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型犯罪中的死刑限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世界各国的刑法学者都认为,必须废除死刑这种极端不人道的刑罚,我国学界通说的观点也是如此。只是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多数学者的观点均认为,现阶段我国还不能完全废除死刑,只能逐步限制死刑的适用,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完全废除全部死刑。据此,学界也提出了很多废除死刑的具体步骤。但无论如何,在废除死刑的步骤中,第一步都是限制废除经济犯罪中的死刑条款,尤其是废除财产型犯罪中的死刑条款。就“财产”这个概念而言,学界有很多观点。但无论何种定义,财产都包含如下内容:有价值、能为人所控制、可供交换流通三点,这三点是所有财产所必备的。刑法理论对财产型犯罪的分类有不同观点,理论界较有影响的分类是将财产犯罪分为三类,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以挪用为目的的犯罪;以破坏为目的的犯罪。除此之外虽然仍有其他分类方法,但从犯罪构成四要件通说来看以上的分类方法还是可取的。关于废除死刑的正当性,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已经有很多论述。对死刑而言,无论死刑限制论者提出多少死刑应当废除的理由,死刑的支持者都有同样多的理由进行反驳。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废除死刑成为理论界的主流,但支持死刑的声音也一直没有消亡。废止和支持死刑的理论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死刑的报应基础,死刑是否人道、死刑的效用问题、死刑的成本等方面。对废除财产犯罪的死刑规定而言,明晰废除死刑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明晰死刑限制论的基础以及把握如何控制财产型犯罪中的死刑。进入2011年,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通过,我国刑法中的死刑条文被大规模的缩减。现行刑法的财产型犯罪中,实际只有抢劫罪仍保留有死刑条文,而其死刑条文又集中在八种加重情节中。如何看待抢劫罪中的八种死刑规定,怎样有效地削减这些条文,最近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
其他文献
因人而异、因情而变、融入心灵、多样地、深入细致地开展德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种特性——细微品性。德育研究应从既具有内在同一性又相对独立的认知、制度和操作三个层面
曾国藩作为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学、教育等方面均有建树。他的诗文集和教育文集流传于世二百多年,迄今仍受到文学研究者和教育研究者的推崇,其中的许多先进
教育反哺是子代向亲代传递知识、进行教化的逆向教育过程。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反哺正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多元、内容弥散、方法隐蔽、效果滞后是当今教
互联网时代,位置识别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容易,从GPS导航到IP地址跟踪,从位置指示到刑事侦察,从飞机导航到军事打击,定位技术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几乎无处不在
"巴"字自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字形一直在不断的简化,但始终保持蛇形的特点,只有识出甲骨文(巴)字中的两根竖线为毒牙,才能使巴之本义浮出水面,也使"巴"字的演变有了合理的
孔庙祭祀是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历代贤哲的释典活动,它经历孔子后裔、鲁都曲阜到天下国家通祭的过程,成为隋唐时期以后传统社会的"国之大典"。在不同时期,虽然孔庙祭祀的时
<正>脑卒中在世界死亡病因中排第二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脑卒中后有14%(大脑半球)~71%(脑干)患者伴发吞咽困难。目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神经内科以及康复科已经得到一定程
<正> 文章,做为一种客观存在,信息的载体,注定要在社会中传播,传播的方式即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接受,没有阅读就没有文章的效应。是阅读者创造与成全了文章,苏醒了凝固于文
新时期创新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在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科学实践中定位;必须从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上来构建格局;必须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体系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其共同特征是具有明显的传染性。2007年4月2日,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美国次贷危机发生,随后逐渐演变为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