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证券市场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股份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为开端,迄今为止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发展证券市场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改革找到一条充足的筹资渠道,基于这一考虑,证券市场优先为国有企业敞开了大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资本市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已经从为国有企业的筹资逐渐转变成中国上市公司的一种权益融资重要渠道,发挥着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资本市场条件。
然而,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最初的发展开始,就存在着许多制度性缺陷和不合理的地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和实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同观点相互影响和交织,结论不尽相同。在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具有特殊的股权结构。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到底如何,本文试通过实证分析做出回答。本文以2006年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在做出必要剔除后为总体样本,利用各上市公司2006年对外公布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有关数据,旨在阐明上市公司2006年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作相关的回归研究,试图发现其中的内在关系并提出合理政策性建议。
本文首先回顾了己有的研究文献研究背景,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股权结构的现状,阐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股权属性及股权集中度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阐述。通过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引出本文的研究目标及论文结构,即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在规范研究中,介绍了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的相关理论,阐述了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关系。然后构建一个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股权结构的差异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最后提出结论和政策性建议。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引言,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第一节概述了研究的背景;第二节文献综述从股权属性和股权集中度这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分为国外文献综述研究及国内文献综述研究,最后对文献进行归纳;第三节介绍了本文创新点及研究方法;论文的结构和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是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关系,界定资本结构的特定涵义和度量;理论分析资本构成的股权结构和债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由于股权产生的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与公司业绩的相关关系。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业绩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历史地综述了公司业绩评价指标的产生和发展,这些评价指标优点和局限性,提出了本文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第三章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现状,第一节介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和形成原因分析;第二节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特点及其内在关系。
第四章对中国上市公司(沪市)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业绩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一节是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变量设定,本文以沪市2005年末以前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引用金融界网站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数据。主要采用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C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衡量公司绩效,股权结构包括股权属性和股权集中度,选择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B1)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TOP5),同时选取了资产负债率(ALR)作为控制变量。第二节是基本假设,包括股权属性、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假设;模型的建立,分别建立了股权属性、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模型。第三节是回归分析,检验公司业绩指标和资本结构属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统计分析的结论。
第五章是政策性建议。根据实证研究分析结论,建议如下:(1)积极改革增加国有股流通的机制;(2)制定高效的国有股权代理和激励制度;(3)形成以法人持股为主体的多元股权结构(4)培养和引入具有治理能力的机构投资者;(5)大力发展债权性融资规模和强化债权约束制度;(5)建立有效的公司外部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