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王胜教授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_ee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中医辨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数据挖掘技术,总结王胜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诊的方式,收集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王胜教授专家门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案,筛选出符合标准的177例、397诊次门诊病历。借助安徽省中医院信息中心研发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数字化平台”,对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吸烟史/季度就诊诊次)、症候(症状/舌脉/证型)、药物(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进行频数分析;对药物-药物、症状-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对各证型的核心处方以及王师辨治慢阻肺核心处方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对数据挖掘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进而总结出王胜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并举临床典型病案三则。结果:1一般情况:男性137例,40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者为95岁,年龄最小者为41岁,平均年龄为69.29岁;吸烟史情况:不详25人,无吸烟50人,戒烟56人,未戒烟46人;2019、2020年季度就诊诊次之和第一季度72次,第二季度145次,第三季度108次,第四季度72次,平均每例患者的就诊次数为2.24次。2症候:症状频次:所有症状出现频次≥50的分别是:动则气喘、咳嗽、口干、白痰、痰多、乏力、纳差、咽痒;舌脉频次:舌质以舌淡红最常见,其次是舌质红、舌质暗;舌苔以苔薄白最多见,其次是苔少、苔薄黄、苔白腻;脉象以脉沉细为主,其次为脉细滑、脉细弱、脉浮细;证型分布:痰热郁肺、气阴两虚证(37.03%),肺肾两虚证(19.90%),痰热郁肺、肺失宣降证(15.36%),寒饮凝肺、气阳两虚证(10.58%),痰热瘀阻肺证(9.57%)。3药物:高频药物:前10位药物依次为麻黄、地龙、葶苈子、浙贝母、苦杏仁、芦根、百合、黄芩、枳壳、南沙参;药物四气频次依次为寒、平、温、凉、热;药物五味频次依次为苦、咸、甘、辛、酸;归经频次依次为肺、脾、胃、心、肝、大肠、膀胱、肾、胆、小肠、心包、三焦。4药物组合:(1)常用药对:射干+麻黄、苦杏仁+麻黄、百合+南沙参、射干+葶苈子、僵蚕+蝉蜕、僵蚕+地龙、麻黄+葶苈子;(2)三药关联主要为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补益药之间的配伍;(3)四药关联主要体现化痰止咳平喘、清热、平肝息风、益气养阴等治法,具有正邪兼顾、攻补兼施的配伍特点;(4)五药关联常用药物配伍仍是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益气养阴为主,兼有清热凉血药、温肺化痰药及理气药的应用。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证型对应核心方:痰热郁肺、气阴两虚证:南沙参、百合、甘草、芦根、麻黄、浙贝母、黄芩、葶苈子;肺肾两虚证:五味子、南沙参、白术、芦根、枳壳、地龙、百合、仙鹤草;痰热郁肺、肺失宣降证:旋覆花、葶苈子、蝉蜕、麻黄、枳壳、甘草、苦杏仁、黄芩;寒饮凝肺、气阳两虚证:干姜、鹿角霜、甘草、黄芪、熟地黄、姜半夏、党参、五味子;痰热瘀阻肺证:玄参、瓜蒌、地龙、浙贝母、黄芩、赤芍、芦根、僵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核心处方药物组成:麻黄、甘草、苦杏仁、芦根、浙贝母、黄芩、葶苈子、百合。结论:1王胜教授辨治慢阻肺经验:(1)王胜教授治疗慢阻肺临床经验丰富,认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慢阻肺诊疗中首要环节,重视对慢阻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2)辨证思路是核心,王师指出分虚实、辨寒热、论脏腑是慢阻肺的核心辨证思路;(3)王师治疗慢阻肺的用药规律主要为攻补兼施、寒温并用,有祛实邪、补虚损之功;(4)对症下药是慢阻肺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现代科技为探索中医工作者经验的总结开辟了有效途径,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更系统分析中医诊疗信息,可以挖掘出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等环节中潜在的规律,增加其客观性,对促进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创新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三七枣仁汤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睡眠障碍的独特优势。以及服用复方三七枣仁汤对患者心绞痛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影响,了解复方三七枣仁汤疗效。为更好的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睡眠障碍提供更多的思路及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
目的:本研究旨在于既往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葛根芩连祛浊汤在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并探索其对TNF-α、HCY、TSH水平的影响,为中医药临床防治本病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安徽省中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老年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60例满足脾虚瘀浊证诊断的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基础治疗)
1.目的本课题通过太阳穴刺血治疗偏头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头痛指数对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进行评分,证明太阳刺络放血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并采用静脉窦狭窄程度积分法(CCS)对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磁共振静脉成像(MRV)中脑内静脉窦(横窦、乙状窦)的内径狭窄情况进行评分,探讨刺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与MRV影像学变化的相关性,为该疗法治疗偏头痛提供影像学选择依据。2.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
目的:用针刺联合宁泌泰胶囊疗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合并精液液化异常,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探索其机理,以期开阔临床对于此种疾病的诊疗思路,为临床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合并精液液化异常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安徽省中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被诊断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合并有精液液化异常的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病例。对照组用宁泌泰胶囊口服治疗,一
目的:1.探寻NLR、PLR与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的相关性。2.探索非哺乳期乳腺炎不同中医证型与相关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的相关性。3.分析NLR、PLR与非哺乳期乳腺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及健康体检者105例,分为患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患病组填写流行性调查表及非哺乳期乳腺炎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最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归入正虚邪恋证、阳虚痰凝证、痰瘀互结证
1.目的:为探索非药物疗法治疗STC的新途径,本课题采用针刺联合胃肠起搏疗法治疗肺脾气虚型STC,观察针刺联合胃肠起搏疗法对肺脾气虚型STC的效用及优势。2.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肛肠科盆底诊疗中心的60例满足本研究纳入标准的STC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针刺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胃肠起搏治疗,均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便秘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以徐经世先生经验方——生白方防治结直肠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给予新选择。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观察期间每天口服地榆升白片0.2g ti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生白方,观察疗程为20天。若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出现重度白细胞减少(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临床研究,评价子母补泻针刺法治疗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传统子母补泻理论的衍生变通提供临床依据,同时为临床分经辨证治疗肩周炎提供新思路和操作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并被诊断为手太阳经型肩周炎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偶数)和对照组(奇数),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取穴如下:实证取肩贞、秉风、天宗、小海、解溪穴;虚证取肩贞、天井、天宗、后溪、阳辅穴;虚实夹杂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自拟滋阴增液汤对肠燥津亏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中医疗效积分、粪便的性状及含水量、结肠传输试验、血清中水通道蛋白(AQP3及AQP4)水平等临床各指标的变化,分析临床疗效,为今后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疗提供真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安徽省中医院各科室经诊断为肠燥津亏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共计80例
目的:研究七福饮对于慢性颈内动脉闭塞合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血管再通后的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9月到2020年12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血管再通治疗的慢性颈动脉闭塞合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术后对照组常规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后开始口服七福饮。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30天复测Hs-CRP和SOD,在第30天复评MoCA评分、NIHSS评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