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历史上有关其危害的报道很多。近几年来,我国褐飞虱暴发危害明显呈加重趋势,近年还出现吡虫啉田间防治效果明显下降的现象。因此,开展褐飞虱对各类药剂的敏感性或抗性研究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05年采自广西(南宁GXNN和桂林GXGL)、湖南(常德HNCD)和江苏(江浦JSJP)等田间褐飞虱种群及室内吡虫啉敏感品系(S)对24种杀虫剂的毒力。田间种群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药剂中,氟虫腈的毒力最高;噻虫嗪、噻嗪酮和烯啶虫胺的毒力较高;啶虫脒、毒死蜱和异丙威的毒力较低;而猛杀威、氟硅菊酯、仲丁威、醚菊酯、丁硫克百威、速灭成、混灭威、甲胺磷、三唑磷、残杀威、吡虫啉、敌敌畏和乐果毒力低;马拉硫磷、乙氰菊酯和苯氧成毒力最低。所有杀虫剂中,氯噻啉在5个种群中表现出的毒力差异极显著。田间防治褐飞虱可推荐的药剂有氟虫腈、噻虫嗪、噻嗪酮、毒死蜱、异丙威和敌敌畏。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05~2007年间中国稻区8省(区)26地田间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变化。我们首次监测到2005年江苏省(江浦JSJP)和2007年海南省(陵水HNLS)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达中等水平抗性(RR=28.8和19.4);广西(南宁GXNN和桂林GXGL)、湖南省(常德HNCD)、浙江省(余姚ZJYY)、及江西省(新建JXXJ)、安徽省(和县AHHX和潜山AHQS)、江苏省(南通JSNT)等地褐飞虱对噻嗪酮为低水平抗性;仅2006年江西省(上高JXSG)、浙江省(金华ZJJH)和湖北省(孝感HBXG)3个种群对噻嗪酮处于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RR=2.5~4.1)。噻嗪酮在使用的10年期间,褐飞虱对其已开始表现出低~中等水平抗性。采用稻茎浸渍法检测了2005年我国6省(区)16地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我们首次监测到于当年8月采集的南宁GXNN、桂林GXGL、常德HNCD、南京JSNJ等四地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达高~极高水平抗性,抗性为70.3~291.9倍。随后又检测了当年9~10月采集的江苏(南京JSNJ、无锡JSWX,苏州JSSZ),安徽省(安徽AHUI、和县AHHX),浙江省(绍兴ZJSX、嘉兴ZJJX、余姚ZJYY、海盐ZJHY及桐乡ZJTX),江西省(南昌JXNC、新建JXXJ)等12地褐飞虱对吡虫啉均为极高水平抗性,抗性范围为243.4~723.1倍。在室内饲养褐飞虱23代期间以稻茎浸渍法用吡虫啉筛选了22代,其LC50从筛选前的18.75 mg a.i./L增加到筛选后的109.49 mg a.i./L,抗性倍数从开始的208.4倍上升到1215.3倍,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0997,认为抗性发展较快。即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高抗后,抗性仍然有较大的增长潜能。通过分析褐飞虱对吡虫啉高抗品系(R,抗性倍数为1600.6倍)和敏感品系(S)的杂交F1(♀R×♂S)和F′1(♀S×♂R)、自交F2及回交BC后代3龄若虫对吡虫啉的剂量~反应数据,发现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为常染色体多基因遗传,主效基因为不完全显性,其显性度值(D)分别为0.6325(F1)和0.5840(F′1)。交互抗性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吡虫啉筛选褐飞虱种群对氟虫腈和噻虫嗪没有交互抗性。因此在经常使用吡虫啉的地区可以与氟虫腈及噻虫嗪交替使用防治褐飞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