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Pr/Er/Dy)掺杂LaInO3荧光粉的结构调控和发光性质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0%的能源消耗用于照明,随着节能和环境可持续性的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对照明材料的探索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稀土发光材料在新型固态光源——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广泛使用的WLED通过在In Ga N芯片上涂敷YAG:Ce荧光粉制成,但由于YAG:Ce荧光粉的发射光谱缺乏红光发射,导致WLED设备相关色温(CCT)较高和显色指数(CRI)较低。另外,通过在In Ga N芯片涂敷红-绿-蓝三色荧光粉产生白光的器件(RGB-LED),由于多相发光材料之间存在再吸收,发光效率低。通过在蓝光LED涂敷单相白光荧光粉制备WLED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基质敏化稀土离子发光是制备高效单相白光荧光粉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研究者们对基质敏化能量传递存在共识,都认可基质将激发能吸收并传递给激活剂,使后者产生发光。但研究者们对基质敏化能量传递过程中的能量传递方式、激子行为以及如何影响材料发光性质的机制仍不清楚,这制约了新型高效荧光材料的研制和WLED器件应用。因此,厘清基质敏化稀土离子发光的能量传递动力学过程将对开发新型高效的发光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论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LaInO3:Pr3+、LaInO3:Er3+和LaInO3:Dy3+三种单相荧光粉材料,以期实现单相荧光粉的白光发射,探究稀土离子掺杂对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探究结构畸变与发光性能的联系,重点研究基质敏化稀土离子发光的能量传递过程。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LaInO3基质材料,结构分析表明制备出纯相的样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表明LaInO3具有三个不同的基质吸收带,基质带隙为3.51 e V。荧光光谱测试表明LaInO3基质材料可自激活产生宽带蓝光发射。在样品通氧气退火后测试其发射光谱,发射强度基本不变。不同波长条件下测试的激发谱的峰形和峰位保持一致。通过测试其荧光寿命衰减曲线并拟合得其衰减寿命为740 ns。(2)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LaInO3:Pr3+荧光粉,结构分析表明制备出纯相的样品。结构精修结果表明,随着Pr3+掺杂量增加,晶胞参数a,b和c降低,晶格收缩。在基质吸收波长275 nm激发时,LaInO3:Pr3+荧光粉可产生单相白光发射,白光CIE坐标为(0.3355,0.3742)。(3)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LaInO3:Er3+荧光粉,结构分析表明制备出纯相的样品。结构精修结果表明,随着Er3+掺杂量增加,晶格收缩,晶胞参数a和b降低,而c增加。红外吸收带产生红移,拉曼带产生红移和蓝移现象。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Er元素以+3价态存在。利用基质敏化发光机制,LaInO3:Er3+荧光粉在328 nm波长激发时发光颜色可从深蓝色调节为浅蓝色。在Er3+离子4f-4f跃迁波长激发时,绿光强度在发射光谱中占主导地位,随掺杂量增加,红光与绿光发射强度比值从0.1增加到0.9。在Er3+与O2-之间的电荷迁移态波长激发时,LaInO3:Er3+荧光粉红光强度超过绿光强度,随掺杂量增加,红光与绿光发射强度比值从0.9增加到4.7,荧光粉发光颜色可从绿色调节为红色,并且红光发射寿命显著降低。(4)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LaInO3:Dy3+荧光粉,结构分析表明制备出纯相的样品。结构精修结果表明,随着Dy3+掺杂量增加,晶格收缩,晶胞参数a,b和c降低,晶格收缩;In-O1-In键角增大,晶格畸变程度降低。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Dy元素以+3价态存在。利用基质敏化发光机制,LaInO3:Dy3+荧光粉在328nm波长激发时发光颜色可从深蓝色调节到白色,白光CIE坐标为(0.3474,0.3422)。随掺杂量增加,基质荧光衰减寿命和发射强度降低。基质敏化能量传递效率高达77.2%。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数据规模呈现急剧增长的状态,数据的维度也越来越大,伴随着数据维度增长的过程中,数据的缺失也无法避免,高维数据和缺失数据同时出现的情况给统计分析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发展新的方法分析处理高维缺失数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中主成分分析法(PCA)就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数据降维和数据处理技术,但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没有概率模型且解释性较差,为了克服其缺点,概率主成分分析
学位
