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山小鲵和瑶山肥螈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u_0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物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而消化系统是动物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其结构与食性是相适应的。广西猫儿山国家级保护区有着十分复杂的水系格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栖息在猫儿山的两栖动物可能会展现出独特的适应性策略。为了解猫儿山小鲵(Hynobius maoershanensis)和瑶山肥螈(Pachytriton intexpectatus)的消化系统对猫儿山环境的适应性特征以及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与食性、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HE染色、Grimelius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对其消化系统的结构及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等进行组织学比较研究,旨在为有尾类两栖动物消化系统形态学、组织学和内分泌组学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实验结果如下:1.消化系统形态学结果显示:猫儿山小鲵和瑶山肥螈的消化道均由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直肠组成。二者食道短且粗,胃均呈纺锤形。瑶山肥螈消化道的长度为(109.86±5.49)mm,比肠长(肠道长/头体长)的比值为0.84±0.03,显著大于猫儿山小鲵。二者的肝均呈暗褐色,分左右两叶。2.消化系统组织学结果显示:二者的消化道组织结构一致,由内向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4层结构。二者消化道各部位的黏膜层和肌层厚度均呈显著性差异。猫儿山小鲵消化道黏膜层最厚的部位在胃体部,达(712.82±37.67)μm,而瑶山肥螈则在胃贲门部最厚,为(403.24±55.81)μm,与猫儿山小鲵呈显著性差异。猫儿山小鲵和瑶山肥螈消化道肌层厚度均以胃幽门部最高,分别为(398.76±16.91)μm和(439.45±27.86)μm,并无显著性差异。二者的肝组织结构主要由被膜、中央静脉、门管区和肝细胞组成,肝细胞成团或索状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肝实质中均含有大量的棕黑色色素细胞团。3.Grimelius染色结果显示:两者的消化道各部位都存在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上皮细胞之间、腺泡内,形态各异,有圆形、椭圆形、梭形和锥形等。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嗜银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特点不同:猫儿山小鲵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高峰位于食道,为2.00±0.69,其次是胃体,最低峰位于回肠。瑶山肥螈嗜银细胞的密度最高峰的部位也位于食道,高达3.42±0.31,贲门次之,直肠部位最低。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二者的消化道全段均有5-羟色胺细胞(5-Hydroxytryptamine,5-HT)分布,主要分布在上皮细胞之间、腺泡内,以圆形、椭圆形和梭形细胞分布广泛。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5-HT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特点不同:猫儿山小鲵消化道5-HT细胞的分布密度在直肠部位出现最高峰,幽门和十二指肠次之,最低峰位于食道;瑶山肥螈则在十二指肠最高,其次为胃幽门,直肠最低。5.AB-PAS(Alcian Blue-Periodic Acid Sthiff)染色结果显示:二者的消化道整段均分布黏液细胞,猫儿山小鲵消化道含有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黏液细胞,瑶山肥螈则含有Ⅱ型、Ⅲ型和Ⅳ型黏液细胞。二者消化道不同部位的黏液细胞类型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在食道处,猫儿山小鲵和瑶山肥螈均以Ⅱ型细胞为主,但猫儿山小鲵含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四种类型的细胞,瑶山肥螈只含Ⅱ型细胞;在胃贲门部,猫儿山小鲵含Ⅱ型、Ⅲ型细胞,而瑶山肥螈含Ⅱ型、Ⅳ型细胞;胃体和胃幽门部,二者的黏液细胞均为Ⅲ型;在十二指肠至直肠部,二者均分布着Ⅱ型黏液细胞。6.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猫儿山小鲵消化道内容物中鉴定出的食物种类为8门10属,包括隐藻门、变形虫门、纤毛虫亚门、半鞭毛虫门、后滴虫门、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从瑶山肥螈样品中鉴定出16个生物种类,分属7个类群,分别是金藻门、纤毛虫亚门、囊泡虫类、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结论:猫儿山小鲵和瑶山肥螈消化系统结构相似,具有肉食性动物的结构特征。例如,二者的比肠长数值均不超过1,符合肉食性动物消化道短的特点。食性分析中也检测出动物的存在,进一步为二者捕食动物性食物提供了证据。消化道组织结构均表现出许多与食物消化、营养吸收的适应性特征,肝实质内存在黑色素团都与其各自的生活环境相适应。二者消化道嗜银细胞、5-HT细胞、黏液细胞的分布密度均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形态与消化道生理功能相适应,分布特征的差异与其生活环境、食性、食物组成等因素有关。
其他文献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最终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移植术后短期存活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排斥反应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移植物功能丧失、免疫抑制剂毒性仍然是威胁移植患者及器官长期存活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从发生免疫反应到出现临床症状,期间经历了代谢、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各种改变。能否通过监测这些变化,从而在临床症状出现前(亚临床期)进行准确、快速、无创的诊断和及时干预,一直
