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对兔耳创面愈合和瘢痕增生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lyc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的创伤愈合过程分为炎症反应、组织增生和组织重塑三个阶段,包括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局部生长因子的分泌、上皮再生和基质的沉积和重塑。在整个组织修复愈合过程中,涉及创面局部微环境中多种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成分、多种蛋白分子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作用。在这些过程中,有多种生长因子能在细胞浸润、增殖,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和降解等各个环节影响创伤愈合过程。如果创面过度愈合,则形成病理性瘢痕。皮肤创伤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病理性瘢痕不仅带来外观上的畸形,严重者瘢痕大片增生孪缩可致功能障碍,并产生心理障碍。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和防治的研究一直是整形外科的难题。尽管临床医生认知一疾病的历史非常久远,采取了手术、药物、放疗、激光、冷冻、加压等多种方法进行单一或联合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一般认为,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胶原大量合成,导致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沉积所致。临床上对于瘢痕的防治,主要是通过阻断参与瘢痕组织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作用,抑制细胞外基质的过度产生和积聚。在创伤过度愈合,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的过程中,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TGF-β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抑制胶原降解。而单核、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又能以自分泌的形式产生TGF-β1,维持着创伤局部TGF-β的浓度。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均发现TGF-β1的高表达。在TGF-β1低表达的动物胚胎,其皮肤创伤后可以无瘢痕愈合,而外源性地加入TGF-β1却可以引起胎儿皮肤伤口的瘢痕形成。另外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和信号转导也能够起到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由此可见,TGF-β1的高表达是瘢痕增生的重要因素,阻断TGF-β1的生物学效应则可以作为抑制瘢痕增生的一个关键的切入点。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是细胞外基质中一种富含亮氨酸的小分子蛋白多糖,由核心蛋白和一条糖胺聚糖(GAG)链构成,其核心蛋白分子量约为40KD,以10-12个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结构域为特征,decorin因可结合在胶原纤维表面(decorating collagen fibers in vivo)而命名。研究证实,decorin是正常真皮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多糖,在非瘢痕愈合创面中,decorin表达早且丰富,在早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decorin含量极低或无,而增生性瘢痕在成熟过程中又重新出现与正常真皮含量相当的decorin。在深二度烧伤创面愈合形成的瘢痕研究中,真皮网状层成纤维细胞合成decorin能力低于乳头层成纤维细胞,而成纤维细胞可能来源于组织损伤时真皮深部残留的成纤维细胞,这些研究均表明decorin减少可能与增生性瘢痕形成有关。Decorin广泛存在于多种结缔组织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现已证实decorin可与多种纤维胶原相互作用,尤其是与Ⅰ型胶原的相互作用研究最多。组织基质中decorin可与Ⅰ型胶原结合,结合位点在d带和e带,其GAG侧链垂直于胶原原纤维将相邻的原纤维连接起来。因此decorin可能通过GAG链间形成的抗平行的双螺旋结构,使胶原分子的侧向装配受限,从而调节胶原原纤维直径,并保证胶原原纤维准确装配,形成胶原纤维及胶原纤维束。而敲除decorin基因的小鼠皮肤胶原纤维厚度不均,皮肤易碎。Decorin还可调节细胞黏附,中和TGF-β1的活性。Decorin对TGF-β1的调节可能是因为细胞因子与其结合后妨碍了细胞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对细胞外基质(ECM)中的生长因子起到隔绝作用。此外,decorin还具有抗细胞增殖等作用。在体外实验中,decorin可抑制TGF-β1刺激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作用,进一步采用三维胶原凝胶网格培养证实decorin可能对增生性瘢痕的挛缩具有抑制作用,表明decorin在预防增生性瘢痕形成和促进瘢痕成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Decorin通过上述的一些途径和机制在抗纤维化中作用明确,一些国家已经尝试将提取和人工合成的decorin通过适当的途径用于动物和人体进行抗纤维化的治疗,国内也有用decorin干预肌腱、结膜瘢痕、肾脏纤维化的成功实验报道。寻找和建立有效的瘢痕动物模型是瘢痕研究的基础,兔耳腹创面愈合后形成瘢痕,已得到整形界的认可。目前国内尚无关于通过兔耳瘢痕动物模型,观察外源性decorin对增生性瘢痕作用的报道。本实验以兔耳增生性瘢痕为模型,给予外源性decorin,观察其能否促进创面愈合,预防瘢痕增生或促进瘢痕成熟,以期为今后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在瘢痕形成早期,注射外源性decorin,观察decorin是否可减轻瘢痕增生,促进瘢痕软化。第二部分则分别在兔耳创面愈合早期和后期,给予外源性decorin,观察decorin是否可促进兔耳创面的愈合和抑制瘢痕形成,并比较不同时期应用后效果是否有差异性。第一部分瘢痕形成早期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研究目的:建立兔耳瘢痕增生模型,于瘢痕形成后向瘢痕内注射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观察decorin对瘢痕增生是否有抑制作用,分析组织内Ⅰ型胶原和TGF-β1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变化。