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耳曼学者德语学术写作中的身份建构与立场标记 ——1980年代与2010年代学术论文对比研究

来源 :陈秋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写作是学术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目的是将学术知识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呈现、保存与传播。近年来,学术写作不再被视为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的、静态的知识输送,而被视为动态的社会互动,知识通过作者、读者与文本的互动构建起来。在这种互动中,作者不可避免地引入个人的立场、态度与情感,使得学术写作不再是绝对客观、中立与去人格化的行为。可以说,作者在写作中通过一系列修辞策略与语言手段的选择,实现作者身份与作者角色的构建,立场标记语的使用与之息息相关。对于中国日耳曼学者来说,如何正确使用德语这一外语进行论文写作、如何选择合适的语言手段构建作者身份,是学术写作中的一大难点,也对作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外关于学术写作中的作者身份构建研究主要局限于人称代词与自我指称,关于立场标记语的研究则局限于英文研究领域,针对德语学术写作中立场标记语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Hyland的立场标记系统框架,分别选取1980年代与2010年代中期中国日耳曼学者与德语语言学者的共35篇语言学论文,自建共171041词的德语学术论文语料库。通过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从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两个视角对立场标记语的分布、使用特点与功能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引入“作者显现度”这一概念,将之与立场标记语体系相结合,探讨其与作者身份建构的关系;而后辅以两个个案研究,验证并补充量化研究的结论。本文针对中国日耳曼学者与德语语言学者论文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德语语言学论文中不同类型立场标记语有何分布与使用特征?以同年代德语语言学者论文为参照,1980年代与2010年代中国日耳曼学者学术论文中的立场标记语使用与作者显现度是否具有显著区别?通过这些立场标记语的使用,学术论文作者构建了哪些作者语篇身份?通过定量研究,本文发现,德语语言学论文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形式多样,总体而言,言据性立场标记语使用最多,态度性立场标记使用最少,作者显现标记中,复数第一人称代词(wir)的使用多于单数第一人称代词(ich)。从纵向比较视角来看:相较于1980年代,2010年代的中国日耳曼学者学术论文中使用的态度性立场标记与单数第一人称单词增加,呈现出更高、更明确的作者显现度;从横向比较视角来看:德语语言学者论文中的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明显多于中国日耳曼学者论文,总体呈现出更高的作者显现度。此外,综合Steinhoff与Fl(?)ttum对学术作者语篇角色的分类,本文认为立场标记语的使用参与构建写作者、研究者、评估者与叙述者四个作者语篇身份,其中研究者这一身份最为重要,可由各个类型的立场标记语呈现,这一结论在个案研究中得到验证。个案研究还表示,同一子语料库中出自不同作者的文本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尤其在自我指称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虽然在定量研究中被视作同类文本进行分析,其个体性亦不容忽视。无论是德语语言学者还是中国日耳曼学者,通过学术写作这一活动企图构建的作者身份是一致的,即:具备较高德语语言学研究能力与德语学术写作能力的学者。这一建构在写作活动中通过书面的语言手段呈现,并在实际语境中展现为不同的作者语篇角色。作为非母语者,中国日耳曼学者仍需在学术写作中提高语用意识,学习如何合适地使用各类立场标记语进行自我呈现。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讨了立场标记语在学术文本中构建作者身份与作者角色的可能性,研究视角不再局限于自我指称与身份建构之间;二是以德语语言学者论文为参照,指出中国日耳曼学者在学术论文中立场标记语使用的特点与不足;三是了解过去三十年来,德语语言学者论文与中国日耳曼学者论文中立场标记语使用情况与变化趋势,有助于中国日耳曼学者在未来的学术写作中,更好地把握各类型立场标记语的使用与作者显现度的平衡,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语境中实现更具说服力的作者身份与作者角色的建构。
其他文献
<正>2022年11月30日,美国人工智能研究机构OpenAI发布了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ChatGPT能够准确理解用户的提问,生成接近于人类语言水平的高质量回答,并联系上下文进行多轮互动对话,是人类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大进展,吸引了从工业界、学术界到普通用户的广泛关注。发布仅2个月后,ChatGPT的全球月活跃用户就突破了1亿,
期刊
