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A_B受体神经保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及其与G蛋白动态相作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ABA_B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丁酸(GABA)的代谢型受体,在神经元的突触前和突触后都有广泛的表达。同时,它也是GPCR C家族成员之一,与Gi/o型G蛋白相互偶联,介导缓慢而持久的神经突触活动。GABA_B受体功能的减弱或亢进会导致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痉挛,焦虑,抑郁,疼痛,药物成瘾,认知损伤等,是重要的药物靶点。最近的研究表明,GABA_B受体的激活具有神经保护的功能,但是,其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还并不清楚。在本课题研究的第一部分,我们以低钾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凋亡作为细胞模型,确认了GABA_B受体的神经保护作用。进一步,我们发现GABA_B受体的激活介导了PI3K/Akt信号通路,并且这条信号通路在GABA_B受体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而,我们有意思的发现GABA_B受体的激活可以引起IGF-1受体活性的增强。用IGF-1受体的抑制剂抑制受体活性或用RNA干扰降低IGF-1受体表达后,GABA_B受体介导的Akt的激活被抑制了。这表明GABA_B受体可以转激活IGF-1受体并进一步激活了Akt信号通路。同时,通过免疫共沉淀和配体竞争实验,我们发现GABA_B受体可以与IGF-1受体相互作用并且两者之间的转激活效应是配体非依赖的。这个研究一方面阐明了GABA_B受体神经保护功能的分子机制,暗示GABA_B受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潜在药理学功能;另一方面,这首次发现了GABA_B受体对RTK的转激活作用,也进一步表明了GPCR与RTK之间信号交联的重要意义。新的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手段的建立使得传统的GPCR与G蛋白相互作用的基于“碰撞”的模型受到了挑战。在GPCR A家族成员的研究表明受体与G蛋白之间可以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并且受体的激活并不导致G蛋白三聚体的解离。但是,对GPCR C家族成员与G蛋白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还没有报道。在第二部分的研究中,我们用BRET和TR-FRET的方法研究了GABA_B受体与G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受体激活前后受体与G蛋白,G蛋白G?和G??亚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我们的结果暗示G蛋白可以和GABA_B受体预结合,并且受体激活后会使得G蛋白与GABA_B受体相互作用的减弱,同时也导致了G(?)和G(?)(?)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这些结果一方面证实了G蛋白可以受体预结合并伴随着受体的激活呈现动态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为建立基于BRET技术的GABA_B受体的新的药物筛选细胞模型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正】 肾病综合征(简称NS)的高凝状态是产生肾病血栓栓塞的重要因素。肾病血液高凝状态若任其发展,在血小板反应性功能增强,血液动力学的改变等促进下,易发生血栓形成,其预
最近的实验[1 ] 在 superelastic 的导致压力的阶段转变揭示了宏观的领域模式的许多新现象多晶的 NiTi 试管在张力的装载期间。新现象与一个螺旋状的领域,到柱体的从螺旋的领
回响光线矩阵(MRRM ) 的方法在各向异性的分层的有弹性的媒介为免费波浪繁殖的分析被扩大并且修改。一般、数字地稳定的明确的表达在州的空间框架以内被建立。在本地双坐标的
给出了采煤机自动控制系统结构;介绍了采煤机自动控制的实现:采用全截深双向跟机自动化割煤工艺和采煤机记忆截割技术,通过定义采煤机的位置参数和采煤机记忆截割参数表、液
视觉系统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主要是通过对图像的分离及组合,即知觉组织(Perceptual organization)。首先是图形与背景的分离,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对比度。当物体的亮度
[目的]探讨集束化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在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并出院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为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是一种非细胞病变的部分双链DNA病毒,能够引发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全球HBV携带者约有4.0亿人,HBV的感染有可能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
当代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受到广泛重视,却忽略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对传统中医文化传授和输出的忽视,导致中医文化呈现失语
β-葡聚糖是一类存在于真菌和植物细胞壁中、以及细菌代谢产物中的天然高聚物。其中,β-(1,3)-D-葡聚糖因具有控制体重、降低胆固醇水平、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肿瘤等独特的
为调查分析军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特点,探究形成原因,采用"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对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141名教师进行了测试,对他们的工作压力现状、类型和强度做了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