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从小说到美剧的改编研究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s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拿大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创作的长篇小说《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于1985年出版,曾连续三年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获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小说中的基列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生态危机,因此一群宗教激进主义者以“回归传统价值”为口号,实行极权统治,所有人都依据功能和角色被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并穿着规定的服装。其中,一部分具有生育功能的女性被划分为“使女”,她们被剥夺了一切权利与自由,被迫沦为“生育工具”。小说中以“使女”琼的口吻叙述,一方面讲述她受到的迫害和威胁,揭露基列政权的残忍冷酷,同时亦穿插着她对家人朋友的回忆,表达她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现状的思考。2017年,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美剧上映,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斩获艾美奖、金球奖等众多奖项。本论文以小说《使女的故事》和美剧《使女的故事(第一季)》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细读、比较分析为基础研究方法,分析美剧在叙述视角、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这三个方面的改编情况,辨析其中得失,以为今后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提供借鉴。绪论概述本文选题缘起、选题意义和创新之处。首先对《使女的故事》小说研究和影视改编研究的已有成果进行梳理,为本文提供研究基础,然后概述相关影视改编理论,为后文论述提供理论支持。第一章分析叙述视角的变化。小说中运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尽力呈现“我”的所见所思。而美剧以琼作为主要人物,使用内心独白表现女主人公的心理,较多的从女主公的主观视角出发,展现她所看到的内容;同时,美剧亦以全知视角叙述剧中的整体环境和主要人物的故事,并结合具体场景灵活还原小说中的特定描述视角。第二章分析人物形象的改编。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都在美剧中呈现了出来。首先,美剧还原了小说中极具特色的人物着装,用视觉语言展示人物着装特点,直观地呈现出小说中服装的颜色和款式和人物身份阶层一一对应的关系。其次,美剧着重刻画女主人公琼的性格特点,强化她的反抗意识。再次,小说中性格特征不那么丰满鲜明的其他人物形象,如赛丽娜·乔伊、珍妮、莫伊拉、尼克等,在美剧中被塑造得更为具体丰满,美剧充实和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历和遭遇,使其形象更加鲜活和立体。第三章分析情节结构的改编。美剧提炼出小说的主要情节,增强了戏剧冲突;同时也对小说叙述结构进行了改编,使用网状叙事结构,使不同情节之间相互照应、相互比对,强化了主题。不过,美剧的叙事结构虽然更清晰,却在某种程度上缩减了小说原作意识流叙事的多义性特色。结语总结全文,概述了美剧改编的特点与得失,以为今后的影视改编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桥头跳车问题对行车舒适和交通安全影响较大,也给公路养护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研究探讨桥(涵)头跳车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技术措施,减少桥(涵)间的不平顺,防止或避免桥(涵)头跳
目的:小肠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在解剖上位于胃与大肠之间,由于其解剖位置上的特殊性,超出了传统内镜的检查范围,因此被称作消化道的“盲区”,导致目前小肠疾病在临床
王莽的富民思想上承先秦、秦汉以降的惠民和富民思想,同时又是对西汉末年社会现实问题的客观反映。王莽在辅政和当政时期,经常施民以财,献田献钱;赈民之急,安置流民;惠民以利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丰富了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增强了教学效果。但是,在聋校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如果不解
长寿区卫生局拥有比较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网络,现有二级甲等医疗机构二所(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二级乙等医疗机构一所(区中医
德国大学长期以来在科技道德教育方面形成的有益经验很值得中国大学借鉴。在科技道德教育的目标上,传承了德国历史上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伦理精神,提出了培养和促进大学生个人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氮代谢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表明,小麦籽粒氮一方面来自开花后吸收的氮素,另一方面来自开花前营养体积累氮素的再运转。在营养体氮素的再运转中,蛋白质的降解
<正>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和其它一切社会经济一样是一种有机体.社会主义经济有机体必须通过自身的正常运行来实现其生存和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机体在自身运行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内在的即自身所特有的组织结构,结构的主要部位,称之为该结构的主体.社会主义经济机体的运行,主要是靠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功能的充分发挥来实现的.
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队伍建设、质量管理、课程评估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成绩.
【正】 老子同孔子一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明星。老子学说思想的核心是“道”。在目前国内外研究道教热中,对道教祖师老子认识上的分岐,集中在于他的“道”如何理解。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