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方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g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索解毒方(Jiedu Fang,JDF)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并明确JDF与TACE术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的关系,同时对其部分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1.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于长海医院行TACE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JDF组与单纯行TACE术的对照组,通过安德森症候评分表评估患者术前24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72小时的生存质量,分析JDF能否缓解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并于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2个月抽取外周血检测血常规、肝功能、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分析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及基于炎症评分系统分数的变化,通过单变量分析筛选出JDF作用的敏感因子。2.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解JDF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tion free survival,PFS)的差别,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TACE术后6个月PFS的可能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筛选出独立影响因子。3.通过MTT检测JDF对Huh 7细胞及EA.hy 926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并通过血管生成实验检测JDF对缺氧条件下血管生成的作用。通过PCR实验探索JDF作用于缺氧条件下Huh 7细胞的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IL-8 m RNA表达水平,并进一步通过ELISA验证对IL-8表达的作用。采用人重组IL-8细胞因子干预,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JDF对IL-8作用下HIF-1α及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4.建立基质胶血管形成模型,在体内验证IL-8对基质胶组织血红蛋白浓度、VEGF及血管生成标志物CD31和v WF的影响以及JDF的拮抗效应。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88例HCC患者,其中对照组47例,JDF组41例。纳入患者TACE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及改良评分m GPS评分高于术前,中性粒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由术前(2.56±2.48)上升到术后的(8.50±4.40),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由术前的(110.66±49.46)上升到术后的(136.26±78.04),IL-1β、IL-2R、IL-6、IL-8均上调。与对照组相比,JDF能有效改善TACE术后HCC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以疼痛、呕吐、便秘等症状改善最为明显。JDF组对于TACE术后栓塞综合症的完全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可能与降低IL-8、PLR、NLR等炎症因子及炎症分数有关,其中以抑制IL-8效果最为明显。2.为期2个月的近期疗效评价中,JDF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1%,疾病控制率DCR为71%,对照组ORR为13%,DCR为68%,JDF组优于对照组。为期6个月的随访JDF作用术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优于对照组。单因素COX生存分析发现,术前PLR、术后第3天的IL-2R、术后2个月的m GPS、GPS、PLR是其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m GPS、PLR及IL8,术后第3天的NLR、IL-2R、AFP,以及术后2个月的PLR均是影响PFS的因素。3.MTT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JDF作用24 h及48 h后,EA.hy 926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但抑制率<20%。RT-PCR实验结果显示,缺氧诱导Huh 7细胞中IL-8、HIF-1α及VEGF的m RNA表达,JDF能拮抗该效应,ELISA实验提示JDF能抑制缺氧条件下IL-8的高表达。缺氧条件及IL-8均能诱导血管生成,而JDF能拮抗该效应,提示JDF可能通过抑制缺氧条件下IL-8的表达进而抑制血管生成,发挥抗肝癌的效应。4.体内基质胶血管形成模型结果显示,IL-8能促进基质胶组织血管生成,提高血红蛋白的表达浓度,HE染色结果提示JDF能拮抗IL-8诱导的血管生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8组VEGF、CD31及v WF的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IL-8+JDF组较IL-8组其VEGF、CD31及v WF的表达阳性率均下降,提示JDF对IL-8的拮抗作用。结论:1.JDF联合TACE术能明显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炎症因子的表达,在改善HCC患者生活质量、延长PFS等方面优于单纯使用TACE术。2.JDF在体外能抑制肝癌细胞Huh 7的增殖,同时抑制缺氧条件下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8、HIF-1α及VEGF的表达相关。在体内,JDF能有效抑制IL-8诱导的血管生成。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1.评价重度EMS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分析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为EMS相关不孕病理机制提供研究方向。2.筛选重度EMS相关性不孕症患者卵泡液中特异表达的蛋白,研究其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3.从卵母细胞质量这一研究方向,探索内异方治疗EMS相关性不孕症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通过大样本回顾性队列研究,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照组)和不同类型重度EMS相关性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单精注射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目的:评价强心方对于舒张性心衰(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上海市中医医院心病科住院部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1月1日收治的符合中医辨证分型“心肾阳虚”证,且西医诊断为舒张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或治疗组。对照组予培哚普利片4mg,口服,每天一次+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口服,每天一次,若患者出现明显水钠储溜症状时,则加
目的:采用候选基因研究方法,运用基因组学技术,通过多位点遗传关联分析,探索NAFLD发病的易感基因位点及其基础核心证候-脾阳虚证的基因组生物标志物,并结合基因多态性和代谢危险因素,建立并评价NAFLD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基于自主建立的上海浦东张江地区NAFLD“病-证”研究队列及“病-证”生物样本库,从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张江地区采集汉族人群,采用以社区自然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在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缓解内脏痛敏中的作用机制。方法:TNBS灌肠诱导IBS大鼠内脏痛模型,给予足三里(双)、三阴交穴(双)电针刺激干预(强度1m A,频率2Hz,波宽0.1ms),15min/次,1次/日,共1周。运用病理形态学、行为学、逆行示踪、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结果:电针明
目的: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理论,将邵长荣教授矽肺治疗经验应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由治疗矽肺有效经验方化裁而成化纤煎应用于IPF治疗。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价化纤煎治疗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IPF的临床疗效。进行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观察化纤煎冻干粉溶液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并观察其对TNF-α细胞因子和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探讨化纤煎治疗IPF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实
目的:分析血管因子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患者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的相关性。观察芪骨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骨代谢标志物及循环水平血管因子的变化并分析其治疗作用,从体内体外实验探讨芪骨胶囊促成骨成血管效应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1)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记录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测量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运用ELISA法检
目的1.观察隔药饼灸对CD大鼠相关炎性因子和炎性通路以及自噬相关指标的影响。2.阐明隔药饼灸通过调节PI3KC相关信号通路,抑制CD大鼠结肠组织过度活化的自噬的相关机制,为隔药饼灸治疗CD的局部效应提供科学依据。3.观察隔药饼灸对CD大鼠血清外泌体中mi RNAs的影响并对自噬相关差异mi RNAs进行验证,进一步探索隔药饼灸治疗CD的整体效应。方法1.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隔药饼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的肝组织血管和胆管的数字化病理量化分析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病因慢性肝病的数字化病理特征,分析胶原与管腔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变化形式,阐明乙肝肝纤维化进程中血管与胆管特征性的变化;并通过分析乙肝肝纤维化逆转人群与未逆转人群的数字化病理特征,阐明血管与胆管在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与意义;通过分析中医不同证型间数字化病理特征的差异,阐明中医对乙肝肝纤维化证型分类的科学意义及证型间数字
目的拟通过完全随机对照研究,在评价针刺申脉、照海穴对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试图探索申脉配照海穴治疗慢性失眠是否基于阴阳跷脉。为进一步探索针刺调节睡眠觉醒障碍的中枢机制,在证实针刺效应的基础上,观察针刺申脉、照海穴对失眠大鼠中枢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临床试验:150例慢性失眠患者以1:1: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对照组、申脉配照海组、申脉配筑宾组、金门配照海组、金门配筑宾组。对照组
目的:1.通过对近10年小儿功能性便秘文献进行检索与回顾,了解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研究现状,总结小儿功能性便秘证型分布、治法及用药规律,为小儿功能性便秘的选方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拓展临床思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2.临床研究:观察畅清方治疗小儿便秘(食积内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文献回顾:通过检索关于儿童功能性便秘近十年的文献共216篇,对儿童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型分布、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