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luR5参与6-OHDA损伤大鼠帕金森病异动症发生及其治疗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除了多巴胺能递质系统外,非多巴胺递质系统与异动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有可能成为治疗异动症LID的新靶点。而纹状体中,伽马氨基丁酸(γ-GABA)能中等多棘神经元和胆碱能中间神经元表达I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分为两个亚型:代谢性谷氨酸受体1(mGluR1)和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mGluR5),这两类受体参与调节皮层-纹状体的外部信号输入及纹状体的内部活性。选择性抑制谷氨酸代谢型受体5(mGluR5)在动物实验中具有良好的抗LID效果,并且基本不影响左旋多巴的抗帕金森效应。另外,近来大量的体内研究表明,间接通路上的纹状体D2受体可通过独立于环磷酸腺苷的路径来激活Akt/GSK3β通路发挥生理效应。Art/GSK3β的信号通路调节异常在许多多巴胺能系统相关的神经病学异常和神经精神病学紊乱中都有重要作用,这一通路的激活可能会整合到谷氨酸受体通路的影响之下。虽然大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均表明,针对mGluR5的拮抗剂具有改善异动症的效应,针对这种调节作用改善异动症的具体机制却鲜有报道,在拮抗mGluR5后,谷氨酸通路活性下调,基底节信号通路转导发生怎样的变化并不明确。本组研究致力于研究mGluR5被拮抗之后,异动症的发生发展中所涉及的相关镶嵌复合体的变化,探究mGluR5拮抗剂所导致的异动症的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最后我们还通过谷氨酸信号通路的下游GSK3β磷酸化的改变以及受体拮抗剂对它的效用,来探索mGluR5拮抗剂针对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改善作用的补充机制,这一系列研究有助于全面把握异动症中mGluR5的参与机制,并为mGluR5剂治疗运动左旋多巴引起的运动并发症提供理论支持,以期开辟异动症治疗的新思路。本课题共分两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mGluR5和NR2B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I:内源性的相互作用为了初步研究帕金森病大鼠异动症中mGluR5-NR2B结合的变化,和可能影响这种变化的病理生理机制,我们使用了单侧6-OHDA损伤的帕金森大鼠,经阿扑吗啡筛选成功之后连续腹腔注射L-dopa制作异动症大鼠模型,在14天的治疗过程中记录各项行为学评价及数据,取纹状体组织匀浆后做免疫共沉淀检测,我们发现mGluR5和NR2B受体结合水平在长期使用L-dopa治疗的帕金森病异动症大鼠有明显增加,这种应答性的增加会随着两类相应受体的拮抗剂的使用而下降,予以两种结合受体的任一拮抗剂MTEP或者ifenprodil,均可干扰mGluR5-NR2B的结合,导致结合率的下调。II:拮抗mGluR-NR2B的相互作用,导致其下游相关的PKC/MEK/ERK1/2信号通路发生的改变两个世纪以来,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经典的疾病理论模型一直强调直接通路与间接通路的功能平衡。在异动症状态下,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活性都明显增高,大大地易化了皮层发出的运动指令,而使用了mGluR5及NR2B的拮抗剂之后,我们发现,提示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活动特性的指标强啡肽和脑啡肽均出现了下调,既往的研究表明,PKC的总表达,ERK1/2及MEK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在长期使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大鼠纹状体内,都会呈现应答性的升高,我们使用这两种受体拮抗剂去抗阻这种相互作用后发现,这些与异动症密切相关的蛋白指标均出现了明显的回调,最后我们同样我们还将各组别的异动症评分与PKC、p-ERK1/2的表达水平的相应灰度值做了相关性分析,发现PKC的表达以及p-ERK1/2的表达,与异动症的评分呈现了线性回归的关系,使用抑制剂对受体相互作用的干预使得这种应答性的升高出现了下降,暗示干预这种mGluR5-NR2B的相互作用可以下调由于应答L-dopa的长期使用所产生的相应蛋白的激活。第二部分:抑制mGluR5通过抑制p GSK3β(Ser9)/GSK3β的比率的升高,来达到下调异动症的目的。长期使用左旋多巴(L-dopa)将导致直接通路的D1受体和间接通路的D2受体均受到刺激,而D2的刺激可以导致Akt/GSK3β信号通路的激活,已有报道表明,p GSK3β(Ser9)/GSK3β的比率在LID的MPTP猴PD模型中呈现上升趋势,这一发现与我们既往的研究一致。本部分中通过使用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的抑制剂MTEP对帕金森病异动症大鼠进行腹腔注射,我们发现谷氨酸代谢型受体5抑制剂MTEP可抑制p GSK3β(Ser9)/GSK3β的比率的上升,改善帕金森病异动症大鼠的AIM评分,改善异动症状。
其他文献
研究了通过涂覆层(有机硅-环氧涂层、铈基转化涂层)改善Al合金6101在碱性溶液中的防腐性能及其膜基结合性能。采用电化学测试(PDP,EIS)、腐蚀失重、水接触角、剥离、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表面附着力、划痕测试以及物理老化性能测试等方法,进行了性能研究。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对于有机硅-环氧涂层,在涂覆过程中,浸渍液中有机硅烷-环氧树脂与甲苯的最佳比例为1∶4
全球土地利用变化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日益显著,耕地作为土地利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生态系统服务受到强烈影响。如何有效维护耕地生态系统稳定并强化其可持续性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但由此产生的耕地资源紧缺、水土匹配难度加大以及高投入高产出带来的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桎梏。同时,我们看到,在全球疫情肆虐背景下,可供
