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化学镀镍层具有良好的硬度、耐蚀性、耐磨性、电磁性能等特点,化学镀镍技术已经在电子工业、磁性记录材料制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微机电系统制造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Tafel曲线测试、能量射散谱(EDS)、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添加剂对化学镀镍工艺性能和NiP合金镀层的性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NiP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其晶化行为。进一步利用原位电化学谱学技术(in situ FTIR、insitu ATR-SEIRAS、SHINERS)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TF)等研究手段对化学镀镍机理涉及的关键问题即H2PO2-的氧化历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获得了H2PO2-在Ni电极上吸附构型的实验证据。此外,探讨了AZ91D镁合金表面直接进行化学镀镍的可行方案。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1.添加剂对化学镀NiP合金工艺及镀层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四种添加剂对化学镀NiP合金工艺及镀层性能的影响。添加剂在化学镀NiP合金溶液中稳定作用的机制分为置换模型和吸附模型。其中Bi3+离子的作用机制属于置换模型,Bi3+离子通过置换反应沉积于活性粒子表面(Ni原子),使活化中心失去活性,从而起到稳定作用。KIO3、硫脲和BSP属于吸附模型,通过吸附作用降低活化中心活性,抑制了化学镀镍过程中还原剂H2PO2-的催化氧化反应,从而提高化学镀镍溶液的稳定性。以苯基聚二硫丙烷磺酸钠(BSP)作为化学镀NiP合金溶液的稳定剂,镀液具有较好稳定性、较高的沉积速率和较长使用周期,镀层较为平整致密,具有较低的孔隙率,但镀层含硫量较高,镀层的腐蚀电位Ecorr负移至-498mv,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BSP可作为快速化学镀镍、长寿命化学镀镍的添加剂使用。置换型稳定剂Bi3+,在镀层表面无吸附作用,镀层磷含量较高达12wt.%以上,镀层具有较正的腐蚀电位和较小的腐蚀电流,呈现较低的电化学活性。  2.镍磷合金镀层表征及其晶化动力学过程研究  NiP合金镀层为胞状形貌,镀层比较的平整致密,没有明显缺陷。NiP合金镀层的硬度为545 HV(维氏应度),镀层磷含量为19.7at.%(11.5wt.%),为高磷NiP合金,同时通过XRD和HRTEM的分析发现镀层为非晶态与纳米晶共存的混晶结构。NiP合金镀层其晶化行为特征为:300℃时,温度未达到非晶态镀层的晶变温度,镀层中分散的纳米晶结构开始出现团聚;400℃时,Ni和Ni3P相开始析出,纳米晶相晶粒开始粗化;温度继续升高到500℃和600℃时,面心立方(f.c.c.)的Ni相和体心立方(b.c.t.)的Ni3P相的晶粒开始不断粗化;温度超过880℃时,NiP合金镀层经历了熔化过程。NiP合金镀层晶化过程经历了以下过程:镀态NiP合金镀层→镀层结构松弛→纳米晶团聚→新相生成(Ni3P+Ni)→(Ni3P+Ni)相生长粗化→镀层熔化。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NiP合金镀层的硬度,其本质原因为晶化过程中有Ni3P硬相的析出。热处理温度过高或热处理时间过久,Ni3P硬相的晶粒开始生长粗化,镀层硬度反而降低。通过不同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时间对NiP合金镀层硬度影响的研究,要最大幅度提高镀层的硬度,适宜的热处理温度范围为350~450℃,适宜的热处理时间为60~120min。  3.AZ91D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研究  镁合金前处理直接决定了镁合金的表面处理质量,镁合金表面处理过程为碱洗除油、酸洗刻蚀和酸活化。其中酸洗刻蚀酸洗刻蚀是前处理的重要步骤,适宜的酸洗刻蚀时间为40s左右。镁合金表面直接化学镀NiP合金镀层表面均匀致密,镀层呈胞状结构,磷含量为12.43wt.%,显微硬度为576 HV(维氏硬度),具有非晶态的结构特征。镁合金化学沉积NiP合金镀层可以有效提高镁合金材料的耐蚀性能,NiP合金镀层经钼酸盐和铬酸盐钝化后,耐蚀性能可进一步提高。