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盐碱化土壤理化性质和周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冻融效应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k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气候干旱寒冷,每年土壤冻融时间长达180 d左右。近年来,一方面,随着全球温度升高,导致大量积雪和土壤冻融环境发生改变,1961年以来内蒙古10年的平均增温达到0.36℃,显著比同期全球(0.12℃)和全国(0.23℃)的增温幅度高,是我国气候变暖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另一方面,受季节性冻融作用影响,翌年春播农作物的底墒严重不足,融解期地表水分蒸发强度强烈,表层土壤经过反复冻融作用对整个农田土壤养分流失具有重要的影响,导致越冬作物和春播农作物因严重缺水而减产。因此,研究河套灌区盐碱化土壤性质、剖析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制、提出适宜的减排增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于2019年土壤初冻期前设置3种生物炭添加处理(生物炭用量15(D15)、30(D30)t/hm~2和不施加生物炭的对照(CK)),在两年冻融期监测土壤水-热-盐-肥、碳氮状况以及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周年CO2、CH4、N2O排放通量。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炭的施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冻融期耕层土壤温度、p H、电导率、养分含量以及融解指数,降低冻结指数。其中,较对照比,生物炭处理在融解期0-20cm土层土壤电导率增幅较小为10.6%;冻融期土壤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增幅范围分别达到3.1%~38.1%,1.3%~44.6%,5.4%~80.4%,以施加30t/hm~2生物炭较优。(2)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提高了冻融期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碳含量及碳库指数,增幅最大分别为12.5%~33.6%、12.4%~23.0%、15.0%~59.0%,且各土层土壤碳指标含量大小均表现出0-20 cm大于20-40 cm土层。生物炭的施加降低了第一年初冻期土壤无机氮组分含量,而随着生物炭施入的时间增长,生物炭提高土壤NO3--N和NH4+-N含量的能力逐渐增强,以施加30t/hm~2生物炭较为显著,在融解期最大增幅可达37.6%。(3)在冻融条件下,施加生物炭降低了土壤水分流失,且0-40 cm土层较40-100cm土层水分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储水能力强。土壤冻融时期,各处理的土壤盐分变化规律相似,在0-40 cm土层处的土壤全盐含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40-100 cm土层则维持较低的水平,且施加生物炭能够较好的降低土壤盐分,降幅达8.5%~31.3%,有效降低了土壤中K++Na+和HCO3-的含量,土壤碱化度有所降低,为春季作物苗期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4)综合分析土壤周年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变化特征可知,与对照比,生物炭处理抑制各时期盐碱化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存在差异,其中对作物生长期土壤抑制效果显著,降幅达到9.9%~14.4%。试验期土壤均以吸收CH4为主,且施加生物炭能够促进盐碱化土壤吸收CH4,但随着生物炭的施入时间延长,其降低土壤CH4累积排放量的能力有所减弱。生物炭处理对盐碱化土壤N2O累积排放通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降幅达到14.1%~59.3%,且不同处理周年N2O排放通量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排放高峰均出现在土壤融解期和作物生长期,尤其作物生长期N2O排放量占整个试验期排放量近一半。综上所述,施用生物炭有效地改善了冻融期盐碱化土壤各理化性质,经历两轮冻融作用,生物炭能在不明显减少土壤CO2排放的基础上,显著抑制N2O排放、促进CH4吸收。因此,在河套灌区盐碱化土壤中施入生物炭对盐碱地治理、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来年作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且生物炭用量30 t/hm~2时施用效果较优。
其他文献
岱海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大内陆湖,是列入国家规划保护水质较好湖泊。但近年来随着流域内畜牧业发展,牲畜粪便增加,另外湖滨缓冲区植被缺失,导致粪便污染物随降雨径流入湖量增加,岱海水体氮磷超标,富营养化严重。本研究针对岱海流域牲畜粪便污染问题,开展了牲畜粪便释放、植被过滤带污染物削减研究,探索了不同入流负荷下径流、泥沙和氮磷污染物削减规律及不同植被过滤带建设模式水沙氮磷削减效率。使用VFSMOD与HYDR
学位
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大型灌区之一,维系灌区的生态安全、保证灌区的粮食生产,提高灌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迫在眉睫。本研究以杭锦旗黄河南岸灌区典型作物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多元线性混合模型以及贝叶斯混合模型,定量评估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不同深度土壤水的利用比率;通过研究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数据与气象数据分析研究区降水特征,利用HYSPLIT模型探明
学位
水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实施人类活动的前提条件。沙漠干旱区在我国分布广泛,通常伴随着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揭示该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承载力状态、深入研究水资源合理配置,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均具有一定实际参考意义。本文针对干旱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及水资源配置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库布齐沙漠所在行政区域为主要研究区域,针
学位
平朔矿区位于宁武煤田北端,是我国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矿区露井联采范围不断扩大,深度日益增加,导致流域内水循环加快,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涌水量不断增加,水体水质变差,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凸显,成为制约矿山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也威胁着矿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因此,系统、准确地研究矿区内不同水体的水化学状况、水体间的水力联系以及地下水位分布情况显得十分迫切,对矿区煤水协调发展、水害预防
学位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PPCs的个体化防治提供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44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根治术PPCs的危险因素。结果 443例胃癌根治术PPCs的发生率为18.1%(80/443),其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2.4%(55/44
期刊
目的 基于中药提取物和含药血清两个层次研究芪归银方(Qiguiyin decoction, QGYD)对铜绿假单胞菌(seudomonas aeruginosa, PA)标准菌株和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及OGYD增强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LEV)抗菌活性的作用,为中药联合抗生素防治耐药菌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LEV、QGYD对PA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期刊
黄河内蒙古段地处黄河流域最北端,每年十一月中下旬至翌年三月中旬为该河段凌汛期,凌汛期长达3~4个月且具有“封河自下而上,开河自上而下,分段逐步封开河”的显著特征。受全球气候变暖、河床演变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河段内孕灾环境复杂,致灾因子多样,突发性强,链发性强,凌灾难于预测、防护以及抢险。以往学者对于黄河凌情的分析,往往局限于水文站“一点式”的观测,研究的内容多为各河段物候时间特征、封河长度、河
学位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典型草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严重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典型草原草地及其周边地区面临着高度的荒漠化或土地退化的风险。为应对草原的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以及降水对生态系统结构、格局与功能的影响,本文通过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典型草原代表区开展改变降雨和禁牧放牧双因素实验,2018~2021年连续4年对试验区植被和土壤进行观测,量化了六种不同的处理(禁牧降雨增加JP+、禁
学位
干旱半干旱草原是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开发利用,草原地表状态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近地面能量收支过程变化更为明显。局地气象因子、土壤温湿度和植被状况与陆地表面有强烈的相互作用,但由于缺乏对地表辐射能量通量的观测,对这些相互作用的了解受到严重限制。为深入理解半干旱草原地表辐射能量平衡过程对禁牧和放牧条件下影响因子的响应特征,本文利用内蒙古正镶
学位
水体溶解氧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影响因素并维持着湖泊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溶解氧含量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湖泊环境的水质状况和食物网结构中各项生物活动能否正常进行,因此探明湖泊溶解氧的平衡机理及驱动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北方寒旱区浅水湖泊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采用长期采样检测与高频率原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湖泊溶解氧的来源及消耗进行机理性研究。研究根据寒旱区湖泊特征,针对非冰封期与冰封期的差异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