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蜡石加热条件下CO2结合作用机理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向大气中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日益加剧。汪灵等人在研究叶蜡石、绢云母等一系列的层状粘土矿物加热过程中在一些温度下的红外光谱中发现有CO2的特征峰出现。叶蜡石作为一种层状铝硅酸盐矿物,其广泛分布于地球三大岩体(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之中。叶蜡石等粘土矿物与CO2的结合作用可以使这类型的矿物作为存储温室气体(CO2)的一种可能的介质。本论文通过采用经典动力学(LAMMPS)和量子化学(DMol3)的方法研究叶蜡石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叶蜡石和偏叶蜡石这两种晶型与CO2的结合机理。通过研究发现:1.偏叶蜡石与CO2相互作用的经典动力学计算模拟(1)在偏叶蜡石(001)的基面上对CO2分子有一定的物理吸附,CO2分子与(001)的最近邻距离保持在2.5,且其最近邻距离对温度不敏感。(2)层间CO2分子数较少接近气态时,直线型的CO2分子倾向于垂直于(001)。随着CO2分子数的增加,直线型的CO2分子倾向于平行于(001)。(3)当体系达到平衡后偏叶蜡石(010)的端面上,在层间处晶格发生畸变,层间的入口被畸变的原子所封闭,CO2分子不大可能进入偏叶蜡石层间。(4)在偏叶蜡石(010)的端面上,表面暴露出来的Al原子对CO2分子有较强的吸引力,可能存在化学吸附作用。2.叶蜡石和偏叶蜡石与CO2结合作用的DMol3计算模拟(1)叶蜡石和偏叶蜡石表面相邻的OH和H O这些基团之间有可能形成氢键,一些晶型的特定位置处的H O上的一个H在构形优化阶段会转移到邻近的OH的O上,降低体系的能量。(2)通过研究叶蜡石和偏叶蜡石(110)和(010)的整个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叶蜡石(110)和(010)的脱水过程以及随后与CO2结合过程的能垒较高,这两个阶段都为反应的控制步骤。偏叶蜡石(110)和(010)只有脱水过程的能垒较高,其随后与CO2结合体系能量有较大的降低,脱水过程为反应的控制步骤。(3)偏叶蜡石(110)和(010)与CO2结合的可能性较大,且偏叶蜡石(010)的可能性大于偏叶蜡石(110)。叶蜡石(110)和(010)与CO2结合的可能性不大。
其他文献
学位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能有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在有效缓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两大方面显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产品、储能电站、电动汽车、舰船等产品上。故而对锂离子电池关键组成材料有较多的研究报道,尤其对正极材料的研究。其中,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廉、易于合成、安全性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由于尖晶石型LiMn2O4存在Jahn-Teller效应、锰的溶解、电解液分解等缺点,使其循环性能变差
学位
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困惑,现在信息渠道越来越多,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却常常会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窘境,对许多信息往往无所适从.同一个现象,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
期刊
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具有优良性能的一种新型绿色电池。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商品化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存在较低的理论容量
创设清华的第一代rn1872年到1875年间,清廷先后派遣四批120名幼童留美.这些幼童里,最杰出的是一詹、二唐、三梁.其中二唐是指唐绍仪和唐国安,前者后来任民国首任总理,后者则
期刊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共享时代已经到来,各行各业在共享时代下也展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对于企业财务而言同样也需要在新的时代下做好转型工作,这样才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的愈演愈烈及能源的日益短缺,人们对绿色清洁、高效节能材料的研发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磁制冷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相比传统的气体压缩制冷技术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