镁合金的微观结构由α(Mg)相和包围初始α(Mg)晶粒的α和β(Mg17Al12)的共晶相所组成。α(Mg)相和共晶相互包围,在化学镀NiP合金溶液中可形成原电池,α(Mg)相首先在化学镀溶液中发生溶解腐蚀,为β(Mg17Al12)相处镍离子的置换沉积提供电子,随后在镍核上发生NiP化学自催化沉积,沉积过程逐渐扩散到AZ91D镁合金基体的其它相上。镁合金表面经化学镀NiP镀层20min后,镁合金基材表面已经基本覆盖上较为致密的NiP合金镀层。  4.次磷酸根在Ni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机理研究  H2PO2-只有在新鲜的Ni电极表面才会发生催化氧化反应,Ni电极表面在空气或碱性介质中生成的氧化膜,将会使Ni电极失去催化活性,阻碍催化反应的进行。通过原位FTIR红外光谱实验,证明了H2PO2-离子的负电荷不是在单个氧原子上,而是离域在两个P-O键之间,在较低的电位区间内(-1.0~-0.4 V vs.SCE),H2PO2-在Ni电极上电氧化生成HPO32-,且HPO32-为唯一产物。通过原位ATR-SEIRAS、SHINERS和DFT计算,研究H2PO2-在Ni电极上电化学氧化过程。首次获得了次磷酸根离子在Ni电极上吸附构型的直接证据,证实了次磷酸根离子是通过O原子吸附在Ni电极上,而非通过H原子,并最终完善了“原子氢”机理。H2PO2-在Ni电极上电化学氧化经历了一下过程:H2PO2-首先经历吸附过程,吸附在Ni电极表面生成吸附态H2PO2-ad;H2PO2-ad发生解离生成·HPO2-ad及·Had;·HPO2-ad进一步发生氧化生成最终产物HPO32-。
其他文献
1,4-戊二烯-3-酮类似物与姜黄素结构相似,稳定性优于姜黄素,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炎、抗癌、杀虫、抑菌、抗肿瘤、除草等多种生物活性;此外,现如今,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农药的研究与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引入杂环化合物往往显著改善其理化性质及其生物活性;肟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杀虫活性、抑菌、抗病毒、除草等生物活性,且大多数肟酯化合物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因此,含肟酯基团类化
该文采用粘弹性的PTT模型和构象张量模型对LDPE熔体的3.29:1平板收缩流进行模拟研究.该文使用混合的Galerkin有限元法,实现了速度、压力和应力同时求解的耦合计算.该文采用能
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其中的Etopside(VP-16)和Teniposide(VM-26)等已成为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抗癌药物.然而,这类化合物还存在毒副作用大、水溶性低等缺点.
大量的研究证明羧基很难被还原,仅仅那些直接与芳坏或其它强电子受体基团相连的羧基才能被还原.草酸虽然是由两个羧基相连,但由循环伏安曲线可以看出:草酸在铅电极上还原为乙
减缓金属及其合金的腐蚀是人类长期以来为之努力的世界性问题。添加缓蚀剂是减缓金属腐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传统的缓蚀剂常因对环境和人体有害而被禁止或限制使用,因此亟需
在该论文中,应用水热法,合成了主族元素铟(In)的硼磷酸盐和磷酸盐新化合物.分别用X-射线粉末衍射及单晶衍射法对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化学分析方法和EDX鉴定化合物所含化学成分,
该实验室前期的工作合成了功能分子三螫型螫合物1,10-菲咯啉及4,7-二苯基-1,10-菲咯啉与二价钌的螫合物,(即Ru(phen)Cl和Ru(phen)Cl),并对其电子能级结构,吸收和发射光谱的机
宋玉芬,一位普通的女共产党员、中国银行宁晋支行储蓄专柜主任,她以忘我的工作热情、真挚的感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想着每一位客户,使她的储蓄专柜存款连年递增,成为宁晋县历
磷酰胺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含有磷酰胺酯结构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癌活性等。此外,其还可以应用于药物前体和阻燃剂等方面的研究。  早期合成
该论文丰富和发展了水热溶剂热制备技术和液相化学合成法,在磷氮化物和Ⅱ、Ⅷ族硫属化物两个方面进行了合成、形貌和物相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