森林破碎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滇中村寨周边面积大小、形状不一的“岛状”半湿润常绿阔叶林(Semi-humid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代表不同的破碎化程度和进程,为研究原生性森林破碎化的景观、群落生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本文以滇中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斑块数据和群落数据为基础,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描述其破碎化现状以及与村寨的空间关联性,从
学位
石墨烯作为二维材料的代表,同时兼顾了导电率和透光率,使得石墨烯广泛用于研究新型光电器件,其中采用石墨烯作为透明电极的石墨烯/硅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具有工艺简单、节约硅材料等优点,有望开发新一代环境友好,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低,限制了其大规模运用,因此,如何提高器件的性能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从石墨烯薄膜制备出发,首先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制备了相应薄膜,
学位
环境背景噪声是地震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背景噪声在地壳乃至上地幔速度模型反演、或用于地震成像和地质结构监测等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背景噪声分析不仅可以研究某一个频率段上信号的产生源区,还可以深入了解海浪气候的演变。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如何高效并且更好的提取噪声信号。首先,我们运用频率偏振分析和概率谱密度函数两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两个宽频带地震台站即II台网的OBN台站和TA台网的M54A台
学位
近年来,多功能设备级集成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蓬勃发展。这种一体化设计体现了更高的集成度,整体化、多元化和智能化,有利于解决目前功能单一和系统孤立的发展困境。这类集成器件最具代表性的设计之一即多元能源转换利用,将低品能高效转换为高品能,并在一个系统内提供不同转换途径,为人们生活提供充足能源,能源集成器件已然成为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焦点。得益于出色的能量转换效率、导电性和高灵敏度传感性能等,可穿戴传感技术
学位
查干鼠科Tsaganomyidae化石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国、蒙古和哈萨克斯坦的早渐新世-晚渐新世地层中,迄今为止共发现3属5种。查干鼠科地史分布相对局限,是中亚地区渐新世地层的标准化石。然而,由于化石大多基于破碎的头骨、颊齿,属种鉴定存在争议;同时科内种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较少,缺乏基于形态数据矩阵进行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研究。本文描述了一件产自内蒙古自治区三盛公地区渐新统查干鼠化石新材料。标本为
学位
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隶属于子囊菌门、粪壳菌纲、肉座菌目、丛赤壳科。该属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可以引起多种植物病害,某些镰刀菌也会对人和动物造成疾病感染,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害。该属种类繁多,而且种内变异和生理分化明显,这也造成镰刀菌属真菌成为最难鉴定的真菌类群之一。目前,在菌物名录数据库Myco Bank(http://www.Myco Bank.org)和Index Fun
学位
蔷薇属(Rosa L.)隶属于蔷薇科(Rosaceae),该属植物种类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蔷薇属内种间形态变异连续、重叠现象普遍,且属内基因流障碍小、杂交和基因渐渗等现象普遍存在,使得蔷薇属内物种界限模糊,分类异常困难。这种现象在近期分化的物种复合群中尤甚,复伞房蔷薇复合群(Rosa brunonii complex)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组。本论文利用多种手段对复合群内物种的进化历
学位
石油作为当前最主要的能源,有着高污染性和不可再生性,急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清洁能源来代替,一系列新能源中,太阳能以其清洁性和可持续利用成为人们最满意的替代品。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内部活性层的材料通常由受体和给体两个部分组成。将宽带隙聚合物给体材料引入到活性层中,可以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同时,其与小分子受体共混后会形成一种三维网络互穿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池中载流子
学位
寡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是一种代表性的捕食线虫真菌(nematode-trapping fungi),通过产生三维菌网来捕食线虫。具有作为植物和动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治剂的潜力,在病原线虫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我们对寡孢节丛孢和线虫相互作用的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线虫抵抗寡孢节丛孢捕食的关键基因。首先,我们发现,寡孢节丛孢对饥饿24小时的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