土壤侵蚀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侵蚀—沉积引起的土壤碳动态变化对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在过去几十年,国内外学者针对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侵蚀影响下土壤无机碳库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仍缺乏深入认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严重,修建的大量淤地坝为研究侵蚀—沉积环境提供良好载体;同时,该区域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无机碳库储量与固碳潜力均高于有机碳库。因此
企业善行对现代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日益凸显。伴随经济全球化,各国消费者有关企业善行的社会认知和关注点却不尽相同。当前有关企业善行的研究多是基于西方一般社会理论,而产生这些理论的西方社会环境、宗教背景和合法性制度都与中国存在差异。已有研究表明,消费者企业善行感知深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文章围绕“企业善行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这一研究命题,经深度访谈、扎根理论与机器学习等研究方法,运用Mpl
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技术革新和业务场景的多元分布导致现代组织和团队承受着空前的时间压力。团队在有限的时间内面临的任务状况越来越复杂,表现为多重任务交互并需快速作出反应。团队是否有效,对组织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团队时间心智模型作为团队认知的一种形式,是指团队成员对于任务进程中时间侧面的一致理解和表征。在团队运作过程中,作为内隐协调的团队时间心智模型会直接影响团队工作的有效性。因此,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和人口爆炸式增长,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逐渐凸显,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以及发展方式与社会组织形式的脱节等,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兼顾“绿色”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平衡路径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依据现有研究,制度质量和创新驱动是突破增长约束,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因此,在制度质量和创新驱动的视角下,探析社会经
在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等中长期气候目标的提出,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性更是上升至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为政府参与气候治理的重要手段,节能环保支出是专门用于节能减排的支出科目,对二氧化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相较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不仅面临
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推动共同富裕涉及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收入分配等方面,房地产税既可以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又是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途径。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房地产税立法已进入实施准备阶段,但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及其开征的影响等尚未有明确。本文基于税收研究的一般范式,将房地产
本论文梳理了20世纪以来中德两国书籍设计交流的历史脉络。本文运用历史学分期的研究方法,将设计史与文化交流史结合,以20世纪中德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外交政策的发展变迁为背景,以两国书籍设计交流相关人物活动、实物考察为主要线索,通过对中德书籍设计交流主体特征、交流方式变化、代表作品比较等方面的梳理,勾勒20世纪各个历史时期中德书籍设计交流的历史样貌,总结20世纪中德书籍设计交流的特征变化。从历史分期上
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对于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促进乡愁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战略意义。由于产品质量和信誉等与产地的内在关联性是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本质特征,同时,与生俱来的地域群体身份是消费者群体认同的重要内容,因此,消费者与地理标志品牌原产地之间的地缘关系成为研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消费行为的一个关键视角。大量研究虽然探讨了消费者群体身份对地理标志品牌消费行为的影响,但在既有研究中,群体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