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9, MMP-9)在侵袭性垂体瘤和非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探讨VEGF、COX-2和MMP-9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意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1、标本来源2007年1月--2010年10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符合上述标准的有64例病例纳入本研究,本组病例中男性29例,年龄23--68岁,平均41.6±11.4岁,女性37例,年龄21--71岁,平均40.5±10.6岁。病程7天--21年。所有病例诊断均有术后的免疫组化病理证实。依据影像学提示肿瘤侵犯海绵窦或有骨质破坏,和/或术中观察肿瘤对周围骨质、海绵窦有/无侵犯等情况分为非侵袭组28例,侵袭性组36例,侵袭性组中有3例为复发肿瘤。2、免疫组化染色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 S-P),按标准实验流程,检测COX-2、VEGF和MMP-9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蛋白质表达。3、结果判定标准COX-2以胞质和核膜染为棕黄色或棕褐色的细胞为染色阳性,VEGF以细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MMP-9以细胞质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在高倍视野(x400)下每张切片随机观察5个视野的肿瘤细胞,计算200个肿瘤细胞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百分比,根据COX-2、MMP-9及VEGF反应阳性细胞显色强度及范围进行评价:①阴性(-):无阳性细胞染色。②弱阳性(+):阳性细胞小于25%或显色浅。③中度阳性(++):阳性细胞在26%~50%或染色略深。④强阳性(+++):阳性细胞大于50%或显色深。对照:用已知胃癌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结果1、免疫组化显色结果:1)、COX-2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8%和10.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7%和57.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分别为x2=9.08,P<0.05和x2=11.75,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VEGF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55.6%和14.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4%和53.5%。经方差分析检验,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瘤的VEGF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分别为x2=9.27,P<0.05和x2=11.32,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MMP-9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和14.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1%和5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分别为x2=9.06,P<0.05和x2=10.91,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OX-2与MMP-9表达成正相关(rs=0.367,P<0.05),COX-2与VEGF表达成正相关(rs=0.511,P<0.01),MMP-9与VEGF表达成正相关(rs=0.776,P<0.01);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COX-2、MMP-9与VEGF的蛋白质表达无相关(P>0.05)。结论1、COX-2、MMP-9、VEGF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OX-2、MMP-9、VEGF蛋白表达较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显著增高。说明COX-2、MMP-9、VEGF在侵袭性垂体瘤生长过程中均有促进作用。2、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与COX-2、MMP-9、VEGF高表达有关,且三者表达相互有关联,呈正相关(P<0.01),三者共同促进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生长和浸润。结合三者在其他恶性肿瘤中的研究成果,推断三者在侵袭性垂体瘤生长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可能机制为:COX-2的表达增高促进了VEGF和MMP-9的表达,VEGF与MMP-9的表达互为因果,互相促进。3、COX-2、MMP-9、VEGF可以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指标。