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炎症信号通路的温病湿热证证候实质实验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enghao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针对岭南温病以湿热证多见、新发突发传染病多为病毒性感染、临床表现以湿热证候为主、清热化湿法可取得良好疗效等因素,本研究在前人多因素建立的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内外湿热环境造模方法,使之更符合温病湿热证形成的客观实际;并通过此模型同步观察炎症因子表达的改变,以求初步阐明温病湿热证的部分客观物质基础;同时进一步探讨清热化湿法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进一步揭示温病湿热证的证候实质、研发清热化湿法的有效方药、提高中医药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水平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根据“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的理论指导,在传统多因素温病湿热证动物造模的基础上,采用“肥甘饮食+湿热环境+大黄灌胃致脾虚+流感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小鼠温病湿热证模型,以体重、体温、饮水量、表型、舌质、舌苔、肺组织切片等指标判断造模成功与否。并以蒿芩清胆汤代表清热化湿法,用基因测定的办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LBPmRNA、CD14mRNA、TLR4mRNA、TNF-αmRNA、与NF-κB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清热化湿法干预温病湿热证的效果和作用方向,并以辛凉解表法(银翘散)比较异同,以病毒唑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研究结果:1、模型构建方面:①模型组小鼠出现体重减轻、饮水量下降、出现了倦怠、嗜卧懒动,嗜睡率达82%,并有耸毛、皮毛污秽和脏乱、脚掌无光泽,局部充血或黯淡无光,大便稀溏或粘滞,肛周污秽,甚至脱肛,睾丸下垂明显等系列与湿热证贴切的临床表现,并观察舌色较正常组偏红而无光,发干,甚至暗紫。②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切片显示支气管上皮粘连,细胞变性坏死,脱落。支气管、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反应灶,肺泡腔间隔增宽等病变。③模型组小鼠舌组织切片显示较正常组来看,模型组丝状乳头增长,部分粗大增宽,呈不规则状,舌苔增厚。④模型组小鼠经检测体内CD14、TLR4、TNF-a呈明显上升趋势,可能是温病湿热证的部分客观物质基础。2、治法研究方面:①三个治疗组都较模型组体重略有升高,其中蒿芩清胆汤组与模型组相比体重升高明显(P<0.01);银翘散降低体温最明显;接种病毒后和药物治疗后饮水量下降,正常组的饮水量实验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② 模型组比正常组舌苔厚度有明显差别(p<0.01),用药组病毒唑组、蒿芩清胆汤组可使舌苔变薄,且病毒唑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蒿芩清胆汤组(p=0.069),银翘散组无明显差别。③三个治疗组中,病毒唑组可见炎症细胞逐渐消散,部分随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逐渐好转;蒿芩清胆汤组部分支气管上皮已经修复,但仍有炎症细胞聚集,治疗效果尚可;银翘组可见少量的支气管纤毛上皮结构恢复,肺泡腔缩小且大量炎症细胞的聚集说明治疗效果较低。④三个治疗组中,病毒唑组舌苔厚度平均比模型组薄,同时也最接近正常组,说明治疗效果较好;蒿芩清胆汤组舌苔平均厚度比模型组较为薄,说明治疗效果较好;银翘组舌苔厚度比模型组稍薄,说明治疗效果不理想。⑤LBP基因在模型组小鼠与正常小鼠体内表达无显著差异;蒿芩清胆汤治疗后,LBP基因呈下调趋势,且差异性显著(p<0.01);银翘散治疗后,LBP基因呈下调趋势,且差异性显著(p<0.01);而病毒唑治疗湿热证小鼠后,LBP基因略有上调趋势,但差异不显著。⑥CD14基因在模型组小鼠体内显著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可能与该病发生有关;蒿芩清胆汤治疗湿热证小鼠后,CD14基因呈下调趋势,但差异不显著;银翘治疗湿热证小鼠后,CD14基因下调,下调趋势接近显著(p=0.069);病毒唑治疗湿热证小鼠后,CD14基因下调,下调趋势极显著(p<0.01)。⑦TLR4基因在模型组小鼠体内有上调趋势,在蒿芩清胆汤、银翘散、病毒唑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下调趋势,以蒿芩清胆汤组最明显,但所有数据差异不显著。⑧NF-κB基因在模型证小鼠与正常小鼠体内表达无显著差异;蒿芩清胆汤治疗湿热证小鼠后,NF-κB基因呈下调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银翘散治疗湿热证小鼠后,NF-B基因下调,下调趋势极显著(p<0.01);病毒唑治疗湿热证小鼠后,NF-κ B基因无显著差异。⑨TNFa在模型组小鼠比正常小鼠体内明显上调(p<0.01);TNFa在蒿芩清胆汤、银翘、病毒唑治疗后变动不大,与模型组比较,数据差异不显著。研究结论:1、在本研究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构建中,采取“高湿热环境+高脂饮食+大黄煎液灌胃+病毒感染”综合因素造模,这些综合因素最终带来造模成功,但可以判断病毒感染是造成模型小鼠体内病理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其他因素作为发病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型小鼠的发病时间、症状轻重以及恢复程度。2、本实验研究证明,病毒感染造成温病湿热证模型小鼠嗜睡、耸毛、腹泻、舌色、舌苔等可作为判断温病湿热证模型造模成功的特征性指标,而模型小鼠机体内TNF-a、TLR4、CD14呈明显上升趋势,可能是病毒感染、内外湿热互引发病的共同作用靶点,是温病湿热证炎症实质的体现。3、推断以下环节可能与清热化湿法的有效干预有关:①下调模型小鼠内毒素相关CD14受体基因、TLR4受体基因、LBP基因的表达,阻断LPS发挥其生物效应,切断细胞信号转导上游,发挥治疗作用。②抑制模型小鼠肺炎炎症启动因子NF-KB的基因表达,抑制前炎症反应。4、与辛凉解表法相比,清热化湿法在下调TLR4受体基因表达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其他作用靶点方面优势并没有得到体现。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全面分析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ed coronary arteries,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MINOCA的认识、诊断水平,促使MINOCA能准确诊断和及时处理。对MINOCA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用药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
