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A图像的颈动脉分割算法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nyu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致死或致残的三大病因之一,约2/3脑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早期识别颈动脉的血管形态对于评估脑卒中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技术(CTA)已在诊断颈动脉狭窄得到较多应用。基于CTA图像的颈动脉分割目前主要存在的困难有:(1)切片数量大;(2)CTA图像中,颈动脉周围存在干扰因素(骨骼、相似血管)较多;(3)颈总动脉在分叉阶段时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且分叉后的颈动脉弯曲度较大。这些特征都会给分割算法加大难度。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两种快速稳定的分割颈动脉的方法,基于8组来自医院的真实临床数据进行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自适应区域特征多种子点的区域生长法:首先采用基于自适应迭代CT值的方法及形态学方法去除颈动脉周围的软组织和消除边界粘连;其次基于颈动脉在分叉时特有的特征自动确定种子点的个数及位置;最后,根据种子点与生长准则采用区域生长法获得颈动脉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颈动脉分叉后,依旧可以准确地分割出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与其它区域生长算法相比,该方法在准确度及时间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2)图像增强与区域特征相结合的分割方法:首先采用感兴趣区域(包含颈动脉的区域)自动更新方法保证待处理区域尽可能的足够小,减少了计算量;其次采用增强算法突出血管区域,对增强后的图像采用八邻域边界追踪法获取连通区域边界;最后分析连通区域特征识别出颈动脉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分割结果精确度较高,算法运行时间较短,且与不同的增强算法及边界提取方法相比,该方法获得的分割结果准确度更高。此方法不仅避免了基于自适应区域特征多种子点的区域生长法的分割结果精确度依赖于种子点选取的缺点,同时还能获得血管的近似中心线。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1)基于自适应区域特征多种子点的区域生长法的种子点选取结合了颈动脉在分叉阶段的特征来自动计算种子点的个数及位置,保证颈总动脉在分叉后依旧可以分割出两个颈动脉区域(颈内、外动脉);(2)图像增强与区域特征相结合的分割方法中在颈总动脉和颈内、外动脉两个阶段采用不同的追踪方法获取感兴趣区域的中心点,这样可以保证感兴趣区域始终包含着颈动脉;(3)图像增强与区域特征相结合的分割方法通过判断连通区域重心点与感兴趣区域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来消除其它相似血管区域,去除颈动脉周围的干扰因素。
其他文献
列宁在《怎么办?》中阐述了关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提出了革命理论在革命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及“灌输”在提高党员素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对我党加强思想理论
目的:比较正常人与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中的蛋白质差异,以期发现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中的诊断标志物。方法:采用二向电泳、图象分析、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正常人
针对目前图像去噪方法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仅适用于单一噪声的滤除,无法解决图像混合噪声去噪的问题,提出一种加权混合噪声模型,建立其能量泛函表达式,利用变分法获得其欧拉—拉
对球体积公式的证明一直是中日两国古代数学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和算中的球体积证明方法承接性较好,通过几代人的工作得出球体积公式,中算家却是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证明了球体
动力总成是汽车的主要振源,设计一套良好的动力总成隔振悬置系统是获得整车良好振动噪声特性的主要任务之一。悬置系统的设计优化、解耦程度的评价及其固有频率与汽车其他子系
中医证候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和核心。对于证候的准确判断,关系到对疾病病理阶段的把握、临床用药的选择以及对疾病预后的判断,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而目前对于证候的判断主要
地基大口径望远镜在观测的过程中,成像质量会受到镜面失调误差的影响。镜面失调误差会导致望远镜的成像质量下降、观测精度降低,使望远镜无法达到技术指标,无法准确的观测天体和空间碎片。因此,需要采用像差检测技术对望远镜的像差进行检测,并通过像差校正方法来减小镜面失调量,使望远镜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5米口径、3°视场的主焦望远镜,希望能采用一种无需额外添加光学元件的像差检测方法,通过相应
汉语动结式结构由动词(Vcaus)及其结果补语(Cres)组成,由于两部分均具有分配题元角色的功能,从而导致复合题元角色的出现,即一个主体同时担当两个不同的角色。构成复合题元角色的
术语narratology理应译为“叙事学”,因为从历史与词源的角度看,这个术语同叙述对象“事件”及其内在特征“事件性”不可分割。此外,由于作为独立学科的术语具有排他性,一个
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因肛周反复出现红斑2年伴瘙痒,于2010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肛周出现红斑、丘疹,自觉瘙痒,反复发作,腋下、腹股沟区无受累史,多次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