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万古霉素专项使用评价标准并评价该标准在临床的应用情况,评价临床药师以此标准对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干预效果。方法以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照相关指南和临床使用规范,建立万古霉素专项使用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临床药师干预前(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138例以及临床药师干预后(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183例的患者,进行万古霉素合理性评价。对于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资料,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研究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并用χ~2、t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患者共涉及16个科室,以血液科分布最多,为48例(34.78%);干预后患者共涉及18个科室,以血液科分布最多,为68例(37.16%),干预前后感染诊断均以肺部感染、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和血流感染为主。3.干预前送检率为91.06%,标本来源多为血液(58.40%),分离出阳性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干预后送检率为97.69%,送检的标本主要为血液(55.32%),分离出阳性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干预前后送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万古霉素适应证合理的患者为125例(90.58%),用法合理的有130例(95.20%),用量合理的有129例(93.48%),预防给药时机合理的有4例(26.67%),疗程合理的病例有94例(68.12%),74.80%的患者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品种以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为主,药物利用指数DUI值为0.78;干预后万古霉素适应证用药合理的患者为178例(97.27%),用法合理的有183例(100%),用量合理的有177例(96.72%),预防给药时机合理的有10例(100%),疗程合理的有163例(89.07%),84.39%的患者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品种以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为主,DUI值为0.90。干预前后在适应证、用法、疗程、给药时机的合理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用量、联合用药合理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患者中有106例(76.81%)患者进行肾功能监测,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患者共68例,其中12例(17.65%)患者进行了药物浓度监测。干预后患者中有157例(85.79%)患者进行了肾功能监测,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82例,其中31例(37.80%)患者进行了药物浓度监测。干预前后肾功能监测率、TDM送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前不良反应发生共有17例(12.82%),以肾功能损伤为主。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共有22例(12.02%),以肾功能损伤为主。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干预前临床有效率为79.71%(110/138),总体合理例数为72例(52.17%),干预后临床有效率为86.84%(158/183),总体合理例数为151例(82.51%),合理率、有效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万古霉素专项点评标准可用于规范万古霉素的合理使用,经过临床药师的干预,可减少万古霉素的临床不合理使用,在提高适应证的合理性、药物用法的调整、疗程的合理性、个体化用药监测、治疗效果等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为肿瘤专科医院万古霉素的应用提供了临床用药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