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间服饰中的苏绣针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2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近代民间服饰品中的苏绣进行了研究分析。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三类:一是1976-2011年《考古》,1956-2011年《文物》杂志中有关刺绣的考古报告,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二是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及南通庄锦云工作室搜集的近代民间苏绣实物;三是庄锦云工作室工作日志及在调研学习过程中,对张蕾、刘云等人的采访记录。首先,通过整理考古报告,对刺绣针法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理清了其发展脉络。即针法发展经历了形成期、分离期、分化期,近代刺绣是传统刺绣发展的结果,具有传承性;而苏绣是刺绣发展分化的结果,具有时代性、历史性,明确了近代苏绣的研究价值。然后,以地域与风格相结合的方式,明确界定了近代民间服饰中的苏绣,筛选符合选题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对这批实物整理归档,观测记录。分品类从刺绣位置、构图特点、纹样题材、色彩搭配等方面对近代民间服饰中的苏绣进行系统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角度研究民间服饰中苏绣的特色。最后,将研究对象进一步细化到苏绣针法。首先通过针法采集与实践,学习民间服饰品中的苏绣针法并绘制针法图,分析、记录每件服饰的针法特点。并提炼出近代民间服饰中常用的苏绣针法,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结合针法图细致解析每种针法的运针步骤及运用范围,总结近代服饰品中苏绣针法的特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间服饰品针法体系。同时,对服饰品针法与画绣针法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明晰服饰品针法的特点,突出针法体系的针对性。并从刺绣尤其是针法技艺的角度,探讨苏绣与刺绣者情感的关系。本文以近代民间服饰中的苏绣针法为研究对象,从传统技艺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依托大量的近代民间服饰品实物及文史材料,通过实践学习和调查采访等方法进行考证、分析、归纳,并通过统计等方法总结其在工艺、色彩方面的普遍规律性。课题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其他文献
<正>目前,污染防治攻坚战已在浙江全面打响,丽水市以全面推行"环境执法+"为主抓手,争先进位大赶超,全力护航绿色发展。丽水市环境监察支队认真贯彻上级的各项工作部署,以属地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在地理分布上十分局限,对生态环境要求甚严,野生资源接近枯竭,多年来药用人参的大部分都依靠人工栽培生产。由于人工栽培人
<正>2013年4月23日,为配合北京市实施新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2012),率先在全国采取建筑节能75%的措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联合全联房地产商会、中国勘察设
目的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构建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聚己内酯(PCL)人工骨支架,观察其微观结构,与转基因种子细胞相复合构建出组织工程化Nano-HA/PCL人工骨支架,观察
通过对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雨水资源可开发潜力的计算,得出建筑屋顶、道路、绿化面积雨水资源可开发潜力为每年95595m3。该校用于绿地浇灌和道路喷洒的杂用水年需水量约108594
近年来,中国水资源越发短缺,水污染形势变得越发严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源污染物直接排放、转换、迁移进入水环境系统,水质显著下降,使我国水污染加剧,更给人
学术休假是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一种重要制度形式,它源于19世纪末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及其对教师国际化的需求。后被证实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教师队伍
目的分析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对2004年4月至8月95例128个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DVT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男性27例,女性68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及肝纤维化形成环境中移植情况。方法首先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分离和培养,加入肝细胞生长因子(HGF,20μg/L)和表皮生长因子(EGF,1
<正>我国的经济在经历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国内的需求结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求等经济基本面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结构调整,增速减缓,增长方式转变成为重要标志,反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