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传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景宁畲族自治县上寮村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wa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总体思路和具体途径,要求传统民族村落要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但已有的民族地区的发展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呈现悖论。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上寮自然村是景宁县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畲族村寨,其传统文化保存得较好,但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笔者调研了上寮村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及经济发展状况及特点,发现二者在发展中出现了互相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在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制造了阻碍。
  上寮村实现乡村振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理性看待传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传统文化自身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只要科学合理地开发传统文化就能以此来发展旅游经济,但也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其次,要创新传统文化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方式。可以从改造传统农业入手,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的转型;同时,也要注意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多渠道增加经济收益,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最后,人才是发展的基础保障,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保护和开发现有的人力资源,多种教育方式有机结合,加强职业教育。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开发理念以及切实可行的传承发展路径,才能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百家宴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空间。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理论,在文化空间和旅游文化空间分析框架下,运用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文献研究法,以侗族百家宴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为分析单位,以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中的岩寨、平寨、马安寨作为案例地,“人、事件、场所”三维互动和有机统一的视野下探讨了侗族百家宴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创新发展策略。  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七个章节:  第一部分包括第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营业税的弊端逐渐显现。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方案,从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行业开始,分行业分地区展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随着税制改革的深入,2016年3月23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自2016年5月1日,将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生活服务业等行业全部纳
学位
1994年我国实行的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及同年召开的西藏工作座谈会,对于国家而言初步形成了地方税制的基本框架;对于西藏而言结束了与国家税制相分离的状态,实现了西藏与国家税制上的同步,同时西藏实行“税制一致,适当变通”的特殊政策,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在2016年全国范围内实行“营改增”带给地方政府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包括引起地方主体税种的缺失,不断缩小地方税收收入规模等。  本文的采用文献研究和
学位
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往往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经济水平相关,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能力方面的水平,如果城镇化发展不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会诱发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目前,西藏自治区的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城镇化的平均水平,加快发展西藏自治区城镇化无疑是落实“十九大”关于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和精神及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对西藏自治区城镇化进行综合测度分析,查找西藏
学位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项研究主要围绕西藏古代度量衡早期的萌芽状态到初步的发展、怎么与政权建设结合,从而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实行了统一和标准化,怎样影响着方方面面的历史活动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梳理西藏古代度量衡的发展演变历史,而且通过复线叙事的方式,在梳理历史的同时,与社会结群关系和政治组织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在大的历史叙述中局部制度的变化如何影响大的历史方向,从而对西藏古代度量衡发展有个清晰的
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事业关乎“三农”发展全局,关系各民族和谐稳定,关涉中华民族复兴大计。2009年,国家民委联合财政部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下文简称特色村寨)建设项目,近10年来,该项目在保护发展民族文化、重塑文化自觉与自信、提高少数群众生活水平、推动乡村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处于乡村振兴与文化资本化进程快速推进双重背景下的特色村寨扮演多
学位
边境民族村寨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其振兴有利于保证边境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边境民族村寨经济发生巨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又使得边境民族村寨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这些发展机遇,边境民族村寨可以如何去实现振兴?经济作为乡村的活血剂,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因此,经济转型对边境民族村寨的振兴至关重要。  京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其聚居地“京族三岛”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
学位
近年来,我国的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特色小镇的功能也日益丰富,这对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文化氛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民族织锦艺术正是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该民族内在心理素质的反映,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这种艺术形式,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深厚的文化特色,如何开辟出一条既具有时代精神又不失地域特色的特色小镇建设道路,这成为了我们即将努力探索的一个新方向。本文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对具有悠
学位
文化资本化是一个实践命题。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质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民族传统工艺作为文化资本进行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关涉到传统工艺的未来走向,与文化的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等息息相关,甚至与文化产业、文化战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具体实践行为包括哪些内容?实践的逻辑又是什么?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何种规律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以剑川白族木雕作为典型案例,在详
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水族人口规模为41.18万人,主要聚居于黔桂交界的龙江与都柳江上游,贵州省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约63%的水族人口聚集于此。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民族经济政策等的支持下,水族人口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产业结构与人口职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