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O3在AlF3-(Li,Na)F熔盐体系中的溶解和离子迁移行为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Al-Cu系合金中添加适量Y,既能改善高温性能及强度,又能提高其耐腐蚀性,弥补了Al-Cu系合金的不足。在混熔、热还原和熔盐电解加Y的方式中,熔盐电解法更具有优势。本论文的实验研究对象是氟化物-氧化物熔盐体系(Na3AlF6-AlF3-LiF-Y2O3),分别采用了等温饱和法和希托夫法对稀土氧化物Y2O3在Na3AlF6-AlF3-LiF氟盐体系的溶解行为和离子迁移机理进行研究。Y2O3在995℃1115℃范围内AlF3-(Li,Na)F熔融体系中的溶解平衡时间不低于40min。Y2O3的溶解度随体系温度升高和NaF/AlF3摩尔比增高均增大,而且Y2O3在995℃1115℃温度范围内NaF-AlF3-LiF(5wt%)体系中的溶解主要是化学溶解作用为主。温度对Y2O3的溶解度影响较小,而NaF/AlF3(摩尔比)起主要作用,当NaF/AlF3摩尔比高于2.3时,体系中的Y2O3溶解趋于稳定,而低于2.3时,则迅速减小。同时在温度995℃1115℃,NaF/AlF3(摩尔比)2.12.9以及LiF(wt%)添加量3%9%条件下,得到了Y2O3溶解度(S)与温度(T)、NaF/AlF3摩尔比(M)以及LiF(wt%)添加量(W)三个因素两两之间的一次回归方程。当温度固定时,LiF的添加量逐渐增加,增强熔盐的导电能力Y2O3溶解度不断增大。离子迁移数研究中,首先通过研究Y2O3在Na3AlF6-AlF3-LiF熔体中的热力学基础,明确了Y2O3有物理溶解和化学溶解两种溶解形式。同时发现了在恒电流条件下,含Y元素的离子在传输过程中占主导作用并且随着温度、摩尔比、电流密度而变化。随着温度升高,电流密度加大,NaF/AlF3摩尔比增加,Y离子的迁移数也随之增大。为研究电迁移槽槽内电场分布,以实验槽尺寸为原型,基于COMSOL的物理场耦合功能建立流场-电场双向的耦合的数学、物理模型,通过ANSYS计算平台对其内电场分布进行了模拟并验证了模型及边界条件和相关参数的可靠性。稀土电解槽电场的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并且,阳极的电流密度大于阴极的电流密度。此电解槽采用上插式结构,在将电解槽中电解质电导率视为等电导率区域的前提下,电解槽内电势均匀分布且阴阳两极之间的等势线会垂直于地面。电迁移解槽底部由于无气体的存在而电场分布变化不大。流场变化主要集中在两个小区域,其一为熔池表面阴、阳极之间,其二是阳极底部的微小区域,阴极的表面区域流场强度高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密度高,活性物质交换扩散;阳极的表面区域流场强度高的主要原因是阳极表面的气体的生成导致该区域吸附-脱附作用加强。
其他文献
<正> 氨在工业中用途广泛,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发生中毒,急性吸入性氨中毒多发生于意外事故。本文就当阳市某肉联厂因高压液氨管道爆裂所致9例急性氨中毒报告如下。事故经过199
烟草危害健康,但因烟草的成瘾性,吸烟行为一旦形成就难以戒断.健康教育者都在积极开展反吸烟运动并探讨研究控制吸烟的有效措施.而青少年学生因其处于知识接收率最高、行为形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标志,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各种原因,物理实验成
期刊
通过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历史,以及学科内容、特色的研究,按照医科类大学和理工科类大学的办学特点,就设置于其中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与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提
作文是高考语文科目中的重要题型之一,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不仅考察了考生的基本能力,从中选拔优秀人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对历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回顾,
本文提出将微生物除臭技术应用于集中空调系统,通过在实际空调房间,利用微生物除臭喷剂,选取代表性气体测试其浓度变化的方式,和在实际空调室进行实验,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分别定量
三网融合,作为我国一项重要政策,在国家部门的推动下已经逐渐从试验试点步入商用,可以推断在不久的将来,在三网融合的推动下,包括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运营商、网络设备
可交换公司债券在我国作为一新的金融工具,是中国证监会2008年10月19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股东即日起可以用无限售条件
本文深入挖掘京东购物网站的产品信息及评论数据,设计一款基于Scrapy爬虫框架的简易后台。通过分析分布式抓取的海量数据获得全面且客观的消费特征,然后从品牌、商品、用户三
<正> 为了查明宜昌地区肺炎病人军团菌感染情况,我们于1990年2~1991年1月在宜昌市三所医院住院的肺炎和非肺科病患者中,采用微量凝集试验(MAT)进行嗜肺军团菌1~10血清型(LP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