随着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以视频为主的通信网络数据传输负载越来越大。并且通信网络业务量的时变性导致了通信系统在传输高峰期时出现交通堵塞,在传输低峰期时出现通信资源未充分利用的情况。而编码缓存正是解决这种数据传输业务与通信资源不匹配问题的技术,该技术能够尽可能利用传输低峰期时的通信资源,来降低传输高峰期时的交通拥堵,从而整体提升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针对中心化编码缓存模型,一种名为放置传输数组(PDA)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痉挛大鼠海马区Na+/K+-ATP酶、谷氨酸转运体(EAATs)和谷氨酸(Glu)的影响,探讨针刺抗痉挛的中枢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陵泉”组和“阳陵泉”+“百会”组,每组12只。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阳陵泉”组恢刺患肢“阳陵泉”,“阳陵泉”+“百会”组恢刺患肢“阳陵泉”再平刺“百会”,均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7 d。记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在线交易日益频繁,在线交易规模也日益扩大。消费者与商家的交互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在线谈判。传统的在线谈判方式是低效的人工谈判,人工谈判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潜在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主体技术已日益成熟,使得电子商务领域的自动谈判成为了可能。智能主体能够随时与人类进行高效的谈判,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因此,人机谈判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兴趣。目前有很多关于自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是土壤中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同时也是医院内三大易感染致病菌之一。铜绿假单胞菌可分泌多种次生代谢产物,被认为是重要的生物防治菌,其次生代谢产物不仅被发现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如吩嗪类物质),还被认为有抑制炎症和细胞增殖的潜力(如环二肽)。而铜绿假单胞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泌与生物被膜(BF,bacterial biofilm)息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属山茶科、山茶属,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其花、叶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为促进金花茶产业发展,提高金花茶产量与质量,带动广西农民脱贫致富,找准金花茶不同区域栽培种植环境,从而对桂南、桂北两个区域金花茶在不同树种、不同郁闭度栽培环境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桂南桂北两个区域全光环境下金花茶生长情况分析:试验调查两个区域四个城市,不同地理条
基于函数极值条件提出了碳达峰出现时间和需要满足的理论条件,并对主要发达国家作了验证,同时对中国现状做了分析,最后采用了基准和强化两种情景分析了中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后进入2060年碳中和时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结果显示:(1)根据IPAT恒等式将碳排放函数分解成人口、人均GDP和碳强度三个因素时,碳峰值出现时间为三个因素年增长率之和由正转负的正数值年度,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证实了这一条件。(2)
当前,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日益频繁,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数据被广泛于各种互联网应用,因此如何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初期阶段,研究人员使用加密技术将原始信息内容打乱成无实际意义的乱码,有效解决了信息的安全问题。随着云存储与大数据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将数据传送到云端保存。由于对服务商的不信任,因此许多用户会对信息进行加密,然后再上传到云端,这导致云端出现
分析了沥青防粘隔离剂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HZ沥青防粘隔离剂的技术原理。采用HZ沥青防粘隔离剂和菜油、柴油对比,通过对沥青三大指标及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影响分析,试验结果表明:HZ沥青防粘隔离剂对沥青性能影响不大,菜油对沥青有一定的溶解作用,柴油对沥青有明显的稀释作用。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沥青隔离剂用于轮胎式压路机的隔离效果良好,胶轮碾压后,石料表面的沥青膜完整,路面密实黑亮。
地质聚合物作为新型绿色无机胶凝材料,不仅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还具有生态环保、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高等独特优势。然而,地质聚合物普遍存在变形能力不足、抗拉强度低、易脆性破坏的问题。因此,论述了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纤维增强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首先对纤维的属性进行了阐述,随后从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工作性能等方面对纤维增强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就纤维增强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