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DCN组)、对照组(PBS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4只。于耳腹做直径8mm圆形创面,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观察每组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情况,比较各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形成率。术后第20天和第25天实验组行瘢痕内注射10μg/ml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 2次,对照组注射PBS溶液2次,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至术后30天(末次注射后5d),每组切取标本30份。15份行HE染色和Ⅰ型胶原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各组瘢痕增生指数(SEI),Ⅰ型胶原蛋白和TGF-β1阳性染色平均吸光度差异。另15份标本提取组织RNA, 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增生性瘢痕中Ⅰ型前胶原和TGF-β1 mRNA表达2-△Ct值。结果除感染创面外,术后15-17天大部分创面兔耳已愈合,伤后20天左右瘢痕逐渐形成。增生瘢痕呈红色或淡红色,中央开始出现“小丘”样凸起,高于皮面,瘢痕质硬。观察术后三组创面平均愈合天数:DCN注射组15.794±1.393 d,PBS组15.602±1.389d,对照组15.772±1.389d;术后20天瘢痕形成率为DCN组80.492±3.731%,PBS组为79.659±3.222%,对照组为80.038±3.624%,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F=0.253,P=0.776)和瘢痕形成率(F=0.056,P=0.946)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后30天(末次注射后5天)时,三组兔耳增生瘢痕差别明显。PBS组和对照组增生瘢痕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皮肤,中央呈“小丘”样凸起明显,局部质地较硬,部分增生呈鱼钩状弯曲,用手无法使其变形。DCN组瘢痕平坦,质地大部较软,只有中央增生部分质地较韧,高出皮面,瘢痕表面呈淡粉红色,周围与正常皮肤接近。显微镜下可见,PBS注射组和对照组兔耳增生瘢痕表皮层和真皮层均明显增厚。真皮层内可见大量排列无序的成纤维细胞,细胞核深染。成纤维细胞在真皮浅层排列混乱,呈漩涡或结节状,在真皮深层排列规整。基质中大量胶原沉积,排列呈结节或漩涡状结构,并可见增生的毛细血管、血管内红细胞,及炎症细胞浸润。DCN组真皮层内成纤维细胞排列较规则,胞核淡染,胶原形态纤细,排列规整。毛细血管管腔部分闭塞,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后30天,三组瘢痕增生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3.198,P=0.000),DCN注射组瘢痕增生指数(1.716±0.290)显著低于PBS组(2.785±0.435)和对照组(2.982±0.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BS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Ⅰ型胶原蛋白阳性表达信号呈现棕黄色染色,主要位于细胞外基质中,成纤维细胞胞浆也可表达。PBS组和对照组Ⅰ型胶原染色分布密集,粗大呈束状,成纤维细胞胞浆内着色较深,呈深棕黄色染色。DCN组细胞外基质中可见略加深染不规则的纤维网状条索,分布稀疏,纤维较纤细。β1阳性表达信号主要定位于成纤维细胞胞浆中,细胞外基质轻微淡染。PBS组和对照组中,成纤维细胞胞浆内可见密集的棕黄色颗粒,或深染的棕黄色团块,质地不均。DCN注射组中,单位面积内阳性细胞个数明显减少,胞浆着色不均,大部分阳性细胞胞浆淡染。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阳性信号的吸光度,表示Ⅰ型胶原蛋白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三组Ⅰ型胶原(F=25.690,P=0.000)和TGF-β1(F=31.455, P=0.000)平均吸光度差异均具有显著性。DCN组Ⅰ型胶原和TGF-β1吸光度均显著低于PBS组(P均=0.000)和对照组(P均=0.0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BS组和对照组之间Ⅰ型胶原和TGF-β1平均吸光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Real-time PCR以2-△Ct值表示Ⅰ型前胶原和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术后30天DCN组中Ⅰ型前胶原和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PBS组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BS组和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本部分实验以兔耳增生性瘢痕为模型,于瘢痕形成早期行瘢痕内注射decorin,证实外源性decorin可以减少细胞外基质中Ⅰ型胶原和TGF-β1的合成和mRNA的表达,抑制瘢痕增生,促进瘢痕成熟软化。第二部分创面愈合期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对兔耳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建立兔耳瘢痕模型,分别在创面愈合早期和愈合后期应用外源性decorin,比较兔耳创面愈合、瘢痕形成和增生有无差异。方法:选择15只新西兰大白兔,于耳腹做直径8mm圆形创面,每只12个创面,共180个创面。随机分成3组,早期治疗组(E-DCN组)、晚期治疗组(L-DCN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5只。早期治疗组(E-DCN组)术后第1、3、5天创面外涂和创周注射10μg/ml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晚期治疗组于术后第9、11、13天创面及创周注射10μg/ml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空白对照组创面暴露,自然愈合。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形成情况,比较各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和瘢痕形成率。于术后第7天和术后30天分别切取标本20份,10份行HE染色和Ⅰ型胶原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瘢痕增生指数(SEI)(只用于术后30天标本)、Ⅰ型胶原和TGF-β1表达平均吸光度。另10份标本提取组织RNA, 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组织中Ⅰ型前胶原和TGF-β1 mRNA表达2-Act值。