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R雄鼠青春期暴露PCB118对精子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属于环境雌激素,上个世纪的工业生产是PCBs的主要来源。PCBs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因此可在空气、水和土壤间长时间循环且难以降解。目前,几乎在全球生态系统的每个组分中(生物及非生物组分)都能检测到PCBs。PCBs具有亲脂性,可以在动物脂肪中积累,并在食物链中进行生物富集,扩大了其毒性。PCBs可分为两类,类二噁英和非类二噁英同系物。PCB118属于类二噁英PCBs,是一种毒性较强、危害较大的五氯联苯,也是一般人群中最常检测到的PCBs类型。研究发现PCBs可导致人和动物内分泌失调和生殖损伤。青春期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雌激素类污染物对动物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较大。因此,本实验着重研究青春期雄鼠暴露PCB118后,对精子形成过程的影响及其机理。实验方法:本实验将4周龄ICR雄鼠随机分为三组,溶剂(玉米油)对照组(0μg/kg/day)、低剂量组(50μg/kg/day)和高剂量组(500μg/kg/day)。于4周龄到8周龄对雄鼠灌胃染毒,运用石蜡切片及HE染色、精子质量分析和睾酮放射免疫实验的方法,使用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分别检测了睾丸组织学变化、精子质量和血清睾酮水平的改变,同时还检测了睾丸中与睾酮合成相关基因、雄激素受体基因A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Pcna的表达。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表现为(1)8周龄雄鼠的体重增长和睾丸、附睾、肝脏、肾脏、脾脏的脏器系数没有出现显著差异,但肝脏脏器系数极显著性降低;(2)睾丸曲细精管直径及生精上皮厚度显著性下降,精原细胞数目显著性下降;(3)附睾中精子数量显著性下降,精子畸形率显著性上升;(4)血清睾酮水平显著性下降,睾丸组织中与睾酮合成相关的基因Star、Cyp11a1、Hsd3b1、Cyp17a1和Hsd17b1在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性下降;(5)Ar基因在mRNA、蛋白水平及Pcna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显著性下降。综上所述,PCB118导致雄鼠精原细胞数目和精子数量下降、精子畸形率上升,损害了精子发生过程。其机制可能是:PCB118通过改变睾酮合成酶的基因的表达,影响了睾酮的合成,使血清睾酮水平下降;同时PCB118也使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降低,睾酮和AR表达的下降可能同时影响了后续睾酮通过AR调控精子发生的过程。本实验为PCB118使人类男性生育力降低提供了动物实验证据,也为将来PCBs对男性生殖毒性的研究和临床上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碳点作为一种新型准零维材料,自发现以来,就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质吸引了大批科研工作者的注意。与其他传统的荧光化学染料相比,碳点的光致发光稳定性更好、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更加广泛;不仅如此,碳点还具有更低的细胞毒性与优于一般探针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在生物成像、荧光传感等领域更具有应用前景。本论文详细介绍了碳点的合成、制备、性质以及应用,制备了氮掺杂碳点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低温介质阻挡等离
背景和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H6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广泛流行并传播到哺乳动物,甚至偶尔感染人。研究表明,H6、H5、H9在家禽中共流行时,病毒可能在宿主感染过程中发生基因重配进而使病毒的某些基因特性发生改变。其中关键位点的改变促进病毒感染机制进化,导致病毒进而扩大宿主范围、增加与人型SAα-2,6Gal受体结合的几率。目前,H6N2亚型AIV的进化演变、跨种属传播及其基因特征尚未研究清楚。前期我
数据中心的可靠性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存储系统的故障会严重影响服务的高可用性。硬盘作为主要的存储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可能导致关键数据的永久丢失,给用户和云服务厂商造成巨大损失。近些年研究人员主要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对硬盘故障进行预测,以此减少故障发生时的运维成本。但由于不同数据中心的硬盘S.M.A.R.T.数据质量有较大差异,并没有哪一种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适应所有环境,因此,故障预测系统面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多相催化剂,其活性物种的结构尺寸和分散状态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因素。而催化剂活性物种的前驱体种类、负载方式及其与载体键合力对其结构尺寸和分散状态有重要影响。与传统负载型催化剂相比,单分散原子(簇)金属催化剂能够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了活性中心金属原子的利用率,降低了贵金属催化剂的制造成本。尺寸的减小引起许多新的特性(急剧增大的表面自由能、量子尺寸效应、不饱和
在传感领域中,人们一直致力于得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随着光电技术的日渐完善,激光传感技术以非接触、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等优点在该领域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利用反馈光调制输出特性的激光自混合干涉效应,其不仅具有传统双光路干涉技术的半个波长精度,而且利用该技术组成的系统还拥有结构紧凑、易准直、对激光器类型不做要求等优点,因此在振动、位移、速度、医学传感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先对激
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以生物质作为媒介储存太阳能而产生的能量,属于可存储的再生能源。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源最重要的代表,具有含氧量高,储运安全、燃烧友好、循环再生等优点,在发动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癸酸甲酯MD(C11H22O2)和正庚烷NHP(n C7H16)作为生物柴油的替代混合物,运用误差传递直接关系图法,对MD和NHP详细机理进行了简化,得到了一个含1187个组分、5191个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一年生的苋科藜属双子叶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当地重要的粮食来源,已有7500多年的种植历史。藜麦品种众多,能够耐受瘠薄、干旱、盐碱、霜冻等一系列非生物胁迫和病虫害等生物胁迫。藜麦营养价值极高,是FAO认定的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由于藜麦出色的营养、功能特性,近年来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在遗传研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植物耐热性研究的意义日益突出。迄今,植物耐热性的重要成果主要来源于对模式植物拟南芥热敏感突变体的研究。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ATG7突变能修复fes1a耐热性缺陷,在此基础上,本课题进行了ATG7突变能修复fes1a耐热性缺陷的机理研究。首先,比较分析了六种拟南芥热敏感突变体的热敏感性,即hot1、apx2、fes1a、hsfa7a、hop1-2-3及hsp70-15。实验结果表
初级纤毛是细胞表面的一种毛发状突起物,它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脊椎动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外信号的感知和传导。纤毛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会导致机体的功能障碍,引起耳聋、失明、多囊肾等一系列疾病,这些疾病被统称为纤毛病。纤毛异常也与癌症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癌症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在癌细胞浸润转移过程中,常常会发生EMT过程,从而使癌细胞获得更强的迁移能力。EMT是一个复杂且受严格调控的过
茶多酚类物质—茶黄素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独特的促进人体健康的性能,已成为研究者在研究各类抗氧化剂以及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中的重点关注对象。茶黄素摄入体内后对血浆中转运蛋白的影响,对其共存食品体系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本文首先通过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等光谱方法以及分子模拟对接的计算机手段,对比研究了茶黄素(TF1)、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