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爱欲学说的探析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wu9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拉图是古代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是古希腊三圣之一,其哲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引起了后世哲学家的广泛讨论,为哲学本身的发展历程指明了道路。柏拉图哲学的一个显著特色,单独把“爱欲”(也可直译为“爱若斯”)的内涵分离出,当作了哲学研究对象,使之成为截取单向度的概念,甚至是本质的概念去理解。爱欲学说的研究构成了柏拉图哲学的本质性的一部分,与他的形而上学理论遥相呼应。把爱欲和最高存在联系起来讨论,是柏拉图的伟大创见。柏拉图的爱欲哲学一方面把爱欲和爱智慧紧紧相连,阐释了对理念、美和善的爱;另一方面,柏拉图抓住了人们对“永恒的美”追求的爱欲本质,形成了对爱智慧、真理的无穷追问的强劲驱动力,这种对知识的渴望是一种单纯的,如痴如狂的向往,为人们在现世生活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引,最终目的是实现对哲学理念世界的追求。本文将以《会饮》篇为主,结合《斐德若》、《理想国》等篇目中的内容,以“爱欲”观在古希腊历史中的流变为线索,深入到古希腊的语境中去探讨柏拉图的爱欲学说,得出明确具有哲学意义的研究结论。论文在导言部分,阐明了选题意义以及背景,对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而在正文部分,论文欲在对爱若斯的研究基础上展开对爱欲学说的上升之路和下降之路探讨:第一章对爱若斯的本质研究。本章节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阐述了爱若斯的提出背景,结合历史、文化等背景,梳理古希腊哲学中的关于爱若斯的主要概念。然后从神话视域对爱若斯进行了讨论。接下来是关于爱若斯本质的研究,探讨作为《会饮》探讨主体的爱若斯在柏拉图哲学中产生的影响。第二章以《会饮》为基础进行撰写。对文中前五位发言人对爱若斯的不同阐释进行逐章分析解读,从发言人身份、。通过对《会饮》更深入的解读,从一开始最底层的身体爱欲开始,爱若斯如何不断的上升,为第三章从自然主义爱欲上升到哲人的爱欲观做铺垫。第三章讨论爱的上升之路下降之路。苏格拉底借对狄俄提玛之口引出爱之阶梯的最高点,然后对爱欲之路可否下降,如何下降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了阿尔克比亚德颂词,结合《理想国》于《斐多》篇中关于爱之阶梯的下降的问题深入探讨。第四章通过对柏拉图爱欲思想和友爱的梳理,厘清爱欲、友爱的关系。
其他文献
自由是一个万古常新的话题,上至民族精神、政治民主与社会法制,下至个人权利、个人生活与个性发展,这些领域无一不与自由息息相关。它也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不可逃避的话题。约翰·穆勒是十九世纪西方自由主义鼎盛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著作《论自由》亦被称为自由主义的“圣经”。马克思恰好与穆勒同处于一个时代,同时自由问题也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本文分三个章节,首先对马克思与穆勒的自由思想的时代环境、思想
学位
报纸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者,为了解决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端,康德提出直观主体在先、让对象符合知识的理论,转变知识来源问题的研究方向。在先验感性论中,将时间作为先天纯直观形式纳入认识论范围内,并把牛顿对于时间绝对实在性的说法转变为经验性的实在性,时间必须依据感性主体而存在。在先验知性论中,康德把因果关系看作是知性范畴,时间也具有前后相继的链条式发展。通过先验想象力建立起的时间图型连接了感性和知性,经验
学位
理性和主体性问题是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理性的分裂、主体的丧失,使人如何生存于世成为发人深省的问题。如何走出现代性困境成为现代西方各哲学流派关注的重心,而理性问题也就成为各流派理论建构中的核心问题。正是基于此重建完整理性成为现代西方各哲学流派共同的渴求。虽然西方各哲学流派为走出现代性困境提供了丰富的的思想资源并开启了现代性思考方式的新视界。但是,这些理性观因囿于意识形态领域而带有乌托邦色彩,不能真正
学位
马克思以“市民社会”这个概念为基点,向前回溯发现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国家与市民社会处于原始的同一状态。随着人们理性意识的觉醒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慢慢打破了血缘、地缘等的限制,市民社会本身发生了分裂,出现了以国家为代表的公共领域和以个人为代表的私人领域。在早期,马克思受黑格尔的影响,坚持理性主义国家观,直到莱茵报时期,他遇到了一系列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从而开始反思黑格尔理性主义观念论的“国家”形式本身,通
学位
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的大地伦理观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再思考,对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以往对利奥波德的研究中,也有不少学者从整体论视角出发研究其思想,但博物学的研究范式最贴近于利奥波德对自然的思考,从博物学视角出发研究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观,突出了利奥波德对道德情感的重视。只有人类发自内心的热爱自然,才能最终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本文立足于博物学视角
学位
目的 分析常规剂量来曲唑对不同体质指数(BMI)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方法 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300例PCOS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另根据BMI将观察组患者分为Ⅰ亚组(BMI<18.5 kg/m~2)25例、Ⅱ亚组(BMI为18.5~<23 kg/m~2)40例、Ⅲ亚组(BMI为23~<2
期刊
当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边的事物也不断的更新,在物质生活极大的便利之下,人在精神上却面临着普遍性的焦虑。罗萨认为现代性发展到如今,已经暴露出其在加速问题上的弊病,其症结在于人的生活之时间结构的转变。为了实现对社会病症准确的判断,罗萨尝试借助异化概念来进行理论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及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传统的基础上,罗萨对异化理论进行了开拓性的发展,其认为时间问题构成了当代人异化的根本层面。
学位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史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论题,是中国哲学所独有的话题。宏观上来看,知行观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知识论与实践论,“知”与“行”互相关联且相辅相成。微观上来看,知行观是指对于“知”与“行”关系的看法与观点,“知”是指知识、知觉或认识,是关于客观事实与行为价值的认知,也可引申到人们在思想上的追求。“行”则指日常活动与道德行为,是人所有行为实践的总和,具有践履、探索、行动的意味。在中国哲学中,“行”
学位
肝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自噬在肝细胞癌(HCC)发生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研究表明,自噬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可能与调节微小RNA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对化疗药的敏感性、癌症细胞干性等因素有关。阐明肝癌中自噬相关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我们开发新的HCC治疗方法。作者就目前自噬在肝癌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