结果:术后观察三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F=3.219,P=0.044),早期治疗组为16.188±1.856d,较晚期治疗组(15.338±1.618d)和对照组延长(15.388±1.56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治疗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0天各组瘢痕形成率早期治疗组为80±6.847%,晚期治疗组为85±5.590%,对照组为82.5±6.847%,三组间瘢痕形成率分别为无统计学差异(F=0.056,P=0.946)。显微镜下显示,术后30天早期治疗组和对照组瘢痕组织结构无明显的组织学差异。表皮明显增厚,真皮层次紊乱,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紊乱,可见漩涡状胶原结节,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多,体积较大,微血管分布丰富,其间可见较多的炎细胞浸润。晚期治疗组瘢痕组织表皮略微增厚,真皮层较正常变厚,胶原纤维排列略有序,成纤维细胞数增加,更接近正常皮肤结构。瘢痕组织中微血管分布相对较少。测术后30天瘢痕增生指数,晚期治疗组SEI为1.951±0.312,低于早期治疗组(2.770±0.519)和对照组(2.858±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早期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7天三组肉芽组织中Ⅰ型胶原(F=3.395,P=0.048)和TGF-β1(F=9.582, P=0.001)平均吸光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治疗组Ⅰ型胶原和TGF-β1吸光度均低于晚期治疗组(P=0.025,P=0.001)和对照组(P=0.044,P=0.001),晚期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0天三组瘢痕组织中晚期治疗组Ⅰ型胶原和TGF-β1吸光度则均低于早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2-△Ct值表示Ⅰ型前胶原和TGF-β1 mRNA表达量,术后第7天早期治疗组中Ⅰ型前胶原mRNA水平为1.196±0.310,较晚期治疗组(1.6199±0.380)和对照组(1.747±0.486)显著减少(P<0.05),晚期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至术后30天,三组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2-△Ct值均较术后7天显著增加(P<0.05),早期治疗组升高达3.926±0.969,晚期治疗组为2.677±0.519,对照组为4.012±0.797。术后30天组间比较,晚期治疗组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早期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早期治疗组中TGF-β1 mRNA水平为0.025±0.087,较晚期治疗组(0.067±0.022)和对照组(0.061±0.020)显著减少(P<0.05),晚期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0天,早期治疗组TGF-β1 mRNA表达2-△Ct值较术后7天显著增加,为0.080±0.029,晚期治疗组TGF-β1 mRNA水平则下降为0.038±0.0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天对照组TGF-β1mRNA为0.074±0.032,虽与术后7天相比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天组间比较,晚期治疗组表达水平低于早期治疗组(P=0.004)和对照组(P=0.014),差异有显著性。早期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源性decorin应用于兔耳创面愈合的不同时期,均可减少组织中Ⅰ型胶原和TGF-β1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兔耳创面愈合早期(创面上皮开始形成之前)给予外源性decorin延长创面愈合时间,没有进一步抑制瘢痕形成和增生的作用。兔耳创面愈合晚期(创面上皮开始形成之后)给予外源性decorin对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形成率无影响,可抑制创面愈合后瘢痕进一步增生。在以拮抗TGF-β1活性为主要目标的创面治疗中,应在创面开始上皮化后再给予干预,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抗瘢痕形成作用。否则,过早抑制TGF-β1的活性,可能会影响创面的愈合进程,达不到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文对水曲柳幼树在不同立地条件F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曲柳幼树的生长规律,为科学经营水曲柳幼林提供了依据。 In this paper, the growth of Fr
副车架作为连接车身及多连杆独立悬架的载体,其主要由主体梁以及为多连杆提供安装点的支架焊接组成,需要满足空间布置、强度、刚度、模态、疲劳寿命等要求。目前很大部分副车
现今社会汽车企业飞速发展,汽车产品数据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汽车企业如何准确的创建、查找、追踪、共享各项产品数据,以获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取得企业的最大化利润?产品数
为了研制基因工程抗体,本文首先通过杂交瘤技术筛选能够稳定分泌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以从中克隆编码抗体可变区的基因。利用杂交瘤细胞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建立
在靛蓝牛仔布返旧整理的水洗过程中,易产生返沾色现象,严重降低了牛仔布的时尚感和档次,成为纺织品行业的棘手问题之一.综述了返沾色问题所涉及的水洗酶——常用纤维素酶的生
通过工艺试验和测试,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阳离子涤纶及棉混纺纱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为提高混纺纱质量,并条、粗纱、细纱工序的胶辊须进行抗绕防粘处理;根据纤维特
以”土地、信贷”为闸门的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新政策实施.较好地抑制了全国部分大中城市房地产的过热势头,调控政策效应明显。而对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安康市房地产市场又会带
行政价值与伦理、教育公平思想、教育人本思想等决定了教育行政权力应该恪守价值边界。中国教育行政权力逾越价值边界,主要原因是政府模式的不理性。要恪守教育行政权力价值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