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错配修复蛋白与ER、PR、P53、Ki-67及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aohu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与ER、PR、P53、Ki-67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搜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确诊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313例完整病例资料,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ER,PR,P53,Ki-67的表达状态,并分析错配修复蛋白与ER,PR,P53,Ki-67的表达状态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水平与错配修复缺失显著相关(P=0.008),与Ki-67≤40%相比,当Ki-67>40%时,错配修复缺失的比例更高(64/161,39.8%);Ki-67的表达与MSH6的表达显著相关(P=0.03),与Ki-67≤40%相比,Ki-67>40%时,MSH6阴性的比例更高(20/161,12.4%);ER的表达与FIGO分级(P<0.001)、淋巴结转移(P=0.049)、病灶大小(P=0.018)之间均相关,当FIGO分级越高、淋巴结转移阳性、病灶>2cm时,ER低表达的比例越大;PR的表达水平与FIGO分级相关(P<0.001),随着FIGO分级的增高,PR低表达的可能性越大;Ki-67与手术分期(P=0.022),淋巴结转移(P=0.018)显著相关,随着手术分期的增高、淋巴结转移阳性时,Ki-67高表达的比例越高;P53表达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Ki-67的高表达与错配修复缺失显著相关,其中主要与MSH6蛋白的缺失有关;ER,PR,Ki-67与部分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评判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再次肝切除(repeat liver resection,RLR)治疗符合米兰标准复发性肝癌(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HCC)的长期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肝胆脾外科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5例可随访的肝癌术后复发行RLR并符合米兰标准的患者的相关资料,作为再切除组,分析其
目的:建立基于PET/MR多模态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局部晚期子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的早期疗效。研究方法:154例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被纳入研究,并于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前行PET/MR扫描。GE Signa PET/MR一体机扫描109例患者按7:3随机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飞利浦Ingenuity TF PET/MR分体机扫描45例患者作为组外测试集。根据患者外照射治疗后肿瘤残余灶>7.5cm3为早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靶点同时载有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且具有核定位效应的脂质纳米超声造影剂,对该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剂的各项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探究其在体外对HER2阳性胃癌细胞(NCI-N87细胞)的靶向能力及其体外超声显影效果。方法:首先根据天根高纯度质粒小提中量试剂盒的要求提取质粒HSV-TK自杀基因,采用前期课题组已成功构建的胍基化SS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的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CEUS LI—RADS)在小肝癌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超声科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的直径小于等于3cm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20例,有病灶均有病理为标准。将病灶按照CEUS LI—RADS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判断CEUS LI—RADS分类标准的诊断效能。结果:120例共129个病灶平均大
目的:通过对离体组织肝脏和肌肉进行超声引导下不同条件的激光、射频及微波消融,比较消融范围与消融时间和消融功率间的关系;比较相同消融条件下不同离体组织消融范围与气化范围间的差异;观察气化范围与消融范围的关系;比较三种消融方法的消融范围和气化范围的差异。研究方法:超声引导下将激光光纤在穿刺针的引导下插入组织内,进针深度约为标本长度的1/3,退针约1cm,在脉冲模式下以30w、60w、90w的功率,对肝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48例于我院接受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stent implantation,PTBS)的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数据、支架参数及术中情况等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胰腺炎将患者分为胰腺炎组(n=51)和非
目的:肺癌是我国及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其中,包括鳞癌、腺癌、及大细胞癌在内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5%。随着对基因认识的逐渐加深,对于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针对这一靶点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传统代谢参数与影像组学特征预测免疫化学疗法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2y-EFS 0(2年无事件生存)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6月至2018年8月间经病理证实为DLBCL的患者。记录每位患者的总病变糖酵解(total lesion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共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44例接受肝部分切除术,术前2周内接受肝脏三期增强CT扫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HCC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病理组织学报告、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目的:检测ACAP1(ARF GAP with coiled-coil,ankyrin repeat and PH domains 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明确ACAP1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方法:通过Oncomine网站分析ACAP1 m RNA水平与卵巢癌发生的相关性,通过c Bioportal网站分析卵巢癌组织中ACAP1基因突变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