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日趋凸显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对食品安全标准开展了整合与修订工作。然而,针对一些标准制定的宽严引发业界争议。本研究以标准的制定与调整需要在健康风险、产业风险与规制成本之间寻求一种经济上均衡为切入点,以玉米黄曲霉毒素为具体研究对象,从产业风险的视角探讨标准调整与实施环境之间的匹配关系。研究从理论上,可丰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制经济学研究,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与规制效果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从实践上,全面、准确地认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挥作用的条件,便于政府对标准制定与执行实行有效管理,为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与动态调整提供经济依据,为具有自然属性的其它产品的食品安全标准修订提供借鉴与参考。
本文首先构建了食品安全标准调整与实施环境相匹配的逻辑框架,然后对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体系进行比较与评价,又从产业风险视角对影响标准实施的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和管理环境进行剖析,得到了以下基本结论:(1)我国目前已建立的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较为完备的与配套的;(2)受黄曲霉毒素自然生长属性约束,我国玉米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为严重,执行新国标使我国面临着来自气候、采收及仓储等条件的巨大挑战;(3)受非洲猪瘟疫情和国家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影响,执行更严标准的市场效应难以在短期内显现,长期的市场效应有待观察;(4)生产企业采用原料选择、比例控制及针对性的霉菌毒素脱毒剂等防控措施来规避、分散与削减霉菌毒素的污染风险,是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内化风险措施;(5)对黄曲霉毒素标准实施的监管存在着单个毒素标准与多种毒素协同效应之间的矛盾、产地监管与销地监管的矛盾、检测指标与检测成本的矛盾、投入品监管与产出品监管的矛盾,使得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性实施被实质上弱化。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实施条件的约束,应构建研究经济原则指导下的食品安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针对产业现实的匹配性,应推进标准修订中的产业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应建立对不同属性产品安全标准修订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制定自然属性产品安全标准修订中的规范性要求;应正确认识实施环境建设对食品安全标准调整的重要意义,逐步推进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的建设。
本文首先构建了食品安全标准调整与实施环境相匹配的逻辑框架,然后对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体系进行比较与评价,又从产业风险视角对影响标准实施的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和管理环境进行剖析,得到了以下基本结论:(1)我国目前已建立的玉米黄曲霉毒素标准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较为完备的与配套的;(2)受黄曲霉毒素自然生长属性约束,我国玉米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为严重,执行新国标使我国面临着来自气候、采收及仓储等条件的巨大挑战;(3)受非洲猪瘟疫情和国家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影响,执行更严标准的市场效应难以在短期内显现,长期的市场效应有待观察;(4)生产企业采用原料选择、比例控制及针对性的霉菌毒素脱毒剂等防控措施来规避、分散与削减霉菌毒素的污染风险,是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内化风险措施;(5)对黄曲霉毒素标准实施的监管存在着单个毒素标准与多种毒素协同效应之间的矛盾、产地监管与销地监管的矛盾、检测指标与检测成本的矛盾、投入品监管与产出品监管的矛盾,使得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性实施被实质上弱化。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实施条件的约束,应构建研究经济原则指导下的食品安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针对产业现实的匹配性,应推进标准修订中的产业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应建立对不同属性产品安全标准修订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制定自然属性产品安全标准修订中的规范性要求;应正确认识实施环境建设对食品安全标准调整的重要意义,逐步推进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