丛书“不灭的历史”除却对金日成革命事迹的记录和歌颂,同时刻画了庞大的,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而抗争革命的人物群像,其中也不乏生动丰满的女性群像。纵观人类社会,关于女性的话语都是以男性本位为规范的。结合丛书的作者——4·15文学创作团,更能看出男性作家在建构女性形象时,对女性的要求与规范。根据丛书文本,可以揭示出女性在参与革命时的形象特征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可以看出女性形象不仅可以作为“完
学位
横光利一(1898—1947)是20世纪20—30年代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旗手,主张“文学的革命”。他的创作以别具匠心的表现手法而著称,擅长将主观感觉渗入客体表现之中,构建象征性的文学世界。《上海》作为横光利一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不仅将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也首次将宏大的国际历史主题纳入小说叙事当中,丰富了小说的思想内涵。作者从日本人的视角出发,聚焦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
学位
明治以来,日本的近代化脚步逐渐加快,特别是伴随着西方文明的输入。对此,日本的知识分子不是仅仅将西方文明作为“技术”来理解和接受的,他们是对照日本的传统价值观,与西方文化激烈交锋的同时将其内在化的。在与自己国家完全不同的西方国家中,他们发现了与本国文化共通的地方,在深入学习西方思想的基础上创造出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的独创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主张“文明开化”的福泽谕吉,还是到后来以西田几多郎为代表
学位
对中国人面子观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面子”和“脸”的概念化探究以及日常口语语境中的面子问题,鲜有研究关注中国社交网络上的面子话语。本文从元语用评论语的角度对新浪微博涉及面子的话语进行探究。研究者通过自行设计的python程序进行数据采集,并从新浪微博的博文中收集到共49542字符的微博博文作为研究语料。经过初步筛选,共有53条微博被确定为包含与面子相关的元语用评论语的语料。研究者分析了相关元语用评
学位
民国时期,由于“走西口”移民运动、边疆垦殖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汉族移民开始迁移至蒙地,蒙陕交界地带由此形成了一定数量的蒙汉混杂居住的村庄。本文研究的村庄便是典型的蒙汉混居型村庄,村庄内部人口来源、民族构成复杂,但村庄内部两个民族间通过“伙约”达成了对村庄的有效治理,妥善解决了蒙汉两族的矛盾纠纷,协调了两族的利益,形成了良好的村庄治理秩序。在学界的研究中,关于多民族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民俗
学位
近年来移民文学在德语文坛备受瞩目,这类文学中表现主人公身份认同的作品也卷轶浩繁。萨沙·斯坦尼西奇被视为德语移民文学新生代的代表人物。2019年,他凭借小说《我从哪里来》获得该年度德国图书奖。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斯坦尼西奇在回忆和现实的交织之中串起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与此同时,他采用的独特的叙事结构与叙事手段,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赋予了叙事无限的可能性。本论文旨在研究萨沙·斯坦尼西奇小说《
学位
作为日常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一直以来吸引了诸多语言研究者的目光。据观察,有一类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频繁出现于汉语真人秀节目中,该类自我修正处理的是用于实施玩笑式调侃的调侃话语。然而,目前为止鲜有研究关注到这类特殊的自我修正。另一方面,对玩笑式调侃实施方式的研究也尚未描述过此种自我修正的使用。因此,本研究从各种汉语真人秀节目中搜集语料,试图描述这类用于处理调侃话语的自启自修型
学位
《蓝夜》是加州女作家琼·狄迪恩记录丧女哀恸的回忆录作品。狄迪恩简明扼要地借由物的书写,展现对亲人离世的哀恸,对亲情持存的渴望,以及丧亲者对自我的深度反思,摹画出二战后物质丰裕社会中人对物的过分依恋。逝者的遗物、纪念物持续搅扰丧亲者的生活,又通过搅扰影响丧亲者的自我反思。本论文从物质文化研究视角,探究《蓝夜》中物与人复杂互动关系。伊安·霍德的纠缠(entanglement)学说指出人类深陷于物,及对
学位
本文是一篇关于佐藤卓己所著《媒介社会——读解现代》的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的文本共50小节,选取了与近代媒体有紧密关联的社会事件,阐明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是如何塑造着社会和大众记忆。作者从源头剖析了“信息社会”的含义,阐发了许多引人深思的观点。该书出版于2006年,国内并无中译本,作者对媒介与社会精准而入微的洞察,对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仍具有指导意义,因此,笔者选择了其中第三章、第四章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