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融合视角下的翻译主体间性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哲学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翻译研究也逐渐实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翻译是原作者、译者和读者等三个翻译主体之间的一种时空错位的交流,其交流的结果形成了一个共在的自我。按照迦达默尔的观点,翻译是以对被表达的东西含义的理解为前提,以完全陌生的语言将他人意指的东西重新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么翻译的过程涉及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平等主体。翻译的前提是理解,而理解并不是个人的主观行为。理解是将自己置身于传统的一个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过去和现在不断的融合。所以,任何一个理解者,都不可避免的处于传统之中,正是传统将理解和理解对象联系在了一起。因而,翻译过程中主体间的交流就是译者首先理解作者意图,然后用另一种语言将他所理解的作者意图向读者表达出来的过程。作者的意图、译者的理解与表达,读者的期待,这三者形成的和谐关系,便是迦达默尔在阐释观中的“视域融合”。指解释者的历史理解不可能是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他对过去的理解总是包含着自己对当前情况的理解。然而,解释者的视域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动态开放的,当前的视域可以扩大到包容过去的视域。这样便构成一个新的更广阔的视域。本篇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翻译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这两个概念。文中所说的主体间性指的是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视域融合也是指这三者视域的融合,是翻译主体间性实现的途径;第二章,介绍了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视域融合的途径。通过对翻译过程的分析,对话是实现主体间视域融合的有效并且可行的途径。通过对话,主体间的文化差异、意识形态差异和伦理差异被克服,从而实现视域融合;第三章则从视域融合的角度探讨了翻译主体间性的具体表现。作者和译者的视域融合主要表现在译者对原作的反复阅读,对作者、作品所属时代的社会、文化、风俗以及作者的生活观念和语言风格的透彻了解上。而译者和读者的视域融合则主要体现在译者通过进入读者视域决定翻译策略,选择语言风格并且填补被原文作者和读者所知而对于译文读者扑朔迷离的异域文化的缺省。最后,文章得出以下结论:翻译各主体通过对话,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流,实现理解;主体间对话的成功实现,便是译者进入文本和作者、读者的视域相融合的过程。视域融合就是翻译主体之间交流对话的有效实现。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将越来越高。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的退行性疾病,但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骨形成蛋白信号通路是软骨细胞重要的
今年上半年,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美玩具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同时,欧美等国家纷纷提高了玩具的安全和环保标准,这对以外销型为主的东莞玩具产业而言是个不小的冲击。在危机面前,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球热播,《变形金刚》系列在将近30年间赚取了上百亿美元的收入。如此大规模的文化产品输出和全球化商业运作,其过程集中体现了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制作和
本文考察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固定格式“V就V在P”。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同时遵循形式与意义、静态与动态、结构与功能、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原则,对这一格式进行全
翻译是把由一种语言构成的文本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造出来。换言之,翻译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思维的内容。就功能而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交际工具;而思维是人脑
文章探讨了我国财产税的征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构我国的财产税制,统一设置为财产税:拓宽税基,扩大征税范围;简化税制,对现有的税种进行整合;适度分权,建议财产税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层地应力增高,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增大,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日趋严重。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煤矿生产重大瓦斯事故的形成机理及其
挖掘自身潜力,对现有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使资本结构达到逐步合理,取得最佳结构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探讨了资本结构的内涵、优化资本结构的动因,提出了优
研究目的: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结果评价、效益评
研究目的: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影响因素分析,探索山西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1)从房屋的结构和利用来看,山西省农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