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抗抑郁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mb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10种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氟伏沙明、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氯丙咪嗪、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帕罗西汀、氯米帕明、舍曲林)治疗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检索日期为数据库建立之日至2020年11月15日之前,语言限于汉语和英语,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获取10种抗抑郁药物治疗OCD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并且在一定的标准下对其进行质量评价,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统计分析数据使用Stata 15.1软件。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10种抗抑郁药物治疗OCD的疗效及安全性分别进行直接与间接比较,并针对其疗效的大小及安全性进行概率排序。结果:⑴最终纳入40项RCTs,共计4281例OCD患者;共有14项研究报道了OCD患者药物治疗2周后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评分的下降程度,其中有三项研究中的三种药物舍曲林、氟西汀、文拉法辛未能与其他药物构成闭合环路,无法进行不一致性检验的分析,由于样本量少,给予剔除,最终纳入了11项研究;对OCD患者药物治疗4周后、8周后及治疗结束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进行描述的研究分别有23项、28项、33项;报道OCD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分别有23项、33项。⑵OCD患者药物治疗2周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的累计概率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氯丙咪嗪、氯米帕明、氟伏沙明、帕罗西汀。⑶OCD患者药物治疗4周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的累计概率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米氮平、氟伏沙明、氟西汀、氯米帕明、氯丙咪嗪、帕罗西汀。⑷OCD患者药物治疗8周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的累计概率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文拉法辛、氟西汀、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舍曲林、氯丙咪嗪、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氯米帕明。⑸OCD患者药物治疗疗程结束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的累计概率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度洛西汀、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氯米帕明、氯丙咪嗪。⑹OCD患者药物治疗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的累计概率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氟伏沙明、氟西汀、帕罗西汀、氯米帕明、氯丙咪嗪、文拉法辛。⑺OCD患者药物治疗疗程结束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累计概率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氯丙咪嗪、氯米帕明、米氮平、舍曲林、氟伏沙明、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结论:OCD患者药物治疗2周后,艾司西酞普兰降低Y-BOCS评分效果最显著。治疗4周后,降低Y-BOCS评分效果最显著的药物是文拉法辛,其次是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后,降低Y-BOCS评分效果最显著的药物是文拉法辛,其次是氟西汀,氯米帕明的降低Y-BOCS评分的效果最差;对于治疗结束后Y-BOCS评分的下降程度,度洛西汀最显著,氯丙咪嗪作用最差;对于治疗结束后的总有效率的网状分析结果显示10种抗抑郁药物疗效相当;治疗结束后,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少,安全性较好,氯丙咪嗪较其他8种药物相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多。
其他文献
荧光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是好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菌,经常与许多食品的变质有关,是牛乳及其制品和冷冻生鲜食品中常见的污染菌。冷冻冷藏作为食品行业重要的保藏手段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延长保质期,然而一旦冷链中断或温度失控,残存的细菌将迅速恢复生长繁殖及致病能力,所以长期低温并不能消除微生物的致病性,致病风险甚至可能增加,在食品安全方面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本文就冷冻胁迫后荧光假单胞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左束支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同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左束支起搏与右心室起搏各自的特点,以期指导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共221例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诊治中心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植入术治疗(包含右心室起搏及左束支区域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不符合入组标准47例(资料不全27例,有
我国的民航事业在近些年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伴随而来的是航班延误问题,此问题已经影响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解决此问题,就要理清人民的需要在哪,理清政府、航空公司、空管、机场在航班延误中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正确解决问题,才能避免曾因航班延误产生的旅客占机罢机、冲进登机口和停机坪、殴打工作人员事件不再重演。航班延误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上广泛议论的话题。这不但给机场和航空公司这样的公共服务性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城市绿地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活动空间,对疫情防控和促进公众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新冠疫情背景下,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为康复景观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剖析城市绿地康复景观改善健康的作用机制。其次提出构建城市绿地康复景观的3大策略,即物质环境促进生理健康、活动空间促进心理健康、社会交往活动促进社会健康。最后详细阐述城市绿地康复景观的物质环境、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抗疫期间警务人员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表和经修订的事件影响量表(IES-R)对104名警务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 80.77%的警务人员认为工作面临很大风险,71.15%的警务人员认为工作压力大,82.69%的家庭对警务人员从事此工作感到担心。"新冠肺炎"抗疫期间警务人员IES-R总分分析:3名评分为亚临床,占2.88%,21名评分为轻度,占20.19%,68名评分为中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促进了信息的进一步交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通过网络来分享、交流个人对商品的评价和喜好程度,由此便产生了大量的评论文本。这类文本大多出现在电商平台、外卖平台以及一些社区论坛中,例如常见的淘宝、美团外卖以及汽车之家等。在这些文本评论中,往往蕴含了评论者对该产品的情感倾向,因此针对商品评论的情感分析,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指导性建议,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及时获取消费者的喜好,
背景与目的:脑小血管病是脑卒中常见的病因与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腔隙性脑梗死是脑小血管病的主要特征之一。腔隙性梗死约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类型的25%。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在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甚至亚急性期受损,且d CA受损与预后不良有关。有研究指出缺血性卒中d CA功能受损特征与卒中亚型有关。本研究旨在探索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d CA功能改变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脑卒
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它将安全电流注入到物体内部,再通过放置在物体表面的电极测量物体表面的电压值,从而计算出物体内部的每个位置的电导率,以绘制出物体内部组织的分布情况。传统的医学成像方式(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辐射、成像速度缓慢、价格较高及患者移动不便等不足,这些因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海量的信息满足了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严重的信息过载问题。作为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有力手段,推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需求、兴趣爱好、历史行为等信息,以个性化地方式为用户提供其感兴趣的信息、物品等。推荐系统的早期方法大多基于协同过滤思想和物品内容特征。最近,随着深度学习、注意力机制、图卷积网络在各自领域相继取得成功,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将这些新兴技术应用
背景与目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痴呆的第二大种类,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近年来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长,VaD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目前临床中尚无有效治疗VaD的手段,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安全、疗效切实、临床普及程度高的治疗措施。远隔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