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联珠纹在丝绸之路视域下的艺术符号研究

来源 :景德镇陶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w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东西方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将陶瓷推向世界各国,并以“瓷国”的称号享誉世界。联珠纹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缩影,将东西方文化交流深深的凝聚在纹饰的意义中,联珠纹是陶瓷装饰上常见的纹样,有着深厚的社会形态背景和历史文化底蕴。丝绸之路影响下,陶瓷的装饰、造型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联珠纹也随之演绎出多种多样的形态特征。本文立足于丝绸之路背景,以中国陶瓷联珠纹为研究对象,通过图片文献收集,揭示联珠纹形成的原因,梳理出联珠纹的形成过程。并对陶瓷上的联珠纹进行分期归纳,总结出联珠纹形式语言特征,进而解读联珠纹背后的符号内涵。本文通过大量图形语言形式,阐述出联珠纹是基于中国“天方地圆”宇宙观念下形成的符号形式,经过丝绸之路多文化融合过程,吸收了外来图像基因文化,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中国陶瓷联珠纹符号。深入探讨丝绸之路下多文化交流对联珠纹形成的影响,梳理出中国陶瓷联珠纹演变规律,基于形式美法则分析了中国陶瓷联珠纹的图案应用形式和结构特点,结合图像文献资料,解读中国陶瓷联珠纹蕴含的符号文化内涵,力求对丝绸之路时期中国陶瓷联珠纹的发展有全面的认识。
其他文献
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是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思想家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但是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探讨,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片面化倾向,这种做法是有违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原意和完整性的。马克思的思想有一个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考察方向的转变。马克思早期受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影响,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后来又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影响,把人的本质理解为“
近年来,我国新媒体、自媒体发展迅速,分众消费愈加明显。在此语境下,互动影视这一新兴的影视方向虽然不能取代传统影视,但必然成为影视的重要分支。自2005年就有学者提出互动影视这一概念,但多年来影视作品数量较少,直至2019年才有所上升,故该年成为我国互动影视元年。互动影视不但作品数量较少而且学术研究匮乏,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严重阻碍了该领域的发展。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明该课
雕塑瓷是景德镇陶瓷的一个重要品类,景德镇专业生产雕塑瓷的工厂是十大瓷厂之一的雕塑瓷厂。其生产的产品品类齐全、题材多样、装饰及其造型生动,极具民间性,深受国内外老百姓的喜爱。雕塑瓷厂自1956年创办,至1992年止,不仅生产了大量适销对路的产品,亦是出口创汇的主力军。从历史发展来看,雕塑瓷厂经历了艰辛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值得书写的大书,作为千年瓷都在现代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其历史发展和经验对于今天陶瓷产
创意城市的概念是创意经济在城市发展中上升到主导地位时出现的,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经阶段,它的兴起与发展基于深刻的历史背景与深层原因。创意城市基于文化与技术的创意,延伸至创意城市的各个领域,是整座城市的更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是一种富有创新活力与文化创意的城市复兴与发展模式。国内对创意城市的相关理论定义研究较多,对于创意城市建设水平评估体系及建设路径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较成熟的体系。本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品质和艺术的价值要求也愈来愈高,审美更加凸现自我与独特。曼殊沙华作为一种寓意独特的花卉,既体现了佛学中的慈悲柔软,也表现了人世间爱离别的感伤。曼殊沙华虽然在绽放时给人以惊艳,但由于包含着离别的悲观情绪,因而很少出现在艺术品的装饰纹样中。而曼殊沙华具有的绽放灿烂至极而生死两离别的双重特性却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本文力图通过曼殊沙华在陶瓷上的多种表现形式,从而诠释曼殊沙华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时期,体育活动也呈现多元化和民族融合的特点,这些都在当时的体育题材陶瓷中有所体现。为从更多角度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体育活动和文化,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到博物馆实地考察、图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等方法,并用跨学科视野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体育题材的陶瓷进行整理、归类,通过分析这些陶瓷出现的社会背景探析当时的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并对这种题材的陶瓷进行审美分析。最后,得出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江西革命根据地进行的首个工业化实践地,赣南原中央苏区的意义不仅在于这是对实现全国工业化的首秀,同时也促进了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中国工业化的丰富和发展都可以从这些尝试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以赣南原中央苏区工业遗产为例,并通过实地研究,分析评价和理论应用,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再利用策略。首先,文章对赣南原中央苏区的工业发展过程进行了分
在中华各民族中,特别是农耕民族,牛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应的在艺术作品中牛的形象更是不胜枚举。牛形象作为中华民族一个传统的艺术题材,与现代装饰设计联系越来越紧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传统形象在很多单一载体中的表达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体验。本文通过搜集文献和图片等方式搜寻出牛形象元素所蕴含的美感和呈现的美好寓意,在对剪纸、版画、绘画以及陶瓷雕塑艺术中牛形象元素的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颜
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是我国传统壁画绘画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尤以唐代飞天形象为集大成者,其飞天形象清新丰腴,衣裙随风舒展,洒脱自在、奇姿异态,是中国敦煌飞天形象鼎盛时期的杰出代表,凝结了我国壁画绘画中历代飞天形象之精粹。传统敦煌壁画以泥坯墙为载体,经千年岁月侵蚀后出现空鼓、起甲、病虫害等破坏而残缺不全,为复兴和传承传统壁画绘画以及创新当代高温颜色釉艺术表达。笔者以高温颜色釉陶瓷为载体,克服传统飞天壁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景德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从高度统一的一体化形态,逐步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在瓷业格局、制瓷技术、艺术认识等全方面的多元化过程下,颜色釉瓷艺术的形式表现也迈入了这一进程:以技艺表现与创新为核心,传统颜色釉瓷为主体、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与现代陶艺共同发展,形成了形式多元化的创作局面。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国营的没落与个营的兴起,加之成型技术的不断进步,形成了瓷业格局、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