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了O了”构式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haibe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了。了”是现代汉语口语常用结构之一,借鉴构式语法理论,我们称其为构式。本文在对该构式的构件和分类研究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构式义的形成、话语功能以及主观性问题。最后我们把“v了。了”构式与其相近构式“v了o”构式、“vO了”构式作了分析和比较,以求对“v了。了”构式有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本文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绪论部分引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V了o了”构式。首先明确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接着简单介绍了构式语法理论研究以及关于“了”的研究等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语料来源以及创新之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章到第六章:第二章从“v了。了”构式的解释和描写入手,把该“v了。了”构式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动词词尾“了”、句尾“了”、“V”和“O”。其中,动词词尾“了”和句尾“了”是构式常项,“v”和“O”是构式变项。接着我们详细论述了动词词尾“了”和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和话语功能;对能进入该构式的构式变项“v”和“o”的词类和性质进行了考察。最后讨论了“v了。了”构式的句法功能:“v了。了”构式在句中主要作谓语,表示说话者的语气、主观倾向和判断。第三章主要讨论“v了o了”构式的分类问题。根据“v了。了”构式内部的句法、语义、语用上的不同,把该构式分为典型“v了。了”构式和非典型“v了o了”构式。并且详细介绍了非典型性“v了。了”构式的两种特殊形式:以人称代词作宾语的“v了。了”构式和离合式“v了。了”构式。第四章主要论述的是“v了。了”构式义的形成问题。“v了。了”构式具有四重意义:(1)动作或者状态的完成;(2)事态有了变化;(3)现时相关义;(4)主观判断义。本章侧重分析和考察“v了。了”构式主观判断义的形成。我们认为,“v了o了”构式的主观义很大程度上是句尾“了”赋予的。我们还认为,“v了o了”构式在句子中的语用功能有两个:一个是作为述题,传达说话人真正想要传达的信息;另一个是突出焦点,表达说话人对人或事的主观判断或推测。第五章从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三个角度讨论了“V了O了”构式的主观性。分析和考察了影响该构式主观性因素,如动词的“体”、动宾短语的感情色彩、语境里的情态副词等。得出的结论是,“V了O了”构式是一个主观量度很高的构式结构。第六章主要论述了“V了。了”构式与其相近构式“v了O”、“v o了”在句法位置、语义特征之间的差异,接着着重讨论了三者的主观性差异,最后,从本文的研究对象出发,分析动态动词“了,”的自由隐现现象。我们认为,“v了。了”构式是一个主观化程度很高的构式,而且动词和宾语之间概念整合的层级性越高,“V了。了”构式的“熟语化”程度就越强,主观化程度也越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V了O了”是一个主观性程度很高的构式。
其他文献
输电线路差异化巡视是有效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巡视检查来掌握线路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危及线路安全的隐患,及时消除缺陷,预防事
近些年来,在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农村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迎来了令人欣慰的进步,农产品产出大幅增加,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迅速,农业
患儿男,3.5岁。左睾丸无痛性肿块3个月,以“左睾丸肿瘤”收入院。血AFP<25ng·L-1,HCG与CEA未见异常,腹部B超也未见异常。手术中见左睾丸下极有一约2cm×1cm的肿块,境界不清,似有胞膜。切除左睾丸及肿块送病检。
日前,《泰山风景名胜区服务项目经营管理办法》经山东省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调节阀门开启度是管网优化调度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在含阀门的管段中,把阀门等效为当量长度并考虑阀门前后不同流态下的水力挠动长度时的水头损失计算公式的推导
宋明时期,儒士排佛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为历代所未有。如果说宋初的儒者排佛仍集中于种族、伦理、社会等层面,随后而来的理学家们则更进一层,从宇宙论、心性论、工夫论、伦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建筑能耗占国民经济总体能耗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在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迫切要求下,提升建筑能源的使用效率和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消费逐年增加,其中冬季有2/3的能耗用于建筑采暖和热水供应,对于目前建筑能耗的特点,考虑到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怎样利用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业务变的复杂多样,人们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迅速膨胀,从而导致频谱资源的日益缺乏。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 CR)作为一种更加智能化频
高光谱遥感已广泛应用于烃类微渗漏信息提取方面,尤其在植被覆盖率较低或裸露地区。但在植被覆盖区应用较少,已有的应用也是将植被作为干扰信息剔除。但是在地下赋存的油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