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n体模拟的流形改正方法及其应用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carnas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靠的数值方法是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基础。由于传统数值算法引入人工耗散,而辛算法应用有限,因此寻找新的可靠的数值算法成为当前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基于Nacozy提出的流形改正思想以及积分不变关系,设计了三种流形改正方案用于保持太阳系n体问题中每个天体的运动缓变量,提高与之相关轨道根数的精度。 首先,分别构造了速度因子方法和坐标因子方法,用于保持系统中每一体的开普勒能量。也就是在哈密顿正则方程的数值解中,对速度分量或者坐标分量乘以一改正因子,其值在严格的开普勒能量关系中求出,下一步的计算都以改正后的值为初始值。通过在理想二体和日木土三体问题中数值验证,无论是速度因子方法还是坐标因子方法,都取得了与前人一致的结果,极大的提高了轨道半长径的精度。一般情况下,速度因子方法的求解要比坐标因子方法简单,故推荐在实际应用中采用速度因子方法。 其次,考虑同时对开普勒能量和拉普拉斯积分的改正,用于提高与之对应的轨道半长径和偏心率的精度。将开普勒能量和拉普拉斯积分对速度分量的偏导数组成一2×3矩阵,根据Nacozy流形改正原理,求出速度改正因子。数值实验表明,新方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与Fukushima的双因子法相比,其更适合于高偏心率情况。 再次,对太阳系n体问题中与每一体6个轨道根数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开普勒能量、3个角动量分量、拉普拉斯积分z分量同时改正。与第二个工作相比,新方法考虑的积分量更多,而且对坐标和速度分量都要求导。通过数值实验验证,此方案与Fukushima的线性转换方法在对轨道根数精度的改进上效果一致,所有的轨道根数的精度均保持在双精度的量级。 最后,将速度因子改正方法应用到共形耦合标量场闭宇宙模型当中。一方面保持了能量面,另一方面,也为该模型非线性动力学性质演化提供了高精度的数值解,避免了数值误差带来的影响,使得结果更为真实可靠。通过混沌识别方法Poincare截面分析,表明宇宙学常数对宇宙非线性的演化有一定的影响。当宇宙学常数和自相互作用系数都小于1的时候,它们对系统非线性没有影响。当初始能量值低于关键值时,只要两个参数中的一个为1,混沌就会突然爆发。然而,当初始能量值高于关键值时,混沌区域没有增强的迹象。随着两参数值的逐渐增加,非线性效应会越来越弱。
其他文献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创新模式之一,在其快速适应现今金融体制的同时,其自身也在巧妙地规避传统金融领域的相关规定,其中以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运作方式一直饱受非议
很多高温生产作业如金属冶炼、加工、制造过程中,温度的测量是至关重要的。通常高温环境的测温条件都很恶劣,现有的高温测量技术很难实时、方便地测量出温度  近年来,随着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需要高速传输大量数据,人们迫切要求建立高速信息处理系统。互连网络作为通信网、多处理机系统及其它并行处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已经成
学位
我们用脉冲激光溅射沉积(PLD)方法在LaAlO3(LAO)等单晶衬底上生长了Pr0.5Sr0.5MnO3 (PSMO)薄膜,x光衍射实验显示,该薄膜外延生长,具有较好的单晶性。通过比较不同厚度薄膜的晶格结构、相图、电致电阻和磁致电阻等电磁性能,研究了应力对其晶格结构和电磁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后退火处理对薄膜应力和电磁性能的改变,及其作用机理。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说明了研究PSMO薄膜在
通过近年来工科类本科毕业生论文和设计选题特征统计,对学生的研究兴趣进行了分析,发现实践类课题最受毕业生青睐。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工科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与不
可用带宽测量对于网络行为分析、网络业务质量保证、网络负载均衡、流媒体的速率控制、服务器的动态选择、覆盖网络(overlaynetwork)的路由选择、拥塞摔制等网络应用有很重要
近年来,稀土离子掺杂的微晶玻璃材料由于在3D显示、太阳能电池、温度传感、白光LED、闪烁体和上转换材料等领域存在广泛的潜在应用而引起了科学研究者们极大的关注。在众多种
京剧是有严格的“行当”区分的。以京剧为例,它就分“生”、“旦”、“净”、“丑”四大类,而在这四大行当之中,每个行当又有诸多“分支”,比如“生”行,它里面就又分有“小生”、
核磁共振(NMR)是重要的检测手段和分析手段之一。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深入,核磁共振谱仪技术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常规商业化谱仪虽然功能强大,但是谱仪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因此限制了NMR技术的应用场合。而在许多应用场合,比如教学中,往往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价格便宜,集成度高的一体化核磁共振谱仪。而随着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本文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