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城市人口剧增,在地上交通无法承担巨大负荷的状态下,地铁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已无可替代。据统计,北京地铁日客流量在1000万左右,地铁内集聚着大量人群,地铁空间成为市民生活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地铁空间的环境质量关系到乘客的切身利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公共艺术在北京地铁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艺术形式仍以传统的壁画、雕塑和浮雕为主,且在地域和与乘客的互动方面相对欠缺。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独特的城市记忆,地铁公共艺术的管理者、创作者在规划公共艺术设施时,应在加强空间审美效果的基础上同时也呈现出北京的地域特色,这对延续和传承北京城市记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案例分析之前,笔者对北京市已开通的17条地铁线路和314个运营站的公共艺术建设状况进行了普查,将各线路和各站点的情况进行了记录和总结,对北京市的地铁公共艺术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本文以南锣鼓巷地铁站公共艺术作品《北京·记忆》为例,运用直接观察、访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乘客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32份,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大致了解了公众对该作品的看法和对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的建议。该作品相较于其它传统的地铁公共艺术作品,比如雕塑、壁画和浮雕等,在材料、表现手法、互动方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与公众的互动方面。在此,笔者将该作品与4号线国家图书馆站公共艺术作品(传统浮雕)作了简单的比较,发现在相同时间段内关注该作品的市民远远高于后者。《北京·记忆》以老北京的生活场景为题材,以场景剪影的表现手法再现了老北京的民俗风俗,承载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唤起了市民对老北京人文生活的情感和回忆。同时,作品借助地铁空间内庞大的流动人群,为北京的城市文化起到了宣传作用。本文通过大量调查,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数据,希望这些数据为今后的地铁公共艺术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材料,加快北京地铁甚至中国地铁由功能化向人文艺术化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