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社会中,整体型的社会聚合体被“碎片化”的利益群体所取代;“共同意识”解体,意识“去主流化”,伦理规范走向多样化,代之“大众”的是差异化的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形成的分众碎片,受众的等级同质性被打破,呈现出混乱多样性。现代人身处在一个媒体后现代空间中,由于生存空间的变化和需求的不同,包括社会、组织、媒体的需求还有个人的要求,人们承担着多种角色,如传媒的大众、组织的公众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消费者等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经济全球化下的城市经济生活形态的转变,不仅改变了消费形态,也深深地影响了身为消费者的我们。本研究首先运用文化研究和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工具分析了碎片化信息受众的后现代性特征,透过城市经济的后现代表达来看现代人对时尚、个性的追求,及文化中的嬉皮精神,进一步解释现代受众为何以及如何主动或被动的呈现“碎片化”状态。针对公众在现代性的“大众化”向后现代性的“分众化”社会语境转变背景中的新变化,从受众的角度分析“碎片化”对媒介、组织公共关系的影响,探讨后现代文化范式中组织公关传播策略的制定。人们之间不超过六档的距离拉近了现代传播距离,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存在,现实中,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传播策略的有效实施使分散的公众重新聚合到组织的“拼盘”中来,才能收获预期的组织传播效果。针对受众的后现代性主要特征,本研究提出了利用议题融合取代原先的议题设置传播组织议题,在社会、公众中展开热议;另一方面,就是紧扣时代精神,更新组织传播的主题和理念,例如“低碳生活”、“关爱弱势群体”、“慈善事业”、“企业社会责任”、“环境友好”“绿色”等,开展“时尚”的组织传播活动,使其对公众更具吸引力,从而达到公众自觉向组织聚拢,而不是组织四处寻找公众的良好效果,最终实现组织与公众良好互动沟通的传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