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性是一个涉及广泛的术语,它既可以指一个时代,也可以指一种精神。说现代性是一个时代,是将其与"现代化"相联系起来的,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呈现出与封建社会不同的特性。具体言之,欧洲工业大革命之后,机器大规模运用于生产,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从而使市场乃至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这一历史阶段的演变过程即被称为"现代化",而现代性则是这一历史阶段的所有特性的具体写照。可以说,现代性代表着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机器、科技、全球化成为主题词。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现代性又彰显了一种精神。如果说现代性在凸显机器、科技、市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方面体现了一种时代特性的话,那么,现代性在对这一时代所蕴含的精神特质的涵盖上则更体现了一种精神气质。在这一时代,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发展,神权的力量得以削弱,伴之而起的是对人的理性力量的无上推崇,从根本上说,对理性力量的张扬是对"人"本身的高扬,因此,"理性主义"与"主体主义"是紧密联系着的,这两者构成了现代性的两大核心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性的确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无论从时代抑或精神角度对现代性进行解读,都不可避免一个问题:现代性的困境。具体言之,现代性困境包括诸如工具理性造成人和社会关系的异化、主体主义延伸出的个人主义及虚无主义的泛滥、主客二分思维导致的人对自然界和他人的予取予求,等等。后现代主义学者对现代性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并试图找出解决困境的方法,与此同时,现代主义学者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他们从现代性内部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努力修正现代性的缺陷。马克思在对待现代性的态度上与前两者都不同,他既不主张直接推翻现代性存在的基础,也不奢望仅从内部对现代性进行改造,而是将现代性的问题置于历史的唯物的视阈里进行分析,对现代性所蕴含的先进性予以褒扬,对其固有的历史局限性予以批判,最终站在"扬弃现代性"的立场上形成了其独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本文通过对现代性及其问题的探讨人手,对现当代学者对现代性的态度和批判角度--进行介绍,从而最终引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释,在此基础上,指出该理论在当代的指导意义及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启示方面的作用。
全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现代性及现代性问题的相关理论。首先,本文对现代性的理念和内涵作了一个界定。由于现代性多面性,不同学者对其有不一样的解读。本文通过对几种富代表性学说的介绍,在分析各自利弊的基础上得出对现代性的理解。其次,对现代性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历史的挖掘,找出其产生的背景和根源。再次,对现代性批判的三种维度--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予以--阐释,通过比较展示出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历史进步性。
第二部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逻辑方式。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不是无章可循的,而是沿着一定的逻辑方式进行。具体而言,马克思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展开了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首先,马克思对现代性进行了理论的批判,其主要体现在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上。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时采取了两个向度:宏观和微观。宏观上对启蒙理性主义的批判是通过确立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的,微观上对"拜物教"的批判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假性的揭露进行的。其次,马克思对现代性进行了实践上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其市民社会、国家学说和人的解放思想中。
第三部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具体路径。这是全文的重点。如前所述,马克思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时遵循了一定的逻辑方式,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展开了具体的批判。具体言之,马克思逐一对主体主义、工具理性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其中,本部分重点强调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这部分以对货币的批判作为理论的成长点,既而深入到对资本的批判,并最终得出结论:要摆脱资本的束缚,实现人的解放,只有实现共产主义。这也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最终旨归。
第四部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和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启示。这是全文的归宿。马克思理论作为一种活的精神指导,在现代性问题仍然存在的当代依然有其独特的历史进步性。本部分首先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内含的方法论指导意义进行梳理,继而归纳出该理论对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启示作用,从而使理论实践化,以期对我们当下的现代性建构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