标。    合肥当好“三个排头兵”,既有发展的问题,又有改革的问题,还有创新的问题,这对合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合肥将如何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在转型升级上有哪些新思考?合肥发展的新动力在哪里?6月3日,本刊专访了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
期刊
褐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上一种重要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其为害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化学防治一直是控制褐飞虱最有效的措施。新烟碱类杀虫剂活性高、内吸性好,对包括褐飞虱在内的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控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药剂长期不科学合理使用,褐飞虱已对多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氟啶虫胺腈由于其化学结构新颖、作用位点独特,被用作当前防治褐飞虱的主要替代产品。为延缓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发展,延长该药剂使用寿命,提高氟啶虫胺田间防治效果,本研究探究了氟啶虫胺腈分别对长、短翅型褐飞虱的亚致死效应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以及全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带来水稻种植品种的多样化、种植田块的碎片化,加之病虫防治技术水平的差异化,导致水稻病害呈现加重趋势,水稻虫害种类也有所增加。但是,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水稻规模化种植面积的扩大、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已成为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和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有效手段。
  基于历史资料和有关文献对荆州市水稻病害进行分类,共分为真菌性、病毒性、细菌性、生理性四个不同的大类,在此基础上还可细分成38种不同的病害类型。真菌性病
棉长管蚜和棉蚜是新疆棉花上主要蚜虫,常常在棉花上共存。一般棉蚜危害重于棉长管蚜,每年棉长管蚜时期发生早于棉蚜。棉长管蚜前期诱导棉花产生防御反应,对中后期棉蚜对寄主选择及其取食行为是否存在影响,两种蚜虫共存期间种群竞争机制均尚不清楚。为此,本文研究棉长管蚜和棉蚜的种内、种间竞争,分析其蜜露对有翅蚜和无翅蚜选择行为的影响,观察了两种蚜虫分泌蜜露的日节律,通过棉长管蚜和棉蚜对不同种群密度和不同时间取食胁迫棉花的选择性,探索了受害棉花对取食者的行为反应,分析了棉长管蚜和棉蚜在棉花上取食刺探行为。研究结果如下:
编者按:在安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过程中,全省各地都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把这些做法和经验总结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广运用,对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领导同志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做好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5月12日至16日,王学军省长到合肥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深入调研,重点了解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举措、方法和成效,形成了《合肥要当好全省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关于
期刊
伞裙追寄蝇ExoristacivilisRondani是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幼虫的主要寄生天敌,对粘虫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伞裙追寄蝇的研究在寄生行为特征及饲养条件优化还未深入开展,限制了伞裙追寄蝇的扩繁与利用。本文将在构建伞裙追寄蝇室内种群生命表的基础上,阐明伞裙追寄蝇生物学及以粘虫为寄主的室内扩繁技术,为伞裙追寄蝇的室内扩繁和田间释放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伞裙追寄蝇的生物学特性
  伞裙追寄蝇寄生粘虫时完成一个世代周期平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以化学杀菌剂为主,但是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用,不仅使病原菌对其产生了抗性,而且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病害防治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主要探究了金龟子绿僵菌Ma321.93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测定了它与其他有益微生物的兼容性,制备了金龟子绿僵菌Ma321.93种衣剂,并进行了防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有益微生物与核盘菌
湖北省是我国小龙虾重要产地,稻虾共作模式发展迅速,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为了评价稻虾共作对土壤环境和水稻病害发生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稻虾共作稻田的土壤特性、微生物群落及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动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稻虾共作田块中的土壤特性分析发现,土壤容重随小龙虾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稻田土壤pH为6.90-7.15。与不养虾处理相比,养虾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蔗糖酶、脲酶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降低了土壤中性磷酸酶的活性,其中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微生物
稻瘟病是由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水稻病害,使用抗病品种是该病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手段。由于稻瘟菌变异频率高,容易导致水稻丧失抗瘟性。因此了解稻瘟菌无毒基因的种类和组成,有利于进行抗瘟品种的合理布局。
  本研究对湖北省主推的72个水稻品种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分析了咸宁地区三个市县的稻瘟菌无毒基因型及其变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2017年在恩施市咸丰县自然病圃中对湖北省主推的72个水稻品种的进行抗瘟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72个水稻品种中,岗优527高抗叶瘟,福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