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新古典增长理论兴起以来,国家或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就成为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的话题之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用技术进步阐释了各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认为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出呈现递减趋势,经济的发展最终将趋于稳定状态。在这个稳定状态中,人均产出保持不变,经济的增长率为零,而稳定状态将因各个经济的具体条件不同有所差异。在经济增长趋向稳定状态的过程中,由于边际递减作用,富国经济增长趋缓,穷国增长则较快,落后地区最终会赶上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理论把这种现象称为经济增长的趋同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很多问题,这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其中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趋同性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但是,当前的研究结果却是多种多样、充满争议的。从本质上讲,经济增长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动态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单个因素只能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起主要作用。这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可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不同国家或地区也可能遵循不同的增长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同性之前,首先应用变点分析方法划分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时间区段,再根据一些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划分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域区段,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算是思路上的创新。另外,本文在应用变点分析方法划分经济增长的时间区段时,结合有序样本聚类的思想来确定变点的个数与位置,也算是方法上的创新。这是本文的理论意义所在。 曾有学者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财富分配状况。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我们想知道中国内部各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如何,即中国各地区人均GDP分布状况,各地区财富分布有无聚集现象,以及在证实了财富聚集存在的前提下,财富聚集的速度如何等问题。众所周知,财富分配状况会影响未来的经济增长,因此,本文将财富分配状况纳入分析范围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