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件系统的分布式RAID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2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据存储量呈爆炸性增长,存储系统在大容量、高性能、高可靠和高可用保障以及高空间利用率四方面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为大规模存储系统提供高效(高性能,兼顾高空间利用率)的数据高可靠和高可用保障机制成为研究重点和难点。现有的RAID模式无法兼顾高性能和高空间利用率,采用RAID1+RAID5协作模式的RAID系统又没有高效灵活的RAID级别转化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支持文件级分布式RAID机制的BWFS-fileRAID文件系统架构。实验结果表明,BWFS-fileRAID改善了RAID5小写性能低下问题,提高了系统性能;并且BWFS-fileRAID兼顾满足了高空间利用率需求。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如下:   1.提出支持文件级分布式RAID机制的BWFS-fileRAID文件系统架构:针对目前大规模存储系统面临的挑战,设计支持文件级分布式RAID机制的BWFS-fileRAID文件系统架构。该结构的特点是,可在文件系统层以RAID方式为大规模存储系统提供数据高可靠和高可用保障机制,并且兼顾系统的高性能和高空间利用率。此外,出于功能完备性考虑,BWFS-fileRAID提供了高效的重构机制,并具备良好的在线扩容能力。   2.提出高性能的冗余管理机制:针对BWFS-fileRAID文件系统对性能的要求,提出了面向文件级分布式RAID的高性能冗余管理机制。该机制能够通过异步冗余计算方式,改进了传统RAID5机制的小写性能低下问题,从而提高系统性能。测试表明,通过高性能的冗余管理机制,带内模式下,BWFS-fileRAID可将小写性能大幅提高,峰值可达4倍以上;在带外模式下也可达到9.0~29.9%的提升。   3.提出高空间利用率的数据组织管理机制:针对BWFS-fileRAID文件系统对高空间利用率的要求,提出了面向文件级分布式RAID的高空间利用率数据组织管理机制。该机制可以降低BWFS-fileRAID文件系统冗余数据开销,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降低系统的硬件、软件及能耗成本。以[Tanenbaum2006]提供的文件尺寸分布数据为例,冗余宽度为4(经典应用模式)时,系统冗余数据开销仅由RAID5的33.33%增加到37.67%,比RAID1的50%冗余数据开销大幅降低。   BWFS-fileRAID文件系统通过冗余管理机制和数据组织管理机制,使用RAID1+RAID5混合模式为文件系统提供数据高可靠和高可用保障;BWFS-fileRAID兼顾了RAID1的写性能优势和RAID5的高空间利用率优势,有效解决了大规模存储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其他文献
非线性系统存在于大部分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其丰富多样的运动模式和复杂多变的运动过程对于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发挥着重大作用。而混沌作为非线性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揭示了自
随着数据管理复杂度和维护成本的增加,采用共享存储系统进行IO整合已成为业界一种趋势。但并发应用间的干扰造成了性能的不可预测性,为此对共享存储系统提出了性能虚拟化的需求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越来越多的攻击方式使定位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对基于非测距的定位算法而言,能影响网
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和对软件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软件质量。软件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一种重要技术,在整个软件开发成本中占有重大比重,提高软件测试效率具有
访问控制是一项实现既定信息安全策略的系统安全技术,在系统中,如果出现合法用户非法使用资源或者非法用户入侵系统资源的情况,访问控制策略都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在可信
随着通信系统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用户对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日益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覆盖范围及质量都要达到更高标准。据统计,70%的移动业务发生在室内,而墙壁的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业务系统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各业务系统之间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大。例如公司的计费系统和财务系统,财务系统和人事系统之间都不可避免地有
注意选择机制是人类视觉感知的一个重要特性,如果将人类视觉系统的这一机制引入到计算机视觉系统中,势必会提升现有计算机图像分析性能和效率。为了探索人类视觉注意机制的计算
随着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人们对疾病诊断与预测的时效性要求逐渐提高,同时对疾病诱发因素的探知欲也迅速增强。在当前可用于医疗诊断的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算法中,关联规则
策略和策略模型是指导决策的方法,其具有可动态配置、管理效率高等优点,但将其直接应用于桌面管理中则略显不足。本课题结合桌面管理的特点,对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