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旅客界面人—椅适配性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t58458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速列车的快速发展及运营线路的普及,乘坐高速列车的旅客人数不断增加,涉及的人群也更加广泛。在列车技术和生活水平都不断提升的同时,旅客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座椅是高速列车中与人体接触最为密切、使用时间最长和最频繁的设施之一,对旅客乘坐舒适性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而目前我国高速列车所使用的座椅正处于由引进国外技术转向自主研发的过渡时期,对于座椅舒适性涉及的相关标准及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为了不断满足旅客的乘坐需求,提升高速列车座椅的人性化设计水平,本文对高速列车旅客界面的“人-椅”适配性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工业设计原则,结合人因工程学系统理论对高速列车旅客乘坐舒适度的“人-椅-车”系统中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姿势与行为分析、动作捕捉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体压分布测试和综合评价方法等理论知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综述。(2)根据高速列车旅客界面人-椅系统中的旅客特征,总结了高速列车旅客乘车所具有的安全、快捷、舒适、私密的共性心理,以及按照旅客气质、职业、乘车目的、年龄、性别进行划分的个性心理特征。并对人体坐姿状态下自然曲度的脊柱结构,颈椎曲度和腰椎曲度的测量等生理特征,以及坐姿人体尺寸的选取原则和依据等进行了阐述;基于高速列车旅客界面人-椅系统中的座椅特性,归纳分析了高速列车座椅所具有的功能结构配置特点,对高速列车座椅尺寸参数的标注和规范化命名进行了梳理,并对比分析了高速列车座椅在现有的相关标准、国内外不同车型和相关研究文献中尺寸设置的异同;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高速列车人-椅系统中旅客乘车的生理需求、行为需求、安全需求、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以及与座椅设计中的物理尺度、功能与操作、安全性、乘坐期望和美学要素的对应关系;明确了高速列车旅客特征与座椅功能结构和几何尺寸特性之间的人-椅适配性关系和主要特点,以及高速列车旅客界面人-椅适配性的可研究内容;依据人-椅适配性关系分析得出了4项高速列车座椅功能尺寸参数的取值设计建议。(3)对旅客在搭乘高速列车过程中的行为方式进行了影像采集和录制,利用Observer XT行为分析系统对旅客的动作与坐姿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与分析;分别统计了一等座和二等座旅客坐姿与动作行为的持续时间和行为发生频次,以及对不同乘车时段、座席位置和身材特征的旅客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旅客乘车的行为规律与人体的生理反应、心理活动和座椅的功能尺寸设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行为分析的座椅设计建议和在不同乘车时段中的设计目标。并通过分析获得了旅客乘坐高速列车的22项典型坐姿行为要素和特征;通过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对获得的22项典型坐姿进行了实验模拟和坐姿的捕捉定位,并利用系统的人体建模技术经后处理生成了具有Segments骨骼系统的三维人体动作捕捉数据库。(4)通过将具有Segments骨骼的三维人体动作捕捉数据与Jack人因工程分析系统中的虚拟人建立实时连接和坐姿同步约束,构建了高速列车“人-椅”系统典型坐姿的虚拟仿真数据库;对高速列车人-椅系统的典型坐姿和适配关系进行了下背部脊柱受力、舒适度评估和可达范围的虚拟仿真分析。并通过数学建模和人-椅适配性规律分析,获得了11项座椅优化设置参数;设计并进行了高速列车旅客界面的人-椅适配性体压分布实验,对人体与座椅之间基本尺寸和接触曲面的适配性规律进行了压力分布测试,并结合主观问卷量表和拟合的线性回归方程,进一步验证和获取了10项座椅优化设置参数。(5)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高速列车旅客界面的人-椅适配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根据人-椅适配性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评价因素的指标体系和权重集。基于人-椅适配性规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和主客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人-椅适配性模糊评价矩阵,并最终构建了适用于高速列车人-椅适配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基于Visual Studio工具在Windows平台下了设计并开发了具有项目管理、评分和统计功能的高速列车人-椅适配性评价系统软件;运用人-椅适配性评价模型对高速列车一、二等座椅的设计实体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在座椅方案的优选和人-椅适配程度分析等方面的有效性与实用性。(6)基于人-椅适配性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高速列车旅客界面一等车厢和二等车厢的座椅功能尺寸设计的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中国自古以来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水利不但是农业的命脉,还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而且搞好水利治理和水利建设,也是事关抗击洪水灾害,事关生态文明发展,事关居民饮水等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和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而宝贵的水利治理和水利建设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考察和分析新中国建立后毛泽
<正>英国罗德里奇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该书由两位学者共同完成,陈博文(Poomintr Sooksripaisarnkit)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海事学院的海事法讲师;塞·拉曼尼·加利梅拉(Sa
我国现行的基金立法对于基金法律关系主体的规定并不完善,导致实践中基金法律关系的各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混乱,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这已经成为我国基金市场混乱的一个很重
在水利工程当中泵站的作用非常明显,在供水、防汛等方面作用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强水务泵站的管理工作,发现泵站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提出相关方法进行解决,是非常有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雷达系统的小型化、数字化和软件化逐渐成为雷达未来的发展趋势。雷达系统的小型化主要是优化雷达的天线阵列,解决收发共用天线所带来的问题。雷达系统的
乡土景观的死亡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乡土建筑的死亡在于传统建造体系的消失;乡土符号的挪用已经成为一种当下普遍的形式操作。建筑的生产作为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通过尝试将SPARK的规则意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改善小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本文采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运用SPARK课程规则进行上课的班级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具有明显的改
类脂A,俗称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外膜外侧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维持细胞外膜完整性通透性以及免疫系统识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细菌侵入宿主后,其表层类脂A可以被宿主免疫细
<正>福建省首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先河,其渊源要从1998年说起。那年,福建省南平市从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入手,探索出一条把科技资源与农村经济有机结合的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农
本文以对武汉市古田化工区312位周边居民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居民对污染土地的认知状况,并通过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对污染土地问题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