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石泉县老城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t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40年代,由于战火侵袭,全球大部分城市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与破坏,而原本流行于欧洲大陆的现代主义思潮因与战后人们想要重建家园的急迫心理契合,故迅速风靡全球,成为当时乃至今日建筑界的主流思想。尽管这一思想为世界建筑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不小贡献,但其偏重统一性、现代化而忽略多元化、历史性的态度却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千城一面”“千屋同貌”现象的产生。该问题虽先后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于理论及实践方面展开探索,但毕竟受到研究时间、建造面积、技术水平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故在某些领域难免存在疏漏,尤其出现在90年代初才迈入“古城复兴”“旧城改造”行列的中国——由于仅将改造重点放之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致使小城镇中具有历史纪念价值的老城区与旧建筑面临着衰落、消逝的窘境。而位于陕西南部的石泉老城区正是其中一例。如今的老城区虽在几年前的风貌改造运动下获得了部分实惠,但仅限于沿街立面的整改与修补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住房拥挤、居住环境恶劣、建筑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同时,改造所采用的“拆真古董建假古董”及一味仿古的做法更对原建筑及老城区风貌造成了二次破坏。一方面为探索石泉老城区现状问题的解决之道,一方面为弥补我国建筑理论与实践在小城镇老城区改造中的空白,本文将区内最具代表性的三类建筑——前店后宅传统建筑、政府办公建筑及多层沿街商住建筑作为切入点,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调研、学科交叉的方法,按照“选取理由陈述——现状情况分析——问题原因挖掘——方法策略探讨”的顺序分别对其展开论述,最终得出如下结论:对传统民居而言,以基本维持原貌、适当调整内部空间构成的改造手法为主;对功能与整体环境定位不符的建筑而言,以功能置换的改造手法为主;对承载历史记忆的现代建筑而言,以找回其固有形态及建造技艺的改造手法为主。本文的研究虽未涵盖区内所有建筑类型,也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切实可行的实践方针,但其因地制宜而非盲目跟风的处理方式为建筑改造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方向。此外,文章更从规划管理层面对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以确保实践项目的顺利推行,从而为类似课题的未来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作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商业空间,步行街的设计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中的商业步行街越来越多,步行街的形象却越来越雷同。万达集团下的城市综合体模式在全
当前的建筑现象中存在明显的去物质化倾向,一方面这是很多积极事物的发生不可避免地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遗留影响,以及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的多米诺体系
小城镇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也是带动一定区域内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速的时期,随着目前城市化速度的快速发展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需求越来越大,交通运输压力与日俱增。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由原来的单一形式,发展为如今的现代化、多元化、网络化的
职业学校培养大批专业型、技术型人才,对于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在职业学校设计所涵盖的众多内容中,入口空间在空间组织、功能布局、流线安排上的作用意义非凡。本
现如今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以及高校后勤管理逐渐社会化,高校商业服务空间设计研究经历了从忽视到逐渐被重视的历程。针对高校校园规划决策、设计施工以及后期投入使用后出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保障,成为现代大学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作为现代大学教育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同城化”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新战略。“同城化”战略具有协调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各地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大多产业园都是依照传统经济“资源→产品→废物”的发展方式建立起来的,资源消耗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破坏巨
随着工业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也面临着相应的变革和调整,产生了大量的工业遗产。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发展的标志,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