目的: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评估药灸联合耳穴对青少年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农本方中医诊所(奥海城诊所)就诊的痛经患者及马鞍山崇真中学的学生中持续出现六个月以上痛经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痛经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符合标准的病例163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耳穴治疗、药灸治疗以及药灸联合耳穴治疗,观
目的:构建阳虚证宏观诊断量表,并对量表的诊断标准进行初探,探索中医阳虚宏观辨证诊断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方法:1.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德尔菲法、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构建阳虚证宏观诊断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及可行性的质量测评。2.以该量表为研究工具,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通过ROC曲线,对阳虚证宏观诊断量表的诊断标准进行初探,构建“阳虚基础证共性维度”的诊断标准,并对“阳虚基础证共性
研究一目的:通过收集肝细胞癌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一是对各个分期系统进行验证对比,观察其对预后评估的准确性,讨论部分临床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二是根据比较结果对目前已有的接受比较广泛的分期系统进行改良优化,去除其主要的缺点,这类分期以巴塞罗那分期和TNM分期为代表。并对改良分期与其它分期相比较。最终得出相应结论。三是建立新的中医证型分期,尝试探讨其与相关现代医学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
目的:1.探讨后路不同固定节段对伴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的影响。同时借助于中医骨伤科的固定与稳定理念而提出的“辨稳论治”理论和现代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分析术后螺钉松动的导致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从而丰富“辨稳论治”理念的内涵。2.探讨骨水泥钉道强化治疗伴骨质疏松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必要性。3.探讨钉道强化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双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4.探讨骶1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在
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治疗组(火针组)和对照组(宣教组)对戒烟治疗疗效的影响,和观察火针治疗和宣教方法对戒烟期间出现的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一个随机对照研究,参照本试验的纳入标准,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选取60例戒烟者,将其按1:1的比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使用火针治疗和对照组30例使用宣教方法。治疗组采用火针针刺百会穴、双侧的列缺穴、及双侧
研究目的:观察在应用辛温发汗的方药来治疗风寒型感冒,比较中国澳门和非洲莫桑比克地区有何区别和特点。风寒型感冒与部分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很相似,很多资料显示,中医辨证使用以桂枝汤或麻黄汤等以辛温发汗为主的方药治疗风寒型感冒有很好疗效。部分专家认为单独使用桂枝汤、麻黄汤等以辛温发汗为主的方药治疗风寒型感冒优于以对症治疗为主的西药,为了能更明确证明辛温发汗法治疗风寒型感冒的良好疗效,特设立西药对照研究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PD的病因未明,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在临床上,复方左旋多巴(Levdopa,L-DOPA)制剂仍是临床上控制症状的主要药物,但是在服用数年后多会出现疗效降低,症状波动,运动障碍等副作用。所以,研究开发出有效的治疗PD的药物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中医药防治PD具有突出的优势,其中醒脑开窍中药对防治PD
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比较和评价以滋肾调肝法为治法的中药养阴舒肝胶囊与安慰剂对照方案对于治疗肾虚肝郁型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早期下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卵巢功能下降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本课题采取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选择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84名肾虚肝郁型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早期下降患者为研究对
卵巢功能衰竭是一组病因呈复杂性、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且发展呈进行性(包括隐匿期、生化异常期和临床异常期“三个阶段”)的疾患,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及家庭生活质量。其概念随着研究的进展不断更新,最早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一直被广泛使用的专业术语,2008年美国生殖医学学会提出“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