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折纸结构引导金纳米棒、量子点及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自组装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J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纳米技术是利用脱氧核糖核酸或其他核酸的分子性质(如自组装特性)来构建可操纵的新型纳米尺度的结构或器件。DNA纳米技术诞生近30年,人们现在已能用DNA构造出纷繁复杂的各种图形,而2006年由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的Rothemund教授提出DNA折纸术(DNA origami),成为DNA纳米技术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作,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思路。DNA折纸术将一根长的DNA单链通过几百条短链作为订书钉链折叠成任意的几何结构的技术。DNA折纸术表面的短链具有可寻址性,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在其表面组装各种金属纳米材料,为纳米颗粒的定位提供了精良的模板。  随着荧光技术的快速发展,荧光检测成为生物纳米医学中的重要应用方向。但是为实现荧光材料的高灵敏度检测,要求荧光材料具有大的光吸收截面和较好的稳定性,现实中只有少数材料满足这些条件,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增强荧光材料发光强度的方法。贵金属纳米材料中,金纳米棒由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作用可以增强其表面附近荧光物质的荧光发射强度而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本论文基于DNA折纸结构的可寻址以及组装功能,用于引导金纳米棒和量子点以及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自组装。通过在三角形状的DNA折纸结构上设计三组不同的位点结合特定序列的DNA修饰的金纳米棒和一个由链霉亲和素包裹的量子点,通过设计DNA折纸结构的位点控制金纳米棒与量子点的空间位置以及距离,并对自组装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利用金纳米棒间的局域等离子体共振可以增强表面荧光的能力,期望在单分子水平上研究量子点的荧光性质。同时,将表面修饰马来酰亚胺的上转换纳米颗粒(NaGdF4:Yb,Er)与巯基化的DNA通过“点击化学”进行连接,在三角形DNA折纸模板上设计特定的位点,将上转换纳米颗粒由DNA互补碱基配对组装到三角形DNA折纸结构上,对此组装结构进行了表征。
其他文献
与传统的材料制备方法相比,溶胶-凝胶法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可以使原料变得高度均匀,并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完成整个制备过程.因此,溶胶-凝胶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类型
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我们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多种过渡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的纳米材料以及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
苯酚过氧化羟基化合成邻苯二酚是一条先进的环境友好工艺路线,邻苯二酚又是农药 、医药、石油化工与香料等精细化工部门的重要原料中间体,结合中国农药及其它工业部门的需要,
乙烯聚合催化剂的研究开发经历了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剂三个发展阶段。为了实现对聚合物分子的设计、精确地控制聚合物的结构,人们开发了具有单一活性中心的茂金属催化剂,但由于茂金属催化剂对氧和官能团的敏感性强,不宜催化乙烯和极性单体的共聚。恰恰相反,非茂过渡金属催化剂较弱的亲氧性和对官能团的惰性可使乙烯在温和的条件下与极性单体共聚,因此开发研究出新型的非茂
细胞色素b是血红素类蛋白质的代表性分子之一,它是生命体中一种重要的电子传递蛋白.而含有相同辅助基--原血红素IX的基他一些血红素类蛋白质,如肌红蛋白、细胞色素P450等的功
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催化等特性,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探究简单、重复性好的该类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碳球是一种良好的基底材料,但其表面
聂鑫森曾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和北大中文系作家班。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名誉主席。出版过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诗集、散文随笔集
BOD微生物传感器是集现代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该论文主要研究了传感器的生物技术部分.通过血球板直接计数法和分光光度法确定了传感器
第一章:概述了三苯甲烷类染料的结构分类及其应用,综述了三苯甲烷类染料的氧化降解方法及其降解机理,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二章:以孔雀石绿、碱性品红、灿烂绿、结晶紫四种三苯甲烷类染料为模型染料,采用化学氧化的方法,以过碳酸钠为氧化剂,研究了过碳酸钠对四种染料的降解行为。以降解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降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pH、降解时间、氧化剂用量、温度。结果显示:四种染料降解的最佳pH均为11
“大型猫科动物和伦勃朗画作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很美。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美可以拯救世界,每次我们看到这些美好的事物,我们都被提醒,如果我们不拯救它们,我们可能就会毁了我们自己。”  在摄影界,有一个词叫“伦勃朗光”。拍摄时被摄者脸部阴影一侧对着相机,灯光照亮脸部另一侧,以这种用光方法拍摄的人像酷似伦勃朗的人物肖像绘画,因而得名。伦勃朗赋予了他所描绘的人物和主题以真切的感情和生命,凭此一点他在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