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入硕士课程的学习之后,笔者一直致力于城市危机管理的课题研究。2007年以来,国内各地的矿难频频发生,以及随之曝光的山西省黑煤矿、黑砖矿事件,使大家纷纷把目光聚焦在矿区生产的合法与安全问题以及农民矿工用工的公平道德化问题。由于对城市危机管理研究的敏感性,我习惯性的想从矿难与黑煤矿等事件中找到有关资源型城市危机管理的相关问题。在经过一系列的实证数据与历史资料的考察,笔者发现,有关矿区的课题,如果单从城市危机管理这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其实是陷入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窄视线。事实上,在矿难频发的背后,埋藏着的是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资源型城市在进入21世纪之后,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经过对国外相关文献及理论的梳理,以及国内多位学者专家实证研究后的学术报告的阅读,一条逻辑线索在我的头脑中清晰起来。与历史上的各国资源型名城曾经出现的症状一样,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如果他们不能走出困境,整个城市将或已经出现诸多经济及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千头万绪,实则相互关联在一块,呈现出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态势,最后更可能导致资源型城市从现今的经济衰退走向城市的消亡。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矿难的多发只是资源型城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摸索发展道路时所付出的惨痛代价的一个表象,这揭露了一些资源型城市的管理者由于短见而进入了囚徒困境的艰难境地。整治矿区、降低矿难数量,是我们需要取得的疗效,作为研究者,需要提出的是解决问题的药方。笔者在总结了国外著名资源型城市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以产业演进及劳动力转移为理论支柱,给出了一剂药方,笔者认为要使中国的资源型城市走出目前的困境,必须釜底抽薪,完成整个城市的彻底转型,这是一个包括从产业的转型到劳动力转移重置,再到整个城市的综合管理功能的重建的系统工程,通过上述的经济、政治、社会这三大支柱的共同合力支撑起来的城市系统将是一个完善的、全面的、不失活力的新城。尽管这是一个要经过几代人来共同努力的长期的浩大工程,但是现在已经是亟待启动的最后时刻了。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突破困境,进入城市化进程的快车道,享受到城市化进程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