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t_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识教育就其内涵而言,具有整合知识的特质,本质上是一种整合各种社会学习资源的教育,也应被期待为一种可引导学生接触各种知识、与社会脉络相结合,从而有助于学生获得智慧的教育。台湾的大学教育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传统特色,即在教育主管部门智慧与管理下运作的。从学校组织机构到课程类型结构甚至内容,乃至教师薪资与学生学费,皆受教育主管部门的限制。同时,台湾的大学校训或办学宗旨,能在其实际的教育活动规划与课程设计中有显著体现的少之又少。透过前人的研究,以及对台湾一些大学的考察,笔者发现通识教育在推动上的根本困难,其实是和各大学的课程即普遍可见的零碎化的学分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台湾高校通识教育面临的另一个结构的限制是大学生一入学就分属于某特定系与班这样的制度。本文针对台湾各大学在通识教育实施上常见的一些问题及其根本限制与超越这些限制的可能的方向进行探讨,发现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四点: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模式受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限制;高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偏好于崇高理想和完美人格的培养;高校通识教育偏重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及高校通识教育的“零碎化”和边缘化。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也进行了探讨与摸索,提出四条建议:无学系边界的层级课程结构的建构;发挥通识教育对社会脉络整合的功能;发挥通识教育对社会资源脉络整合的功能;发挥通识教育的知识触媒和智慧培育功能。在文章的最后,根据当今时代的巨大变革,笔者设想了未来世界性通识教育的理想呈现:增加高阶通识课程、提高国际化程度以及通识课程具有能够体现学生新技能培养的内容。希望通过此文所做的研究,能对我国乃至世界各个高等学府的通识教育的未来规划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作为吴门画派先驱,画史对刘珏给予了较高评价。但由于其流传作品极少且真伪不易考,目前学界尚未对刘珏及其作品进行系统研究,这使得史料中对刘珏的评介与对其作品的研究状况
近年来,随着光学精密器件要求的不断提高,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投影光刻技术凭借其高效率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代表性的例子,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的数字光刻,凭借DMD芯片的灵活
《东庄图册》是明代大画家沈周中年时期的代表作品,其别具一格的构图和用笔使得这幅作品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独特的审美风格。董其昌对这幅作品大加赞赏,称其“观其出入宋元,如
存储器作为半导体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存储密度高、存储容量大、操作速度快、运行功耗低等特点发展迅速。Flash存储器目前是非挥发型存储器电路中最重要的一种,其应用
过渡金属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能同时利用三重态和单重态激子,使发光效率大大提高。稀有贵金属铱、铂、锇等有机金属配合物性能优异,但由于环保、储量及价格等因素使其应用
卫星导航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对导航接收设备的需求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模拟源系统包含多样复杂场景建模,可以
随着web2.0等技术的兴起,网络学习逐渐成为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原有的教师研修网络平台等难以满足不同中小学教师的学习需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人学习
20世纪80年代初,现代陶艺紧跟现代艺术一起涌入改革开放的中国,许多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的艺术家,他们为了陶瓷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其中不乏女性陶艺家。
VIE结构作为一种境内企业在境外融资的便捷方式,近年来备受业界欢迎。随着VIE结构在更宽广领域和更长远范围的应用,法律风险也越来越突出,在此情况下VIE结构不可能一直游走于
2017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把跨文化能力作为核心内容之一明确提出,意味着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课堂也逐渐成为高校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