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樟科植物苗期施肥效应及耐水淹能力的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SHE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绒毛润楠(Machilus velutina)、毛黄肉楠(Actinodaphne pilosa)均为樟科(Lauraceae)常绿乔木。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南部、海南等省,为华南地区乡土树种。绒毛润楠树形美观,新叶由银白变淡红;木材材质坚硬,可用作家具等用材,枝叶和花含芳香油,入药有化痰止咳、止痛、消肿等功效,也可作食品和化妆品的优质原料;树皮及枝皮含胶质,可用作制香原料。毛黄肉楠树形优美,分枝层性明显,嫩叶有黄色绒毛,木材具胶质,可供粘布、粘鱼网,作造纸胶和发胶用;树皮与叶供药用,有祛风、消肿、止咳等功效;生长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两种植物均有很好的园林应用价值。   目前对于绒毛润楠、毛黄肉楠的驯化栽培及园林应用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而这两种植物的配方施肥效应及耐水淹能力的研究更未见报道,因此研究这两个树种的施肥效应及耐水淹能力,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这两种植物的研究内容,能为其在园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解决其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与用量对绒毛润楠、毛黄肉楠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其在淹水逆境下生长发育、生理特征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   1.N、P、K不同施肥配比,其生长效果差异较大,各项指标差异较大。9个施肥处理组与无肥对照组的所有植物均长势良好。两种植物于7-9月达到生长高峰。施肥后,绒毛润楠苗高净生长量、地径净生长量、叶片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全N含量均不同程度上升。根冠比下降,总生物量、根系活力、全P、全K含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毛黄肉楠地径净生长量、总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全N含量均较对照升高,根冠比下降,苗高净生长量、根系活力、全P、全K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说明合理的配方施肥能一定程度的促进绒毛润楠、毛黄肉楠的生长,但肥料的配施比例很重要,如比例不当,可能会导致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2.水淹处理过程中,绒毛润楠、毛黄肉楠的各项生长、生理指标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生长受到抑制,存活率降低。绒毛润楠Y2、Y3组,毛黄肉楠Y3组各有3株植物死亡,存活率为80%,其余处理均有100%存活率。水淹胁迫下两种植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涝渍伤害,主要表现为叶片萎蔫、变黄、干枯、脱落,顶芽萎蔫,下垂,上部分顶芽枯死。随着水淹程度的加深和水淹时间的延长,绒毛润楠、毛黄肉楠的苗高净生长量、生物量、根冠比、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下降;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上升。两种植物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幅度有差异。综合以上结果表明绒毛润楠、毛黄肉楠能较长时间在轻微水淹情况下正常生长,如果水位过高,会对其产生涝渍伤害。两种植物相比较,毛黄肉楠表现出对水淹较强的抗性,耐水淹能力相对较强。
其他文献
学过或没有学过新闻的人在进入新闻机构后接受的“传、帮、带”的第一个内容往往都不是新闻的“真、快、新”,而是“写新闻要会‘抓角度’”。“抓角度”这一观念在中国新闻
地貌是自然环境基本要素之一。流域地貌对土地资源开发、生态建设和灾害防治均有重要影响,特别在干旱区更为明显。本研究选择昆仑山策勒河流域为典型区,基于DEM和Landsat卫星数
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乡32对乡、村两级煤矿首次实现安全生产年.1990年,全乡共生产原煤51万吨,实现产值2500万元,百万吨死亡率降到3.9,比国家规定标准降低了75%,比全省平均水
为了研究松毛虫属7个主要种类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作者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方法,对近年来的技术进展和应用情况做了综述,并对7个种类的松毛虫线粒体COI基因进行了测序。另外,
《新闻采写技法纵横》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民安多年从事新闻采写和新闻理论研究工作,在全国近20家新闻期刊上发表大量作品。此书着重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改进新
A novel fluorescent Hg~(2+) chemosensor based on dithia-dioxa-monoaza crown ether was synthesized in four steps from inexpensive starting materials.This new sen
本研究以北京密云水库地区新造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该地区在水源涵养林幼林栽植过程中栽植技术措施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现有造林措施对林地水源涵养功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建平县位于辽宁西部,现有耕地187万亩,其中水浇地约占10%,甜菜种植面积每年在16万亩左右,绝大部分分布在旱坡地上。建平县的气候特点是春旱多风少雨、积温不足,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序索取,风蚀荒漠化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保护、恢复、建设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