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菌发酵菌粉及其组分抗小鼠移植性肝癌H22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23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L.ex.Fr)Quel),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最早收载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由于桑黄天然子实体稀少,人工栽培困难,目前采用液体发酵生产。本论文对液体发酵所得桑黄菌发酵菌粉(DMCB)行了成分分析并与子实体进行了分析对比,并采用荷瘤小鼠肝癌H22模型,研究了发酵菌粉及其各提取物组分的抗肝癌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桑黄菌发酵菌粉营养丰富,含有蛋白25.73%,氨基酸14.50%,粗多糖28.55%。不饱和脂肪酸是优势脂肪酸,以亚油酸,油酸为主。还含有丰富的多糖、三萜类化合物、酚类物质等。桑黄菌发酵菌粉在很多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桑黄子实体,与子实体相比,同样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研究表明桑黄菌发酵菌粉及其各提取物组分对荷瘤小鼠肝癌H22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中,桑黄菌发酵菌粉及其组分II(桑黄多糖组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高剂量抑瘤率分别为33.5%和40.3%。桑黄菌发酵菌粉及其各提取物组分组与模型组相比对胸腺指数有显著影响,而对的脾脏指数影响却并不明显,但数值上都低于正常组水平。病理切片可以看出,在高剂量的菌粉、多糖作用后,肿瘤细胞呈团弥漫性分布,与模型组相比坏死细胞明显增多。同时,免疫组化检测也表明桑黄菌发酵菌粉及其多糖组分能明显的降低瘤组织中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提高小鼠瘤组织中的bax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桑黄菌发酵菌粉及其多糖组分能明显的提高小鼠肝脏中的SOD、CAT、GSH-Px酶的活性。气相色谱分析各主要单糖组成及质量分数分别为: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桑黄菌菌粉多糖产品中富含葡萄糖,且糖苷键主要是α-型。药效研究表明桑黄菌发酵菌粉三个组分中,多糖组分具有最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试验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桑黄菌发酵菌粉多糖提取的理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84℃,提取时间为2.7 h,液料比为33.5∶1。桑黄菌发酵菌粉多糖的预测提取率达到24.90%。桑黄菌发酵菌粉多糖的主要单糖组成及质量分数分别为:甘露糖3.65%,葡萄糖12.00%,半乳糖0.24%。多糖产品中含有酸性多糖,糖苷键主要是α-型。
其他文献
作为当代文坛拥有最高声望的作家之一,莫言独特的腔调和百味杂陈的写作姿态使得他的作品饱受争议。作家的作品是隐秘的内心情感的外现。莫言立足于故乡高密的记忆走上了创作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传播几率。方法: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1.选取131例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的孕妇为晚孕组,其中71例其配偶
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血糖、尿糖升高为特征的一种消耗性病证。笔者自1989年9月~1997年9月用补脾固肾法自拟补脾固肾汤治疗Ⅱ型糖尿病4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入
目的:讨论MSCT和MRI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CR结果将患者分为骨折患者和无骨折患者,使用MSCT和MRI检查患者骨折、关节脱位、移位碎骨折片、隐匿性骨折、软
方酉生教授在《东南文化》2002年第9期发表的《略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兼评〈来自“新砦期”论证的几点困惑〉》一文,其中“兼评”部分因言之无据、有违事理而多属不确之辞
王尔德入狱后所作的《雷丁监狱之歌》,体现出一种现实的、苍凉沉郁的、深沉厚重的“悲怆”美学风格,同前期作品浪漫的、明快曼妙的纯艺术的唯美风格截然不同。此中变化折射出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B组),每组各34例。A
<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主要由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所致的单核—巨噬系统的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在儿科并不少见,且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很快,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力量。事实证明,它们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仅进行糖尿病常规护理,而B组患者则综合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A组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