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冲击处理对S355J2W+N钢对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焊接结构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转向架焊接构架是轨道车辆行走部的核心部件,其焊接过程中的非均匀加热、冷却,以及焊接中拘束度的增加,加剧了接头组织、力学性能和残余应力分布的不均匀。而且,焊缝处应力集中系数大,容易产生裂纹并扩展,从而降低焊接构架的疲劳强度和服役寿命。通常需要在焊后进行热处理、喷砂、打磨等处理,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降低应力集中,改善焊后质量,提高结构疲劳等使用性能。本文以改善转向架构架焊接残余应力状态和焊缝质量为目标,开展超声波冲击削减焊接残余应力相关研究。论文以转向架构架材料,即S355J2W+N低合金结构钢对接接头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波冲击方法对对接接头分别进行1次、2次、4次、6次和8次削减残余应力处理,并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不同超声波冲击处理态和焊接态接头不同特征位置以及不同深度的残余应力值进行测试,通过对横向和纵向残余应力结果的对比,确定工程上合理的超声波冲击处理次数。为了检测不同深度上超声波冲击处理削减残余应力的效果,采取电解抛光对接头进行抛光处理,并使用超声波测厚方法进行抛光深度的测量。同时,对超声波冲击处理后的试件分别进行热处理、喷砂再处理和残余应力测试,以研究接头经超声波冲击处理后在不同状态下的焊接残余应力的演变规律。此外为对比研究超声波冲击削减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本文还分别使用传统的热处理和喷砂处理方法对对接接头进行了焊后处理,并对其产生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冲击次数越多,产生的压应力的效果越明显,超声波冲击的影响深度越大;综合考虑残余应力削减效果,工程应用效率、效益等,认为冲击4次为最佳冲击次数,且产生压应力的深度不低于1.5mm,在表面至少可获得274.89MPa的残余压应力,在材料表面下1.5mm处可获得160MPa~315MPa的残余压应力;从超声波冲击态接头残余应力随不同状态的演变规律可知,如结构需分别进行超声波冲击处理、热处理和喷砂处理,则超声波冲击处理应在热处理之后,喷砂处理之前进行,这样既能保证超声波冲击处理产生的压应力不被热处理释放,又能保证残余压应力分布均匀;对比三种处理方法,超声波冲击处产生的压应力比热处理大,但不如喷砂处理均匀,且超声波冲击在处理局部高应力焊缝时的优势明显,而喷砂和热处理适用于整体处理焊缝的残余应力。
其他文献
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比模量、比强度高,耐久性及可设计性强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和医疗等领域。许多曾用金属材料成型的复杂构件,如钣金折弯件、引深和压
毫米波技术主要应用于毫米波雷达、毫米波成像、电子对抗以及探测领域等,毫米波源器件包括真空电子器件和固态半导体器件两大类。真空电子器件根据其工作机理的差异又可以划分为回旋管、速调管、行波管以及磁控管等。随着电真空器件向更高频段延伸,器件在小型化、大功率、高效率等方面将面临新的挑战。扩展互作用振荡器(EIO)作为毫米波辐射源在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其中带状注扩展互作用振荡器(SBEIO)作为新型的毫
通过工程设计实例对光伏发电在新建铁路客运站房中的应用进行技术和经济性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新能源政策的理解分析、新建铁路客站项目如何应用光伏建筑物一体化模式(BIPV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也被称为演化方程,描述了在天文,物理,生命,经济等领域的物质变化规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寻找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精确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运用三种
Ru O2和Ir O2等传统的贵金属电催化剂具有地壳储量低、成本高的缺点,急需开发出价格低且性能优异的替代材料。目前,层状结构的氢氧化钴(Co(OH)2)具有制备相对简单、成本低廉、无毒和电化学活性高的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解水催化剂、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检测传感器等领域。研究发现Co(OH)2具有两种晶型,分别是:α-Co(OH)2和β-Co(OH)2。α-Co(OH)2比β-Co(OH)2具有
沙门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具有2600多种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菌是造成胃肠道感染中排名前三的血清型,但相对于鼠伤寒、德比等优势血清型来讲,其耐药率较低,大多
我国开采的煤层气井大多处于低压、低渗、低饱和度且具有强非均质性的储层中,需要通过增产改造技术提高产量。在煤层注氮压裂改造的过程中,除压裂本身的增产效果以外,氮气对
针对目前电力行业人员作业时由于安全绳"低挂高用"、情绪不稳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对传统工器具如安全帽、安全绳创新改型,研发电力智能安全工器具,设计了一套面向安全工
CaCO_3基生物矿物是生物矿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分布和优异的组成-结构-性能对应关系,因而是仿生矿化和材料领域重点研究对象。在生物矿物的形成过程中,有机基质和无机离子起到了重要的诱导和调控作用。其中,有机基质的种类到作用机理都研究的较为广泛和深入。与此相反,无机离子的影响无论是从研究的广度还是从研究的深度来说,都极为有限。在广度上,研究的离子种类非常有限。在深度上,现在无机离子的研究主要
基于岩心、测井、分析测试数据、生产数据等资料,应用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及油气储层地质学等理论,系统地对姬塬油田盐池地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类型和分布、成岩作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