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种震源测量介质波速度变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2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波作为“照亮地球内部的一盏明灯”,是我们获取地球内部结构、物质组成及状态等知识的最重要的研究手段。过去一个多世纪,由于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对天然地震激发的地震波的研究,人们对全球地震分布、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动力学过程、物质组成和横向不均匀性等方面的认识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们较为完整地勾画出了地球整体结构的三维图像。也是基于对地震波传播特性的研究,人工地震勘探也已成为了解地球浅部能源分布、勘查构造环境的重要手段。然而,面对严重的地震灾害、强烈的火山喷发、地下水污染的日趋严重和资源的深度开发,都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地球内部的运动变化过程,这些变化过程与地球内部介质的应力场和物性变化关系密切。由于地震波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够穿透整个地球的振动,因此研究地球介质应力场和物性变化最有效的手段依然是利用地震波,但这种对变化过程的研究与传统地震学研究的区别在于,要了解地球介质这种运动变化过程,我们必须研究不同时间地震波穿透变化了的地球介质所产生的细微变化,以获取地球介质的短期变化信息为前提。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观测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使测量和研究地震波速度的这种短期变化成为可能,并已在火山地震监测、介质物性变化检测等方面获得了应用,为我们研究地球的短期变化提供了很多新的信息。当前,通过精确测量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探测地球介质的短期变化过程已成为地球物理学新的研究热点和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围绕着地震波速度变化精确测量这一方向,在全面总结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实验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实验、天然重复地震波形分析和背景噪声提取Green函数方法等不同震源产生的地震波对地震波速变化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实验研究,通过对地震波速变化的精确测量,获取地球介质短期变化和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些信息,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对引起波速变化的原因、实验的测量精度及有关方法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研究的问题、介质波速变化探测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三个方面。第一,人工震源由于其时间的精确可控和激发波形的高度相似性,是当前地震波速变化精确测量最重要的手段。我们研究小组进行了为期30天的野外主动源探测实验,采用了两套地震观测系统,观测基线分别长250米和1千米。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相关检测方法,直达波的波速相对变化测量精度达到了10-4至10-5的量级,脉冲序列的相关检测可有效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增加信号的探测距离。利用尾波干涉方法测量得到波速相对日变化量达10-2至10-3,测量精度是10-4,波速在具有长趋势变化的背景上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这种日变化与实验场地附近深井观测的地下水位的日变化显示出同步的关系,并与大气压的变化成负相关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应力变化引起的波速变化的敏感性可达10-6/pa。第二,2003年7月和10月云南大姚地区先后发生了6.2、6.1级两次地震,震后我们在震区立即布设了较为密集的流动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网,获得了大量的余震观测资料。利用这些余震的数字化波形资料,我们开发了一套基于距离的聚类分析法重复地震波形识别系统,以不同的波形相关系数为阈值识别出余震序列中的重复地震事件。对相关系数为0.9的两对重复地震事件在固定台站上的记录波形,采用尾波干涉方法对地震波速度变化进行了测量,但我们用天然重复地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波速扰动规律性的结果,这显示了由于天然重复构造地震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不可控性,使得这种方法在速度变化监测的应用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对此,尚需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三,用背景噪声提取Green函数进行地下介质结构的反演和波速变化的监测是近年来地震学研究中的一个新方向。我们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选取2008年3月21日云南盈江5.0级地震前后七个月的震区附近三个地震台的连续观测资料,提取了Green函数,用干涉的方法对Green函数的变化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前,孕震区出现波速的异常变化,不同的路径(台站对之间)波速相对变化有的在震前上升,有的在震前表现为下降,相对变化幅度可达10-3至10-2的量级。用同样的方法,对2009年7月3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前后孕震区周围三个台站连续22个月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不同台站对之间介质的波速变化也显示出类似的现象,波速相对变化最大可达1%。这个结果表明,利用背景噪声提取Green函数通过干涉测量获取地球介质的波速变化的方法可成为对地震孕育过程监测的一种新手段。对地球介质波速变化的精确测量,是为了获取地球介质的短期变化信息,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从静态的3-D图像发展到与时间过程相关的、动态的4-D图像。本项研究工作是对4-D地震学研究的初步探索,是地震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种探索在获取更多的地球运动变化信息深化地球科学研究的同时,必将进一步拓展地震科学的应用领域。本文研究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特别是人工主动源探测、背景噪声的应用将在今后4-D地震学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正>阴道炎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妇科疾病,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可分为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等。阴道p H值是公认反映阴道微环境改变的重要指标。阴道炎五联
文章利用SupF、MeanF和Lc统计量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M1和M2的需求函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都发生了结构变化,因而,考虑到目前的数据可得
我院收治一例患者,曾到多家医院诊治,时间长达6+年,均未得到有效治疗。造成患者生理、心理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后经我院手术后终于康复。现报告如下:
散失控制了生物气分布和富集,但生物气成藏过程中散失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空白。渤海湾盆地发现多种成因生物气,这些生物气的充注和散失过程复杂,明确不同成因类型生物气成藏过
为解决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的干扰影响问题,根据地电场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直流输电线路干扰地电场观测的原因,认为线路接地极入地电流使土壤的电位分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哈密地区行署下辖的哈密市、巴里坤县、伊吾县分别于1998年、1999年和2000年通过了自治区级的"两基"达标验收,在这一背景下,区域内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何,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
目前地震勘探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双复杂地区的勘探,即探区地表复杂和地下地质构造复杂。为解决双复杂地区的勘探问题,首要的和基础性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复杂表层问题。多次反射
主要是针对AP1000依托项目非1E级I&C系统的接地需求,结合AP1000核电厂的标准设计要求,综合考虑目前AP1000依托项目的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AP1000非1E级I&C系统的接地方案。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